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f-35+交付的搜尋結果,共140筆
德國已敲定,要大砸84億美元(2580億台幣),採購35架F-35A隱形戰機,以汰換能搭載核武的「龍捲風」(Tornado)戰機。然而,它必須好好盤算,面對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可能無法如合約所明定,在2027年期限前開始交機的狀況。
澳洲即將組建第4支F-35戰機中隊,這樣一來,澳洲皇家空軍將會有96架。而坎培拉不僅是F-35買家,也是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35的產業夥伴。澳洲身為三級合作夥伴,砸下超過160億美元(約4900億台幣),至少採購了76架。
五角大廈上月停止接受F-35「閃電II」新機交付,因發現製造商在F-35發動機中有使用中國製造的金屬合金,不過這項決定在上周出現逆轉。主管武器採購的國防次長拉普蘭特(William LaPlante)8日簽署豁免令,允許F-35使用這種不符美國採購法的合金,同時將實施到明年10月最後一架F-35按合約交付為止。
美國國防部今天簽署豁免,允許來自中國的金屬合金用在F-35匿蹤戰機發動機之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Corp)將可以恢復F-35的交付工作。
英國將延後宣布其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F-35機隊的將在2025年而不是先前宣布的2023年達到完全作戰能力(FOC),屆時將能夠部署2個中隊。
美國是否削減對中關稅遲遲沒有定論。最新消息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似乎有意先評估受影響企業的救濟方式,再決定是否取消對中關稅。
五角大廈在得知,F-35磁鐵的原料來自中國後,已暫停戰機交付。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周三說,F-35的漢威(Honeywell)渦輪機幫浦中,需要用到為起動器提供動力的磁鐵。不過,最近他們發現,這元件是由來自中國的鈷釤合金製成。
俄烏戰爭打了半年,美國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F-35戰機生產線湧進大批訂單,「閃電II」(Lightning II)隱形戰機炙手可熱,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真要向俄羅斯總統普丁說聲謝謝。
美國空軍官員表示,若該軍種決定取消F-35匿蹤戰機的新發動機計畫,將導致繼續推進相關研發能力的廠商減為一家,恐讓美國領先全球、在與中國大陸等潛在對手競爭中佔據明顯優勢的先進發動機領域,陷入工業基礎瀕臨崩潰的危機。
兩位保加利亞前國防部長說,美國之所以推遲交付新的F-16戰鬥機,可能是因爲對於保加利亞當局缺乏信任,該國尚未證明,他們能夠好好地保護北約的機密。
若說F-35是五角大廈的常態專案,那今年7月看來會是充滿輝煌成就,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個月。希臘透露,想買20架,甚至可能多達40架F-35,而捷克則說,它想要24架。至於南韓也宣布,它打算將F-35機隊規模擴增50%,達60架。
希臘總理周四說,已向美國發出正式請求,要採購20 架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製造的 F-35 戰機。
F-35是最先進的第5代戰機,全球的數量也接近1000架,不過它的開發過程屢屢遇到成本超支、部署延後,以及最嚴重的「性能不如F-16」指控。之所以有如此說法,是源自2015年,F-35與F-16的一系列模擬空戰,其結果令人震驚。F-35完敗於F-16。然而多年過去了,重新審視當年的報告後,可以發現當時的F-35性能尚未成熟,該匹配的裝備也還未取得,這些原因才造成當年的戰敗。
就在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 )2015年誓言,要尋找F-35以外的戰機來汰換CF-18後,歷經多年,如今卻出現180度的轉變。加拿大聯邦政府周一宣布,將花費多達190億加元(近4365億台幣),採購88架F-35。
新聞網站「The Drive」3日報導,擔當俄羅斯下一代空中預警管制(AEWC)任務、用於取代A-50的A-100「首相」(Premier)空中預警管制機,在西方國家近年對俄羅斯的一系列制裁下,預計最快要到2024年才能服役,較原定計畫延宕4年。
F-35隱形戰機在歐洲的數量與日俱增,賦予北約(NATO)對付俄羅斯的優勢。而挪威將率先以F-35A新型5代戰機,徹底取代老舊的F-16。
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6日說,澳日簽署了一項新協議,以促進兩國在國防和安全上的合作。他並強調,協議將加強雙方部隊間「更複雜的接觸,互通與合作」。
美國海軍正在尋求承包商幫忙,以封存試飛已用不到的兩架F-35B和1架F-35 C。
五角大廈說,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已贏得近5000萬美元(近14億台幣)的合約,好為盟國的F-35提供「工程支援」。
軍事新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11月30日報導,美國參議院打算對F-35軟硬體升級計畫大刀一揮,大砍5.69億美元;其中,光海軍2021年的4.82億美元預算,就有8400萬美元遭砍去。由於該筆款項主要提供F-35C戰機升級之用,議會大刀一揮意味著該戰機的關鍵電戰能力計畫將延宕1年,而作戰能力也會減損,更影響F-35在面對中國大陸與俄國這類競爭對手時的主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