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ichef的搜尋結果,共73筆
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今(6)日宣布成立高雄服務處「打狗資廚」,以「進步實驗室」定位提供在地餐廳「媒合、問事、諮詢」等服務,並將推出餐飲業DEI講座,透過虛實通路與全國餐飲業者共同探索多元、公平、共融的餐飲業新思潮。
2022年國內疫情再度升溫,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指出,與3月初相比,5月底餐飲營收已減少20%,但已見緩步回升態勢。而亞洲訂房網AsiaYo數據顯示,疫情亦使國旅住宿衰退近20%,但相較去年同期全國升二級警戒時衝擊明顯較小,仍維持顯著年成長。
台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超過兩年,餐飲科技新創iCHEF發布調查指出,今年疫情再起,全台餐飲業總產值下滑,5月底相較疫情未爆發的三月初,餐飲營業額已經減少20%。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認為,雖然疫情是危機,但也可以是商機,中小型餐飲店家透過導入科技經營熟客,深耕利基型客群,將可成為在疫情之下強化營運的新商機。
俄烏戰爭,煤炭、石油價格高漲,尤其煤炭6月初每噸一度突破421美元,是去年初的4倍之多,原油每桶也在120美元上下浮動,學者表示,能源是推升美國CPI最大關鍵,通膨恐怕還沒看到高點;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表示,俄烏戰爭看不到和談曙光,景氣陷入惡性循環。
餐飲科技新創iCHEF 31日公開「2021餐飲景氣白皮書」指出,受到疫情影響,餐飲業者的線上交易占比提升了四倍,從疫情前的2.5%(2019年第四季)成長至疫情穩定後的10%(2021第四季),顯見疫後餐飲業加速邁向「電商化」的趨勢。
餐飲科技新創iCHEF 31日公開「2021餐飲景氣白皮書」指出,受到疫情影響,餐飲業者的線上交易占比提升了四倍,從疫情前的2.5%(2019年第四季)成長至疫情穩定後的10%(2021第四季),顯見疫後餐飲業加速邁向「電商化」的趨勢。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表示,雖然「內用」仍為餐飲消費的大宗,但「電商消費」是具高成長潛力的待開發版圖, 因此「是否提供線上訂餐」成為消費者選擇餐廳的關鍵因素之一,對大品牌來說,數位軍火競爭已開打,小餐廳也要跟上腳步,才不會在這場戰爭中缺席。
通膨壓力大,主計總處日前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2.84%,今年以來6度超過2%通膨警戒線;若以所得層級別分類,低所得家庭的負擔更重,CPI年增率更一路飆到3.05%,比CPI總指數年增率高0.21個百分點,若不考慮農曆年節短期因素,主計總處證實,低所得家庭的通膨壓力創逾9年(101年10月以來)新高;而中、高所得家庭CPI年增率分別為2.87%、2.75%。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項指標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的生存關鍵,在企業內部植入永續DNA已經成為經營的主流趨勢!
