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dhl的搜尋結果,共87筆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首款純電動商用卡車Semi發表5年後,將於12月1日交車給飲料大廠百事公司(PepsiCo),特斯拉執行長穆斯克(Elon Musk)透過推特宣布這項消息。
臺灣DHL國際快遞2021年第三度榮獲「臺灣服務業大評鑑」物流宅配業首獎,公司總經理黃湧君指出,DHL在卓越職場研究所(Great Place to Work)公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職場排名中名列第二,在臺灣的團隊也連續第三年被認證為最佳職場之一。DHL深信「員工是促進企業成長和提供高品質服務的驅動力」。
全球物流業者DHL預估,雖然新造貨櫃輪陸續投入服務行列,還有市場對海運需求漸漸降溫下,2023年塞港情況應可緩解。不過,全球供應鏈應該很難回復至疫前2019年一樣的順暢水準。
澎湃新聞14日報導,一架滿載37噸進口快件的DHL空運服務(上海)有限公司包機航班,8日自香港飛抵浦東國際機場,開啟了國際快件運營企業復工復產之路。上海海關指出,這批貨物主要是西門子、安波福等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的電氣設備配件,是保障產業鏈運轉的重要物資。上海浦東機場海關迅速接受申報,審核單證,保障貨物盡快通關放行,目前這批進口快件已送至收件企業手中。
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7日上午10點,哥斯大黎加胡安聖瑪麗亞國際機場(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Juan Santamaría)一架由德國郵政DHL(Deutsche Post AG)集團運營的波音757-200F機型貨機在起飛後發生故障,隨即迫降回機場,沒想到在降落時機身突然不穩出現了180度大迴旋,隨即機身就斷為兩節,畫面十分驚悚。
在疫情與俄烏戰爭的影響下,全球供應鏈控制權之爭更加激烈,亞馬遜更是趁此良機大舉擴張貨機機隊,預計年底貨機數量將上看100架,而過去一年飛航架次大增逾三成,凸顯空運業務量持續增長,不久後將與聯邦快遞(FedEx)、UPS、DHL正面交鋒。
DHL2021全球連結程度指數報告今(1)日出爐,指出全球商品貿易量創新紀錄,亞洲商品出口、進口量預期2021年分別較2019年水準成長14.7%、9.4%。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2022年1月生效,將對全球連結、經濟復甦及區域繁榮發展帶來更大貢獻。
全球國際快遞服務領導品牌DHL擴大跨界合作版圖,今(31)日宣布與人氣手遊《Garena傳說對決》合作,首度在台灣贊助電競賽事。
全球國際快遞服務領導品DHL國際快遞今(17)日宣布2022年價格調整,相較於2021年,台灣將平均調漲4.9%。
為兌現減少碳足跡的承諾,物流巨頭DHL快遞(DHL Express)日前宣布,要向新創公司Eviation購買12架電動貨機「愛麗絲」(Alice)。
德國郵政DPDHL集團,身為領先的國際物流供應商,在不斷成長的電子商務產業,提供可靠的遞送服務,也在企業如何使其業務在網路上取得成功提供建議。電子商務貿易過去幾十年日益成熟,成為經濟成長的重要一環。這項發展因疫情而大放異彩,不論企業行業屬性和規模大小都需要能夠因應不斷成長的線上需求,DHL國際快遞具備電子商務和相關物流流程的多年經驗,將協助商家及時滿足每「鍵」需求。
DHL國際快遞今(1)日宣布在奧地利成立新的貨運航空公司,將運用DHL英國航空公司轉調的B757貨機機隊,主營歐洲貨運航班。目前正向奧地利當局提交申請,預計新航空公司在下半年成立並開始營運。
DHL去年與今年有共14架全新777F全貨機陸續交機,在亞太與歐美間每周提供近2,350噸的總運力,另透過與聯營夥伴增加約2,3402噸運力,公司指出,亞太區的跨境電子商務仍是DHL國際快遞強勁增長的驅動力,估計到2024年,亞太區網路零售銷售將達2.5兆美元。
DHL國際快遞和波音公司今日宣佈,DHL國際快遞續購8架新型波音777貨機。此項投資代表DHL國際快遞進一步擴大洲際航運網絡,以滿足客戶在國際快遞市場上的激增需求。第一批交貨預計於2022年完成。
全球國際快遞服務領導品牌DHL Express(DHL國際快遞)6日宣布「自選遞送服務」(On Demand Delivery)系統再升級,與萊爾富全台有EC服務的1,300家門市合作,滿足不斷增加的跨境電子商務需求;加上現有的全家便利商店和中華郵政i郵箱零售取件服務,提供超過6千個跨境網購的貨物取件點。
DHL Express (DHL 國際快遞)今日宣布「自選遞送服務」系統再升級,與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全台有EC服務的1,300家門市合作。這項服務的擴展將滿足不斷增加的跨境電子商務需求,並為全球寄件人和收件人提升取件地點的可及性和選擇性。DHL國際快遞擁有全台零售網絡,合併加上現有的全家便利商店和中華郵政i郵箱零售取件服務,提供超過6,000個跨境網購的貨物取件點。
DHL台灣公司總經理黃湧君指出,後疫時代,產業界調整供應鏈,避免將生產線壓在單一國家或城市,重視Resilience(彈性),也就是面對挑戰或危機時的即時反應能力及恢復能力;也紛紛加入跨境電商市場,今年前三季跨境電商年增約35%,第四季估年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