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macbook的搜尋結果,共338筆
GIS-KY(6456)元月營收雖然處在淡季,較上月明顯下滑,2月因工作天數少,預期依舊平淡。但亞系外資報告今天指出,受惠於遠距工作、教學帶動NB及平板的需求,以及Mini LED技術興起,GIS-KY今年出貨量及產品價格有望上揚,首次將GIS-KY納入追蹤,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168元。
\n蘋果在2020年秋季發表會推出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Air、Pro以及Mini後,由於效能大幅提高,但價格卻不升反降,因此掀起換機潮,導致二手市場出現大量Macbook,外媒發現許多二手Macbook價格減幅到33%。 \n \n外媒《ZDNet》指出,Macbook Air以及Pro以網在二手拍賣網站上價格大約都在800-900美元,但是在Macbook Air M1推出後,價格都跌到600美元;《ZDNet》認為主因是M1有著intel Core i7處理器2.5倍的效能,但是價格卻僅80%。 \n對於台灣市場而言,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未搭載Toubar的2017年Macbook Pro,由於Type C配置與Macbook Air M1相同,但效能卻比之略低,目前在二手市場價格僅剩1.5萬至1.8萬間。 \n
為了充電便利,不少手機使用者都會購買,或者說沿用先前的手機充電器,讓自己出門在外、在公司、在家裡等場景,都能輕鬆充電。而有筆電使用需求的朋友,很可能也有類似習慣。但是若不慎使用的第三方充電器並不相容或是出現其他問題,事實上很可能會對於筆電或是手機造成損壞。對此,蘋果(Apple)特別透過最新釋出的macOS 11.2.2來進一步提供防護! \n \n蘋果稍早前針對在2020年11月推出的macOS Big Sur正式版,釋出了最新 11.2.2更新。根據蘋果說明,這是一次小幅的更新,主要是「可防止 MacBook Pro(2019 年或後續機型)和 MacBook Air(2020 年或後續機型)在連接部分未符合規範的第三方供電 USB-C 集線器和擴充座時遭到損毀。」 \n \n在社群平台Reddit 上有一些Mac用戶反映,指出在將USB-C充電器或是底座接入到Mac的時候,設備會無法使用。據了解,類似情況出了發生在搭載M1晶片的MacBook產品中,也有部分舊款設備遭遇類似問題。而蘋果macOS 11.2.2僅能針對2019、2020年款式的MacBook Pro以及MacBook Air提供防護,從用戶的需求來看,或許能更近一步支援老舊一點的款式將會嘉惠更多用戶。 \n \n蘋果官網指出,macOS Big Sur可以支援iMac 2014 年與後續機型、iMac Pro 2017 年與後續機型、Mac Pro 2013 年與後續機型、Mac mini 2014 年與後續機型、MacBook Air 2013 年與後續機型、MacBook Pro 2013 年底與後續機型,以及MacBook 2015 年與後續機型。消費者們可以透過在蘋果官網特定網頁輸入Mac的型號來確認可否升級。
天風國際證券研究與策略部副總監郭明錤指出,蘋果預計下半年推出兩款全新設計MacBook Pro,將有數個重大設計與規格變化,其中一個對使用者實用的改變是配備SD卡插槽與HDMI接口,創惟(6104)首度成為蘋果主要硬體產品供應商,並獨家提供新MacBook Pro的SD卡插槽客製化控制晶片。 \n郭明錤先前預測蘋果下半年將推出二款全新設計MacBook Pro與數項重大設計與規格變化,包括:外觀設計、恢復MagSafe、移除OLED觸控條、配備更多I/O、不提供英特爾CPU選項與採用mini LED顯示器等。 \n天風國際最新調查顯示,在筆記型電腦機種中,約有75~80%機種配備HDMI接口,約有35~40%的機種配備SD卡插槽,因此,預測下半年新款MacBook Pro將配備SD卡插槽與HDMI接口,此實用改變亦有助於推升換機需求。 \n受益於新款MacBook Pro數項重大設計與規格變化,郭明錤預測,2021年整體MacBook出貨量將成長25~30%、至2,000萬台,且MacBook強勁換機需求主要來自新機型規格與設計改變,而不僅僅來自在家工作需求。 \n同時,天風國際所作供應鏈調查指出,創惟為新款全新設計MacBook Pro的SD卡的獨家控制晶片供應商,預測創惟增長動能將顯著受惠於首度成為蘋果主要產品供應商、USB-C普及,以及高速傳輸USB 4.0規格升級。 \n郭明錤認為,對創惟而言,取得蘋果主要產品訂單意義重大,在Apple、Mac方面出貨量的可望顯著成長,看好創惟營收與每股純益將自第二季開始受益於蘋果訂單。打入蘋果主要產品供應鏈後,長期而言,有助取得更多蘋果與其他廠商的配件訂單。此外,創惟未來也可望是Mac升級高速傳輸USB 4.0的潛在受惠者之一。