永續發展議題已經談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我們有個機會,在全球ESG運動的脈絡下,找到與台灣文化的連結點。十年前我有一個機會能夠與朋友回台創業,想要做世界級的餐飲科技公司,在市場很小的台灣要找到成為世界級的本錢和特質,我們注意到「中小型餐廳」,台灣一年有8千億的餐飲業產值,近七成來自中小型餐飲業的貢獻,其中半數餐飲業年營業額是3百萬元以下,是微小型的餐飲結構,如果我們發展出科技協助這些店家,就能夠有競爭力。
E(Environment 環境),S(Social 社會),G(Governance 治理)是國際「回不去」的必然趨勢,在經濟報酬的基礎上,大型企業領導參與、中小企業加快盤點將面臨的風險,學者、業界認為,藉由平台整合資源協助中小企業參與ESG行動,提供國際議題與台灣文化連結的大好契機,台灣更將能讓在地ESG表現,突出於國際市場。
疫情警戒下降、餐飲內用規定鬆綁,餐飲科技新創iCHEF調查指出,假期商機顯現,今年雙十連假餐飲業總體營業額相比四月份成長近三成,而也幾乎回到去年國慶連假水平(微降1%)。不過,食材平均成本上升15%,若再加上外送平台的高抽成,iCHEF表示,餐飲業面臨漲價壓力,以去年淨利率10%的餐飲業者為例,若不漲價,獲利恐至少砍半。
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公布雙十連假餐飲景氣觀察,指出疫情趨穩、內用規範逐步鬆綁配合五倍券發放,使2021年雙十連假餐飲營收已恢復至與去年同期相當,但仍面臨食材成本大增15%的經營挑戰,建議業者透過3招「搶商機更搶會員」,淡化外在因素影響。
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在深度整合外送雙平台、LINE與Google後,再揭示全新的「餐廳快遞」科技藍圖,讓餐廳可搭建屬於自有平台、自己經營熟客,減化複雜的全通路OMO科技、創造更多自有訂單,掌握收益主控權,相關科技升級將在未來半年內陸續上線。
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公布2021年上半年「台灣餐飲景氣白皮書」,指出5~6月三級警戒對餐飲業衝擊造成的衰退,抵銷了前4月成長表現,使上半年整體營收年減1.4%。餐廳在後疫情時代需要主動投資,以科技加速全通路服務,才能憑藉「便利」與疫情共存。
本土疫情來得又快又急,重創實體零售、觀光、餐飲、旅宿等產業。面對嚴峻考驗,台灣不少新創業者正透過科技力與平台力,積極幫助這些「疫情重災戶」度過難關。
科技新創iCHEF針對合作的餐廳、小店調查指出,餐飲業每週平均總營業額僅剩四成,即「每天開店每天賠錢」,而不少餐廳老闆更已預期,疫情對業績的衝擊可能持續半年。
疫情升級,因國內限制內用的防疫政策,餐廳業者嚴重受到影響。Influenxio 圈圈科技響應都會享樂即時預訂平台 FunNow「進食下半場計畫」,與超過 10 個數位平台包含 LINE Pay、Tripadvisor、和 iCHEF 等一起提供餐飲業者免費的行銷曝光、網路系統等資源,希望在疫情的下半場能夠攜手為餐廳業者出一份力。Influenxio 圈圈科技執行長柯景倫表示:「這次疫情對實體餐飲業造成很大的影響,Influenxio 作為全台最大的微網紅行銷平台,我們希望能免費為店家宣傳,讓店家在社群媒體上也能創造更多曝光及討論度。」一同參與計畫的行銷媒體夥伴還有WalkerLand、米其林台北台中指南等。
疫情持續延燒,對於餐飲業的衝擊尤甚。智慧餐飲服務業者 iCHEF今(11)日公布《紓困政策意見調查》,報告顯示,在第三級警戒至今自主歇業的店家,過半數決定在七月會重新開始營業、且只有兩成的店家規劃資遣員工,顯見台灣餐飲業拼到底的決心。有鑑於此,iCHEF 深度整合Google地圖以及Google我的商家,宣布開放「安心找外帶」美食平台搶鮮版,讓消費者依照自己的防疫服務需求,透過平台尋找附近符合條件餐廳,並直接在線上點餐後前往外帶。首先開放的搶鮮版即有 3,000 間餐廳上線,將持續更新功能與增加店家數。
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今(11)日公布針對餐飲業者的「紓困政策意見調查」,報告顯示,業者平均預期得撐半年,自三級警戒迄今自主歇業的店家,過半數決定在7月會重新開始營業,且只有2成店家規畫資遣員工,顯見台灣餐飲業選擇迎戰疫情拚到底的決心。
全台疫情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分析指出,餐飲業總產值持續低迷,3周以來周平均營收僅剩4月的近4成,預期未來3周營收可能會更接近新加坡去年封城8周時的走勢,還會有些拉回空間,然後持續到三級警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