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ipcc的搜尋結果,共47

  • 聯合國報告:阻止災難性暖化 時間剩不到10年

    聯合國報告:阻止災難性暖化 時間剩不到10年

    科學家在最新評估中表示,應對氣候變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今天敦促富裕國家加速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且警告「氣候定時炸彈正在滴答作響」。

  • 唐獎得主薩克斯疾呼全球加強合作促和平 與台學者交流未來30年永續發展路徑

    唐獎得主薩克斯疾呼全球加強合作促和平 與台學者交流未來30年永續發展路徑

    疫情與戰亂導致全球陷入供應鏈失調、通貨膨脹、能源及糧食短缺等種種危機,更讓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進程停滯不前、甚至節節倒退。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變遷、益加分化的國際政治和緊迫逼人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究竟各國以及台灣該如何推動永續發展?極受矚目的第五屆唐獎大師論壇今(9/26)日以「邁向2030-2050之永續發展路徑」為題,邀請到國際重量級經濟學家,也是2022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以連線方式與台灣學者交流對談,期能以在地與全球觀點,共同激盪出邁向未來30年永續發展目標的有效對策。

  • 學者:通膨未解 下半年景氣不明

    KPMG安侯建業22日舉辦2022KPMG第二季讀書會,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下半年全球經濟復甦步調,充斥著高度不確定性。

  • 觀念平台-氣候變遷 沒有人是局外人

     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一年比一年熱鬧,響應綠色新生活的企業組織與公民團體愈來愈多,正應了那句「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流行語,以地球為家的所有物種都是生命共同體。

  • 非洲轉向再生能源

    非洲轉向再生能源

     優先開發非洲龐大的再生能源資源,不但有利非洲,也有助世界實現淨零排放目標。

  • IPCC首席作者之一 :建築在未來淨零路徑中扮演重要角色

    IPCC首席作者之一 :建築在未來淨零路徑中扮演重要角色

    國際知名學者、也是IPCC《減緩氣候變遷》報告建築專章首席作者Yamina Saheb今天受台達基金會邀請參與「台達氣候沙龍」時表示,建築部門在未來減碳路徑的重要性,報告裡特別強調「豐足」(sufficiency)概念,透過政策的規範和導引,可以預先避免能源、材料、水和土地的浪費,大幅提高建築部門的減碳績效。

  • 淨零路徑未見碳稅 學者批財稅部失職

    淨零路徑未見碳稅 學者批財稅部失職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日前公布第6次評估報告(AR6)的第三工作組報告,學者指出,若消費行為調整,可帶來4至7成的減碳潛力;我國3月底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呼應國際值得肯定,但作法過於保守。學者並批,有些部門「扯後腿」。

  • IPCC探討全球暖化需求面解方 學者:消費轉型可帶來7成減碳

    IPCC探討全球暖化需求面解方 學者:消費轉型可帶來7成減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昨晚發布最新第三工作組報告,學者表示,交通轉型、增加能源效率等不同面向的積極作為,包括減少肉食健康飲食型態、延長產品使用年限、自行車等,可帶來40-70%的碳排減量,這也是IPCC首次以特別章節談論需求面的解方。

  • IPCC最新報告解讀:中國大陸將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國家之一

    IPCC最新報告解讀:中國大陸將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國家之一

    澎湃新聞1日報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月28日發布最新報告,科學家表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正給自然界造成危險而廣泛的破壞,雖然報告重點關注在全球和區域層面分析,但討論的許多變化,都與中國有關,在引用研究中,多處提及中國將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國家之一。

  • 聯合國警告 毀滅性氣候衝擊恐影響全球半數人口

    聯合國警告 毀滅性氣候衝擊恐影響全球半數人口

    根據今天所公布一份劃時代的聯合國報告,近半數地球人口極可能受到一系列毀滅性的氣候變遷衝擊,且要確保所有人都能擁有「宜居未來」,能夠努力的時間幾乎已消耗殆盡。

  • COP 26展現抗暖化決心 相關投資題材夯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 26)已圓滿落幕,會中敲定「格拉斯哥氣候協定」,針對多個領域達成共識,可說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一大進展。合庫環境及社會責任多重資產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氣候變遷這個全球性的議題是危機也是轉機,全球主要企業紛紛訂下零碳排的目標,以蘋果公司為例,要求所有供應鏈在2030年都要實現碳中和,否則將無法拿到訂單。換句話說,「碳中和」不再只是口號,而是真的得落實到企業營運,因此,也帶來相關投資商機。

