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imf報告的搜尋結果,共273筆
日盛越南機會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根據越南統計統局公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越南第二季GDP成長率7.72%,推升前兩季GDP增長6.42%,接近2019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前的7%。2022年第二季GDP同比增長7.72%,這是過去十年同一季的最高增長率。目前財報季或將成為市場的交易主線,可對企業展望繼續保持正向,在宏觀經濟報告強勁,以及基本面普遍引領全球主要市場下,對股市表現仍持審慎樂觀。
國際貨幣基金(IMF)12日(周二)警告美國要免於陷入衰退的「挑戰愈來愈大」,表示近期數據反映消費者支出走疲,再度調降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期,由2.9%下修至2.3%,另亦提高失業率預估。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三表示,自4月以來,全球經濟前景已「顯著惡化」,有鑑於諸多風險升高,她無法排除明年全球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投信法人指出,VinaCapital統計,第一季胡志明指數成分企業獲利年增率為29%,預估2022全年亦可以達到此獲利成長水準。MIBG Research亦預估,2022年越南房地產、零售、出口、銀行等行業將有25%~40%的增長。整體來看,越南股市長線看好,投資人可分批布局。
據財聯社等引述美媒報導,以色列央行對該國外匯存底進行10多年來最大調整,首次將人民幣納入,同時削減美元和歐元持有量,以實現外匯存底配置多元化。
雖然新冠肺炎繼續肆虐全球,但通膨開始取代病毒,成為人類生存的新挑戰。
世界銀行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20日表示,俄烏戰事導致全球諸多危機加劇,包括開發中國家債務攀升、糧食短缺問題恐持續數月甚至延續至明年,呼籲大家立即採取行動解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日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大陸2022年的經濟增長預估下修至4.4%,主要由於大陸採取嚴格防疫的「清零政策」,使廣泛封控措施影響經濟活動,再加上俄烏戰爭加劇中國壓力所致。
上海是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全球第三大貨運機場,3月28日起的封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持續擴大中。
俄烏戰爭使全球剛從新冠疫情恢復的經濟通通化為泡影,國際貨幣基金下調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預測至3.6%,IMF表示,俄烏戰爭擾亂了全球商業活動,推高了油價、威脅糧食供應,並增加新冠肺炎與其變種的不確定性,通貨膨脹將持續。
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首場發布會今(20日)上午召開,發布兩份旗艦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亞洲經濟仍將處於恢復進程當中,但增長幅度或有所收斂。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加權實際GDP增長率為5.2%,比2021年下降1.2個百分點,報告認為,2022年亞洲經濟增速很可能低於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值,預計在4.8%。
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率,台灣小幅下調至3.2%,通貨膨脹率上修0.8個百分點至2.3%。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4.4%,通膨為2.1%。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14日警告,俄烏開戰導致全球通膨壓力高漲,加上新冠疫情延燒持續帶來衝擊,該機構將於下周報告進一步調降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近日警告,俄烏開戰導致全球通膨壓力攀升,加上新冠疫情持續帶來衝擊,IMF將調降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預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3月31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人民幣占比上升至2.79%,再創2016年第四季IMF開始報告該數據以來新高,續位居全球第五大儲備貨幣。
俄烏戰事被視為本世紀最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兩國衝突既有線下兵戎相見、亦有線上輿論攻防,當歐盟將俄羅斯銀行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開始,制裁行動轉而聚焦於金融的手段,其中人民幣扮演的角色相當凸顯,發展趨勢更受到廣泛的關注。
人民幣作為官方存底貨幣的地位持續鞏固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31日公布「官方外匯存底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人民幣在COFER中占比再度上升,這是繼2016年第四季之後,再刷新IMF報告該數據以來的新高。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22日預告,基於俄烏戰爭帶來的衝擊,下月將下修全球經濟成長展望。但她強調,今年全球經濟仍能維持正成長,惟原本經濟就弱的國家恐陷入衰退。
國際貨幣基金(IMF)美東時間14日發布報告指出,基輔政府持續運作,在國際金援下,銀行體系穩定,短期內償債也不受影響。不過,俄羅斯入侵恐導致烏克蘭陷入毀滅性的衰退,烏克蘭經濟今年最高可能會萎縮35%,全球的糧食安全也將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