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cptpp的搜尋結果,共1,650筆
國民黨今揭印太經濟架構(IPEF)機密談判文件,指時任駐美代表、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蕭美琴早知開放萊豬、福食沒用,美國並不支持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說,IPEF架構尚在形成中,台灣也持續參加,盼在野黨能跟政府一起努力,不該為選舉私利刻意操作,抹煞第一線外交人員努力,非國人所樂見。
九大工商團體找三黨總統候選人舉辦「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後,提出三大訴求為台商找出路。九大工商團體認為,台灣仍處在CPTPP跟RCEP「圈外」,短期又不易加入,為突破困局,不能忽視大陸已是RCEP成員國的事實,建議應務實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建立台灣為製造的「腦力」中心。
隨著2023年的接近尾聲,雖然全球戰爭、氣候變遷和政治混亂的消息仍舊此起彼落,但新一輪的全球政經情勢正在我們的眼前悄悄起了變化。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投書批評,台灣目前面臨不少經濟問題,包括經濟下滑、出口產品過度集中和五缺投資障礙等,「台灣經濟風急浪險 政府在哪裡?」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灣經濟到底好不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台灣的GDP總量居全球21、出口總額第17、台股市值排名14,其實台灣人民已經很了不起。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在愛荷華州的演講指出,如果明年11月贏得總統大選,將要撤銷印太經濟架構(IPEF)。川普這番「退群」預告,讓美國總統拜登最重要的對外經濟大戰略,再次躍入世人的眼簾,IPEF迄今利弊互見的推展進度,也應該受到階段性的檢視。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30日指出,打造經濟的「日不落國」是他的夢想,若當選將助企業「走入世界」、布局全球,讓經濟成長率(GDP)平均至少有3.5%,並將親自主持「經濟發展會議」邀勞、資雙方與社會各界共商經濟大事。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表示,台灣不要想著加入CPTPP(跨太平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比起對台貿易占比26%的CPTPP,占比57%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對台更有利,但前提是要勇敢跟大陸談判,兩岸關係先和緩,就有機會加入RECP,「西進不解決,沒辦法解決南向。」
九大工商團體舉辦「與國家未來領導人會談」,侯友宜宣示當選後將重啟ECFA後續談判。ECFA是兩岸於2010年在九二共識互信基礎下簽署,後續談判2012年已完成投資保障協議,另有兩個重要議題就是服貿與貨貿,服貿於2013年簽署,但因太陽花運動無理阻撓,以致未能在立法院通過,貨貿開始了談判,但未簽署協議。
九大工商團體舉辦「與國家未來領導人會談」,侯友宜宣示當選後將重ECFA後續談判。ECFA是兩岸於2010年在九二共識互信基礎下簽署,後續談判2012年已完成投資保障協議,另有兩個重要的議題就是服貿與貨貿,服貿於2013年簽署,但因太陽花運動、無理的阻撓,以致未能在立法院通過,貨貿開始了談判,但未簽署協議。
台英提升貿易夥伴關係協議(ETP)又有新進展。行政院經貿辦28日指出,首次個別領域諮商會議已在英國倫敦落幕,雙方聚焦數位貿易、投資、再生能源與淨零排放等三項領域,會議重點在於檢視國內相關規定及國際組織的準則規範,確認台英雙方理念和做法可相容合作。
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剛落幕,蔡英文總統盛讚我代表團表現優秀,達成她託付的任務,但是新世代基金會董事長陳冲27日表示,APEC等同於論壇,不算嚴謹的國際組織,當個雞肋也無妨,台灣自2013年後就沒有關稅減讓的業績進帳,遇此困境應比其他國家更為心急,與會的部長和領袖代表怎能一言不發?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7日與工商業座談時表示,若當選,將重啟兩岸經合架構協議(ECFA)後續協商。對此,國民黨立委感嘆,服貿協議若能於2014年獲立法院通過,將對服務業國際化有重大貢獻,只可惜ECFA和服貿都被汙名化。
九大工商團體發起與2024總統參選人進行經濟發展對話,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7日首發登場,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開門見山就問,「兩岸關係是重中之重,侯若當選,如何重啟對話交流?」侯友宜說,先解決迫在眉睫的兩岸經合架構協議(ECFA)議題,在對等、尊嚴與友善下,立刻重啟兩岸對話,開放陸客、陸生來台。他宣示,4年總統任期內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7日宣示,當選後重啟《兩岸經合架構協議》(ECFA)後續談判,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受訪表示,ECFA重啟關係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空間,以及與其他國家簽署自貿協定的契機。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則說,未來若連ECFA都被終止,台灣的免稅覆蓋率將是周邊國家最少,「到時我們就變成亞洲孤兒了」。
前行政院院長、現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27日發文指出,台灣從2013年起就無關稅減讓的業績進帳,經過十年已錯過談關稅減讓,市場准入的自貿協定時代,提醒總統及準總統,台灣已與世界漸行漸遠,無論哪個貿易協定,對台灣而言,已不是鞋的問題,是削足也要適履的問題。
中美持續競逐在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在推進中日韓元首峰會之際,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5日在越南胡志明市拜會越南總理范明政,雙方將在數位經濟、綠色發展、跨境電商等戰略和新興領域繼續合作,探討雙邊貿易本幣結算等。范明政表示,越南支持中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朝野三黨總統候選人都已確定,2024總統選戰正式開打。在國家經濟戰略上,工商團體負責人都認為,不論是產業、兩岸與國際,還是能源政策,都應重視「平衡」與「包容」,特別是兩岸關係,「和平」是產業界的共同期盼,希望未來領導人能透過智慧來「止戈解紛」。
台美經貿關係的提升再現新進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與美國國務院次卿費南德茲(Jose W. Fernandez),於舊金山時間14日進行雙邊會談,就四大面向達成共識。包括:台美將再召開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推進避免雙重課稅、加速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階段談判時程,以及推動與第三國的合作。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15日表示,向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七大建言,在台灣經濟成長停滯、公共投資不足、參與國際組織困難、淨零碳排能源轉型及高齡化、少子化之際,台灣需要具國政擘劃能力及經驗的領導人,才能帶領台灣重返經濟高峰。
台灣高品質農產品享譽全球,加上《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紅利,農產貿易快速擴張。不料近年兩岸關係惡化,農業刻正面臨雙重威脅,對外有ECFA終止隱憂,對內有農業市場開放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