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g2的搜尋結果,共1,701筆
波蘭和斯洛伐克雙雙提供烏克蘭米格(MiG)-29後,軍事專家納羅日尼(Pavlo Narozhniy)告訴24頻道(Kanal 24)說,要是烏克蘭想打敗俄羅斯,那需要美製F-16戰機的程度,要超過蘇聯製MiG-29。
中華隊在世界棒球經典賽預賽首戰不敵巴拿馬,捕手高宇杰的表現也受到球迷批評,捕手出身的首席教練高志綱以「教練視角」點出高宇杰的狀況;至於第2戰對義大利是否更換捕手?高志綱則表示,等一下教練團會再討論看看。
為期兩天的G20外長會議3月2日在新德里閉幕。由於各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分歧,以致會議最後未能產出聯合聲明。俄國與西方針鋒相對成為關注焦點。緊接著舉行的印太四國安全對話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但很多人都忘了,這個會議是印度的場子,身為G20的輪值主席,搭了G20外長會議的台,印度想唱什麼戲?她又想得到什麼?
為期兩天的G20外長會議3月2日在新德里閉幕。由於各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分歧,以致會議最後未能產出聯合聲明。俄國與西方針鋒相對成為關注焦點。緊接著舉行的印太四國安全對話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但很多人都忘了,這個會議是印度的場子,身為G20的輪值主席,搭了G20外長會議的台,印度想唱什麼戲?她又想得到什麼?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3日出席在印度舉行的20國集團(G20)場邊會議,談及俄烏戰爭時,他稱戰爭是「針對俄羅斯發動的」,俄羅斯實際上是在「試著阻止」戰爭,一番言論立即引發台下聽眾哄堂大笑。
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日前因出席國會備詢,未赴印度參加20國集團(G20)外長會議受到批評。就在這個時間點,傳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有意安排在3月下半月訪問印度。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期間各國未就烏克蘭問題達成一致進行提問。毛寧指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沒有變化。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各成員國領導人在去年的峇里島峰會宣言中明確宣布,二十國集團不是解決安全問題的論壇,中方主張二十國集團落實領導人共識,聚焦職責主業,為推動穩定包容可持續的經濟復甦作出貢獻。
大陸《環球時報》3日報導,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2日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落幕,「因為各方存在無法調和的分歧,本次會議不能發表聯合聲明。」印度外長蘇杰生不得不承認了這一現實。中方外交部長秦剛2日出席會議,呼籲G20尋求最大共識,應負起責任,體現擔當合作。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斯瓦蘭.辛格受訪指出,G20應繼續聚焦確保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的初衷,關注迫在眉睫的危機。G20外長會沒有達成聯合聲明,只會進一步削弱 G20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最具代表性的全球治理論壇的潛力。
中美之間的多重矛盾,近期在國際舞台頻頻顯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日表示,在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期間,沒有與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會面的計畫。曾表態希望訪中的美國財長葉倫,行程也仍喬不定,顯示原計劃再度舉行的「習拜會」仍遙遙無期。
在俄烏衝突陰影籠罩下,20國集團(G20)外長2日於印度新德里舉行全體會議。由於美國和法國堅持保留去年G20峰會宣言強烈譴責俄侵烏的措詞,但中俄對此表示反對,導致此次G20外長會未能產生聯合聲明。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也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不到10分鐘的簡短交談。這是自去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美俄外交首長的首次面對面談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在20國集團(G20)外交部長會議場邊,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俄烏戰爭後的首次面對面接觸,布林肯說他敦促俄方結束烏克蘭戰爭。
大陸澎湃新聞報導,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閉幕,有4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外長等代表出席。印度外交部長表示,各國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存在分歧,因此會議未能達成聯合聲明。會上美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進行了一場大約10分鐘的簡短會晤,這是俄美兩國近幾個月來的首次高級別會晤。
由於某些國家在烏克蘭戰爭議題上無法達成共識,20國集團(G20)外交部長會議未能產生聯合聲明;另一方面,雖然台灣海峽局勢緊張,但G20外長們並未討論台海議題。
20國集團(G20)會議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會議期間抓到機會,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進行了簡短交談,時間大約10分鐘,這是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兩國外交高層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長秦剛2日在印度新德里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峰會,會見德國外長貝爾伯克。貝爾伯克指出,德方重視中方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十二點主張,希望中方為解決危機發揮重要影響。秦剛強調,烏克蘭危機問題必須堅持政治解決、堅持勸和促談,有關國家應停止拱火澆油,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外交部長秦剛2日在印度新德里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提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糧食和能源安全;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如期完成國際貨幣基金第16輪占比總檢查,開展世界銀行股權審議;加強國際發展合作等三點建議。
二十國集團(G20)外長峰會2日在印度新德里舉行全體會議,大陸外交部長秦剛在第一階段會議上強調,G20是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面對當前動盪不安的國際形勢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二十國集團應負起責任,體現擔當合作,為促進全球發展繁榮作出貢獻。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8日在記者會上宣布,應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邀請,大陸外長秦剛將於3月2日出席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G20外長峰會。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朱傑進2月28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2月24日至25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總裁會議在印度班加羅爾舉行。G20財長會討論了全球經濟增長、開發中國家債務、氣候融資、國際稅收、數位貨幣等全球經濟治理重要議題,取得廣泛共識。遺憾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執意要將俄烏衝突這樣的國際安全問題納入G20議程,破壞了G20峰會機制建立以來所堅持的「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機制定位和「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機制精神,使得G20財長會未能發表「聯合聲明」,而只能以印度主席國的名義單獨發表了「主席總結」。
為期2天的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25日在印度班加羅爾(Bengaluru)落幕。輪值主席國印度起先不願在會中提起俄烏問題,但西方陣營認為此事無可迴避。由於中俄拒絕簽署內容含括譴責俄國侵烏的聯合聲明,印度只好發表一份「主席總結暨成果聲明」,概述會談內容與成員國立場分歧之處。另外,繼美國擴大制裁俄國逾160個個人與實體後,歐盟也宣布對俄採取第10輪制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