  • COP26:氣候危機使「核電取得夠份量的席位」

    COP26:氣候危機使「核電取得夠份量的席位」

    在311福島核災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候變化會議上都一直迴避核能,但是今年不同,在格拉斯哥舉行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期間,核能得到廣泛討與重視,法新社報導稱,「COP26 峰會上,核能專家受到了張開雙臂的歡迎」。

  • 響應COP26 環團今晚串連南北地標點燈「TW、2050、 Net Zero」

    響應COP26 環團今晚串連南北地標點燈「TW、2050、 Net Zero」

    受新冠疫情影響,原訂2020年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會議(COP26)延至今年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減緩全球暖化與儘速達到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知名永續發展顧問企劃公司Plan b發起策劃,與台灣青年氣候聯盟、350台灣、綠色和平等將於今(7)日晚間於總統府、台北101、高雄85大樓海霸王點燈秀出「TW、2050、 Net Zero」等字樣,喚起國內氣候議題的關注與討論。

  • 名家觀點》王元豐:攜手應對氣變 必須走出認識誤區

    名家觀點》王元豐:攜手應對氣變 必須走出認識誤區

    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中心主任王元豐4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表示,英國格拉斯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最終能否實現2015年COP21《巴黎協定》設定的「在工業化前水準上,要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努力限制在1.5攝氏度內」目標,英國等西方國家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都持悲觀態度。COP26可能難以取得實現《巴黎協定》的更大承諾和落實措施的預期,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深刻認識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發達國家必須立即採取針對性的切實行動,取得開發中國家信任,世界各國才能齊心協力將人類從氣候危機中挽救出來。

  • COP26是否成功 富達國際:有三大關鍵要素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在10月31日至11月12日齊聚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全球各國領導人齊聚一堂希望加快邁向淨零碳排,另一方面,各國正進入前所未有爭奪石化燃料希望確保北半球入冬後可供應無虞。富達國際表示,COP26要達到有共識,須仰賴三大關鍵要素。

  • 《產業》MSCI推預計升溫解決方案 評估企業承諾零碳力度

    MSCI今宣佈推出預計升溫(Implied Temperature Rise)解決方案,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數據,以衡量企業如何透過其投資組合與全球溫度控制目標保持一致,也就是評估企業承諾零碳力度。企業層面的數據集覆蓋近10,000家MSCI全球可投資市場指數(MSCI ACWI IMI)中的上市公司。

  • 海納百川》氣候變遷下零碳海嘯衝擊 國家經濟發展的危局或機會(胡思聰)

    海納百川》氣候變遷下零碳海嘯衝擊 國家經濟發展的危局或機會(胡思聰)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今年8月最新的AR6報告,其明確指出的是氣候變遷對於地球人類的影響已經達到紅色警戒(Red code for humanity)的程度。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9月1日表示,氣候變遷導致洪災、旱災等天災數量過去50年來增加5倍,平均每天奪去115人的性命,總損失則高達3.64兆美元。今(2021)年11月上旬將要召開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COP26)會議,必定會有許多加大、加快全球減碳期程目標的議案被提出,2050淨零排放(NZE)已是勢在必行的目標。

  • 氣候科技投資潮流勢不可擋

    氣候科技投資潮流勢不可擋

     疫情趕也趕不走已經讓人氣餒,但這一年半以來的極端氣候,包括熱浪、洪水與颱風,更是縈繞大家胸口的更大隱憂。

  • 科學家新視野-IPCC AR6:更確定的氣候變遷證據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8月9日,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經過7年來氣候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這份報告不論是評估規模,或是涵蓋範圍,都超出前五次報告的規模。因此報告未發佈前,就已引起許多關注。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