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ecfa服務貿易的搜尋結果,共40筆
最近重啟「兩岸服貿協議」成為選舉熱門議題。其實,服貿「如果」能夠重啟,將是完成ECFA相關協議的開端;而完成ECFA及其相關協議則是我方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策略性意義。
最近重啟「兩岸服貿協議」成為選舉熱門議題。其實,服貿「如果」能夠重啟,將是完成ECFA相關協議的開端;而完成ECFA及其相關協議則是我方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策略性意義。
近來,甚囂塵上的兩岸經濟協議議題再次引發熱議。我們企圖從戰略層次討論:在現今全球經貿情勢下,台灣與大陸應維持怎樣的經貿關係,才符合最佳利益?
近期台灣再啟討論兩岸服貿談判等話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稱「不應該再次接受走向大陸的回頭路」,同時台灣也有人擔心重啟兩岸服貿談判會導致台灣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8日表示,兩岸服貿是互利互惠的好協議,兩岸服貿協議遲遲未能生效實施,台灣業界和民眾利益深受其害,原因眾所周知。民進黨繼續污蔑抹黑服貿協議,難怪相關論調被部分台媒斥為謬論。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呼籲兩岸復談服貿、貨貿。事實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2013年6月21日就已在大陸上海完成簽署,並向外界公布開放清單。但在送立法院審查時,引發太陽花學運而暫停,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即擱置至今。
大陸商務部4月12日公告稱,將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2445項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為期半年,特別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台灣經濟部回應,願意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與對岸磋商貿易議題,並表示至5月上旬尚未收到大陸有關通知,把球又踢給大陸。而台灣媒體則開始新一輪大陸有意打壓台灣經濟,「困台」、「窮台」的臆測,除了貿易壁壘調查與磋商,大家更關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是否會被取消,對台灣經濟、民生會造成多少衝擊?我以一個在兩岸投資工作多年並曾參與推動ECFA的台商親身經歷,還原一些事實情況,並說明我的看法。
談起兩岸貿易,多數人都會援引我國出口總額裡有四成是輸往大陸,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也足以顯示兩岸經貿相互依賴的程度,出口的背後是生產,生產的背後是就業,就業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的幸福。
罷免台灣基進黨台中第二選區立委陳柏惟的「刪Q行動」落幕,陳柏惟本人雖自認為不算輸,但畢竟立委出局已成定數,罷免前時代力量、目前無黨籍的台北市中正萬華區立委林昶佐的「清林散昶行動」(簡稱清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實施將滿十周年,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今日表示,有關ECFA十年期限將屆且自動失效的傳聞並非事實,截至目前為止,我方也沒有接獲陸方終止協議的通知。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實施將滿十周年,陸方態度一直受到關注。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高峰27日雖未直接回應,但他除了強調協議給台灣帶來利益的同時,表示民進黨不斷以手段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只會壓縮台灣經濟發展空間,損害台灣的切身利益。
國民黨將下周三中常會將聽取改委會報告,再送交9月6日全代會,兩岸論述深受矚目。目前已有黨代表冉齡軒、蔣權瀚等135位黨代表連署提案,建議以「ECFA共識」代替「九二共識」作為海峽兩岸當前實質、對等、官方、和平的兩岸關係新解;但另有朱先儒、王少嫺、陳之望、張文龍、梁營昌等66人提案,建議國民黨必須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維繫兩岸關係穩定發展。
大陸國台辦於16日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經濟部近日貶低ECFA,稱僅影響台灣外貿5%,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ECFA得來不易,這是民進黨當局為了撈取選舉利益,歪曲事實,刻意貶低抹黑ECFA;至於ECFA十年協商期即將到期,陸方是否單方面終止該協議,馬曉光表示,假設性問題不評論。
大陸國台辦於16日召開例行記者會,針對蔡政府近日貶低ECFA實際效益一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ECFA得來不益,這是民進黨當局為了撈取選舉利益,歪曲事實,刻意貶低抹黑ECFA。至於ECFA十年協商期間即將到期,陸方是否單方面終止?馬曉光則表示,假設性問題不評論。顯示陸方對此議題仍保留空間。
企業家張忠謀今年將第三次代表台灣地區參與APEC會議,預料將會和陸、美領導人習近平和川普分別會晤,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關於台灣地區參加APEC相關活動問題,陸方的立場始終非常清楚,即必須符合一個中國原則和APEC諒解備忘錄的有關規定。
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已正式為大陸所接受並開始推行,兩岸知名企業代表及專家於3月底舉行的海南博鰲論壇「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就如何落實建立兩岸共同市場展開討論。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在會上表示,要落實共同市場,應通過民主協商及建立協商平台累積民意,並在政治條件具備後,恢復兩岸事務協商,重啟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甚至推動ECFA2.0版,大幅度提升兩岸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自由化水平。
針對ECFA小組成員歸併入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雙邊一組,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今天說,已生效的兩岸21項協議常態聯繫溝通都在進行,並未停擺,政府將繼續推動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
截至本月底,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生效滿5年,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上午在例行記者會中指出,ECFA簽署5年來,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投資保護與促進、產業合作、海關合作、中小企業合作、經貿社團互設辦事機構及後續協議商簽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兩岸的經濟合作也帶來了互利雙贏的效果。
中國大陸福建省副省長鄭柵潔今天表示,福建自貿區最大特色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擬擴大對台服務貿易開放,並推動閩台貨物貿易自由化。
台灣經濟已有春燕來了的復甦徵兆。做為景氣領先指標的台股,今年以來持續上漲,快回到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前的最高點;常做為景氣落後指標的失業率,今年4月下降至4%以下的水準,為自2008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4%。若再對照4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不但創2011年5月以來最高,今年亦已連續3個月呈現綠燈,領先指標及同時指標亦成長,均印證台灣經濟有復甦之兆。
《自由時報》發表社論貶低孫運璿、李國鼎、俞國華等經濟舵手對台灣經濟的貢獻、抹黑政府借重蕭前副總統協助推動台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努力、忽略中國大陸潛在消費市場對全球的重要性,三大錯誤觀念對促進台灣經濟成長毫無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