以下是含有air+china的搜尋結果,共18筆
《空軍雜誌》(Air Force Magazine)6日報導,智庫專家警告,中國大陸的無人機製造能力不斷增強、有望奪取俄羅斯在亞洲和非洲的市場,加上中方缺乏對客戶的管制,將導致大量無人機流入市場,而美軍因應此類威脅的能力還「差遠了」,就算擁有高功率干擾器也將防不勝防。
美國空軍20日宣布,將第23聯隊(23rd Wing)指定為「先導聯隊」(Lead Wings),預計成為對中國大陸或俄羅斯作戰的急先鋒。而該聯隊下轄第23戰機大隊(23rd Fighter Group),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又名「飛虎隊」)的正統繼承者。
老美在研製6代戰機的速度上領先全球,美國空軍上周說,「下世代空優」(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戰機全尺寸驗證機已試飛,而中方距離這里程碑還有好些年的進度要趕。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率團訪台,訪問團搭乘華航專機訪台,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晚在推特表示,捷克訪問團搭乘中華航空(ChinaAirlines)包機到大陸一省破壞大陸主權。對此,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在臉書表示,捷克議長抵台下飛機的時候,他背景機身上印著大大的China字樣,真令人氣憤不已,現在真的到了華航非改名不可的時候。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表決通過民進黨版「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建請交通部應研提分期可行的華航改名計畫,提升華航國際識別度方案,行政部門亦應研提具體辦法提升護照的「Taiwan」辨識度。
立法院臨時會昨天表決通過民進黨版「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建請交通部應研提分期可行的華航改名計畫,提升華航國際識別度方案,行政部門亦應研提具體辦法提升護照的「Taiwan」辨識度。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說,總統府尊重,也樂見立法院相關決議。
美國亞利桑那州路克軍基地於近日舉行空軍飛越致敬防疫人員活動(AirForceSalutesFlyover),我中華民國空軍一架F-16也參與其中。
華航是否改名最近腦得沸沸揚揚,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表示,最壞的結果就是航權受損,但至少台灣還有長榮跟星宇,如果連改航空公司的名字都顧忌,都不去做,建國制憲要等到哪一天?
因為捐贈國外防疫物資,朝野又爭論起華航改名問題,這背後直接反映台灣的統獨爭議。然而華航正是少數可以代表「捍衛中華民國」的國際航空品牌,也象徵是航空領域的「一中各表」,台灣反而應該珍惜,一旦全部都正名成台灣,反而更容易在國際上被矮化。
台灣捐贈口罩,並由華航陸續運抵歐洲各國,未料,卻因英文名「China Airlines」旗幟恐讓人誤以為是中國籍航空,再次掀起改名爭議。對此,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直言,2006年,陳水扁前總統時期,就曾提過華航改名;2016總統蔡英文上台之後,又曾提過一次。現在都2020了,還在華航正名,「不累嗎?」不過他說,講了多年的華航改名,既然想試,就試試看。
一場疫情意外掀華航「去中化」改名爭議。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華航改名沒那麼簡單,但政府會努力做,前天已要求華航機身彩繪,不要把「China」弄那麼大。華航員工則盼政治人物別作秀,若弄得沒航線可飛,倒霉的是員工。
台灣做口罩外交運送防疫物資,竟引爆華航改名爭議,綠委提議華航改名,交通部長林佳龍、行政院長蘇貞昌都支持還先後「讚聲」。政府於抗疫之際,竟忙著吵華航改名,到底是在演哪一齣?對此,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在節目上直言,蘇貞昌與交通部長林佳龍都只是在拖延時間,改名陳水扁執政時期都吵過了,他還諷刺政府,「你如果有本事把梅花拿下來,把國旗放上去,就成功了」。
台灣捐贈第一批1000萬片援外口罩陸續送抵歐美,歐盟一邊感謝台灣,也一邊感謝載運口罩的China Airlines(華航)。然而,國內卻掀起「China Airlines」易導致被誤認為捐贈來自於中國的爭議。
時代力量立院黨團總召邱顯智今日召開記者會時,接受媒體提問並表示,為了武漢肺炎疫情,WHO同意台灣參加線上會議,但必須以台北名義,對於WHO這樣一改再改的要求,時力的立場是無法接受。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蔡明憲等人今日至立法院拜會朝野黨團,並於立院會議室召開記者會,呼籲立院朝野不分黨派,通過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決議文。
一架美國空軍MC-130J特戰運輸機29日出動,罕見地沿著高度敏感的台灣海峽「中線」飛行。大約就在同時,RC-135W偵察機朝南飛,似乎在蒐集情報。還有一架B-52H轟炸機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ir Force Base)起飛,穿越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飛往南海。
堅持追尋音樂與舞蹈的夢想,Asian 4 Front(A4F),將在30日於台灣、日本發行EP《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