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gdp增長的搜尋結果,共751筆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巴黎時間11月29日發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2.9%,低於上次預測的3%,針對大陸經濟則預估增長5.2%,高於上次預測5.1%。但看到大陸國內經濟數據,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4%,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水準略有回落且連續2個月低於50%臨界點。
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報告指出,2024年亞洲GDP增長將從2023年的4%,略為放緩至3.9%。從增長的角度來看,中國經濟仍難以被忽視,預期中國2024年將為亞洲經濟增長貢獻兩個百分點。即略高於亞洲GDP成長預測3.9%的一半。
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報告指出,預期2024年亞洲將占全球GDP增長的六成,這比例高於疫情前的水準;儘管地緣政治及中國經濟的風險較高,但亞洲將仍是增長機會的主要地區。
香港政府公布,考慮到今年首三季的實際數字以及短期前景,今年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由8月時覆檢的4%至5%向下修訂至3.2%。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二以「疫後復甦強勁」為由,將中國2023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從5%上修至5.4%,但也表示組織仍預期中國經濟將在明年放緩。
香港經濟熄火、政治冷感!港府統計處1日公布第3季生產總值(GDP)年增長4.1%,遠遜於市場預期,全年達到預期的4%低標有難度;香港第七屆區議會選舉提名10月30日截止,形成38年來區議會選舉首次無民主黨派參選人局面。
港府統計處昨公布,香港第3季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按年增長4.1%,遠遜市場預期。港府8月估計2023年經濟增速區間的下限為4%,分析師指出,利率高企(處於高位)對香港消費、旅客、投資、外貿皆有影響,預期第4季增長會與第3季相近,較難達到港府先前的預期。
港府本周將公布香港第3季本地生產總值(GDP)的預先估計數字,財政司長陳茂波指出,持續困難的外圍環境,無可避免會令經濟繼續受壓,增長速度較預期緩慢。學者表示,今年第3季的房市、金融市場不太理想,但隨著新的《施政報告》措施出台,預期今年第4季GDP會轉好。
瑞銀上調對大陸2023和2024年的經濟增長預測,2023年由4.8%上調至5.2%,2024年實際GDP增長預測從4.2%上調至4.4%。
大陸各省份今年前三季經濟數據陸續出爐。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2省區市公布前三季GDP等相關數據。其中,海南以9.5%的成長率,高居第一名。
國際法人對大陸經濟看法已不再悲觀!瑞銀19日上調大陸2023年實際GDP成長率至5.2%、另也將2024年實際GDP增長預測從4.2%調升至4.4%。
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 ,第三季同比增長4.9%,已頂住下行壓力,經濟持續恢復好轉,初步測算,若要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第四季只要增長4.4%以上,就可保住全年約5%預期目標。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非常有信心。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新辦月18日舉行大陸前三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記者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大陸經濟增長持續恢復向好、就業形勢好轉、物價運行總體平穩、外貿好於預期等八方面積極變化,頂住風險挑戰下行壓力。
澎湃新聞報導,大陸國新辦10月18日舉行前三季大陸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這為完成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初步測算,如果要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第四季只要增長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預期目標。從這個角度來講,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是非常有信心的。
大陸國新辦18日舉行今年前3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初步核算,前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91兆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而第3季同比增長4.9%。而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0%,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下降。
越南統計總局日前公布今年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33%,優於第2季的4.05%。越南今年原本的經濟增長目標為6.5%,但前9個月,僅取得4.2%增速,第4季必須取得10.6%,才有可能實現經調整後的6%成長目標。專家學者直言,恐難達標,連官方也不諱言,挑戰性高。
美國經濟軟著陸機率走高,隨聯準會進入升息尾聲,預期製造業景氣回溫,將帶動產業營收動能。投信法人指出,美國通膨短期內尚難降至目標2%,高利率政策還會再延續一段時間,考量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倒掛嚴重,建議債券投資聚焦在高債息機會的Fallen Angel非投資級債。
美國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P)於本週五(29)上修了土耳其的信用評級至B級,並將對土耳其的展望從「負面」調整為「穩定」。該機構表示,「穩定」的展望反映了土耳其在央行升息後,該國的信用風險也恢復到「平衡」狀態,已經可以實行正統的貨幣政策。標準普爾認為,這是因為土國央行升息政策以及「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的成果。
8月多項經濟數據偏好,部分機構近期上調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8日表示,近期數據反映大陸經濟有趨於穩定的跡象,預計2023年經濟成長率可達約5%,亦即達成大陸官方5%左右的目標值。
在過去兩個月裡,美國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利率上升,和強勁的經濟增長為美元提供了支撐。推動美國利率走高的原因主要由美國經濟的意外增長而推動,而不是通膨引發的長期利率上升。Fed明示利率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較高水準,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認為,美元兌歐元可能會進一步上漲,歐元兌美元可能會回落至1.05以下。基於對美元的支撐因素的考量,以及對歐元的不確定性,將美元從「不看好」上調至「中性」,而將歐元從「看好」下調至「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