蘋果第一季開始在台積電量產5奈米製程全新12核心M1X處理器,預期將會搭載在新一代14吋及16吋MacBook Pro產品線當中。據業界及法人圈消息,蘋果今年積極建構Arm架構處理器MacBook筆電生態系統,除了採用台積電5奈米打造全新Apple Silicon以取代英特爾處理器,包括日月光投控、華邦電、創惟等亦打進蘋果新一代MacBook Pro供應鏈。 \n 台積電5奈米取代英特爾 \n 蘋果決定自行開發應用在MacBook及Mac等個人電腦Arm架構處理器Apple Silicon,用來取代採用15年的英特爾x86架構處理器。蘋果去年下半年推出首款8核心M1處理器,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已應用在新款MacBook Air及13吋MacBook Pro等筆電產品線。 \n 市場預期蘋果將在下半年推出14吋及16吋MacBook Pro筆電,據業界消息,二款新筆電將搭載升級版M1X處理器,第一季開始採用台積電5奈米製程量產。M1X處理器核心時脈維持在3.2GHz,但核心數提升至12核心,內建繪圖核心則增加一倍至16核心,最高支援16GB容量LPDDR4X或LPDDR5。 \n 蘋果MacBook產品線過去採用英特爾x86架構處理器,參考設計及配套晶片延用英特爾方案,今年蘋果則積極打造基於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MacBook生態系統。台灣半導體廠與蘋果在iPhone或iPad有多年合作經驗,今年積極搶攻配套晶片訂單,據供應鏈消息,日月光投控、華邦電、創惟等均已打進蘋果MacBook供應鏈。 \n 幾包下華邦電NOR Flash \n 日月光投控是蘋果多年合作夥伴,在新款MacBook生態系統中亦扮演重要角色,為蘋果打造基於Apple Silicon的WiFi 6系統級封裝(SiP)模組。華邦電成為主要NOR Flash供應商,新款MacBook Pro預期會搭載64Mb高容量NOR Flash,而華邦電今年NOR Flash產能也幾乎被蘋果包下。 \n 另外,法人圈傳出蘋果下半年新款MacBook Pro將有重大設計及規格更動,預期會配備SD記憶卡插槽及HDMI接口,與蘋果在讀卡機晶片有多年合作經驗的創惟,成為新款MacBook Pro的內建SD記憶卡讀卡機控制晶片獨家供應商,將在第二季開始放量出貨。法人看好創惟未來可望與蘋果在MacBook生態系統有更多合作機會,爭取筆電內部USB集線器(Hub)及USB 4高速傳輸龐大訂單。
蘋果一直是顯示技術的領導者,蘋果新機採用什麼技術成為了市場關注焦點。Omdia顯示器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指出,2021年將推出的MiniLED背光iPad和MacBook很可能是過渡性產品,2022年會推出OLED面板iPad和MacBook,OLED面板將滲透進入全系列產品線。 \n 2020年疫情影響到新技術開發進度,主要的變化在於更大尺寸的產品,預期2021年新款iPhone 13改用LTPO背板,而非LTPS背板,LTPO結合了低溫多晶矽和氧化物的優點,能達到更好的功耗。iPhone 12的面板供應商是三星顯示器和LGD,2021年新認證的供應商京東方則是提供維修品之用。三星和LGD已準備好為2021年蘋果iPhone 13供應LTPO背板,仍是新款iPhone的主力供應商。iPhone 13的新功能預計將有用於增強AR應用的飛行時間(ToF)、更好的生物識別認證Face ID,以及90Hz和120Hz的刷新率。 \n 2020年蘋果採購了6,000萬片iPad面板,MacBook面板採購量約1,800萬片,LGD和夏普是iPad和MacBook氧化物Oxide-TFT面板的主要供應商。MiniLED背光提供了更佳的對比度和高動態範圍(HDR),與當前的iPad和MacBook的超薄設計相匹配,2021年蘋果將在12.9吋iPad Pro和16吋 MacBook兩款產品中率先採用MiniLED背光,而LGD和夏普將是其MiniLED背光面板的主要供應商。 \n 謝勤益表示,MiniLED背光的LCD面板是短期解決方案,長期來看,由於OLED面板具有超薄、高色彩飽和度、快速響應時間和理論上較低的功耗等優點,蘋果一直有興趣把OLED面板納入其可攜式PC之上,預料將在高階iPad和Macbook採用OLED面板。 \n 三星Galaxy Tab平板電腦已經使用OLED面板很長時間,而且由於OLED面板產能有限,並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較好良率,蘋果要想在iPad上採用OLED面板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n 而柔性與剛性混合OLED面板提供了良好的成本和中間地帶,混合OLED面板使用薄玻璃基板,但採用柔性薄膜封裝,Omdia表示,蘋果考慮將OLED面板 應用於iPad和MacBook,目前正在進行試驗和驗證當中,最快在2022年將導入高階12.9吋iPad Pro和16吋/17吋MacBook Pro之上。
譜瑞-KY(4966)去年每股大賺44.86元,法說針對今年持續釋出正面訊息,有4家外資調升其目標價,最高上看1600元。 \n 譜瑞-KY累計2020年合併營收為美金5.18億元,年增加35.67%,營業毛利為美金2.28億元,營業利益則為美金1.25億元,全年稅後淨利為美金1.1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美金1.52元、折合新台幣44.86元。 \n \n 美系外資表示,以美元計算,譜瑞-KY第一季營收落在季減6%至季增3.4%,呈現淡季不淡,優於市場預期,譜瑞-KY認為第一季PC需求仍然強勁,高於傳統季節性,所有產品線都將強大,但最高 增長來自SIPI驅動器IC和高速接口,但相比對於同業,如瑞昱(2379)、聯詠(3034),譜瑞-KY的第一季財測仍舊略顯保守,特別是考慮到其在去年第四季度有足夠的庫存。 \n 展望2021年,美系外資表示,譜瑞-KY並未看到疲軟的跡象,數據中心業務持續回暖,能見度可能至少有「幾個季度」,對PC、平板電腦和顯示器的總體需求仍然保持健康,基於根據客戶的反饋,譜瑞-KY預計2021年PC需求將非常強勁,驅動器IC和T-con也將保持強勁,高速接口也將成長至用於數據中心的PCIe Gen4,將譜瑞-KY目標價由1500元調升到1555元、給予加碼評等。 \n 另一家美系外資重申「中性」評級,新目標價為新台幣1,300元,儘管受到晶圓產能的輕微影響,但譜瑞-KY去年第4季度業績大致上在期望之內,展望未來,第一季度的運營在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的帶動下,將可望優於傳統淡季,故重申譜瑞-KY中性平等、目標價1300元。 \n 日系外資表示,譜瑞-KY去年第四季營收達到財測高標,對於首季財測也優於市場預期,譜瑞-KY認為目前沒有看到任何類型的PC需求疲軟,並且訂單大於可以拿到的晶圓產能,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的浪潮恐會一路延續到上半年,另外,PCIe Gen4的興起可能會提高譜瑞-KY的盈利能力,將譜瑞-KY目標價由1320元調升到1500元、維持買進評等。 \n 亞系外資表示,譜瑞-KY維持對PC個人電腦需求的正面預期,且看好其T-con和SIPI在2021年持續成長,MiniLED蘋果Macbook的T-con在2021~2022年也將推動譜瑞-KY的ASP強勁增長,另外,預計PCIe Gen4重定時器的營收貢獻將在2021年增加,營收占比貢上看5%,到2022年將上升至14%,譜瑞-KY也會在2021年推出更多USB 4產品,總體而言,產品結構朝高階發展也將帶動利潤率進一步擴大,針對晶圓代工價格上漲,譜瑞-KY也會適度和客戶溝通,故將譜瑞-KY目標價由1400元調升到1600元、維持買進評等。 \n \n
廣達(2382)今股價挑戰5日及10日線反壓,亞系外資出具最新報告給予「表現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上調到117元。 \n 法人認為今年廣達在NB出貨仍將是豐收的一年,包括Chromebook, Macbook,和他消費型機種如電競筆電。估今年廣達在Chromebook和電競PC出貨年增可達18%,優於全球出貨估值6%。 \n 對於缺料的議題,該外資認為這廣達不構成困擾;因為廣達在NB代工市占居龍頭,去年的年增再高達38%,這也意謂者廣達在供應鍊中具有優良的議價能力。 \n \n 在伺服器方面,法人預估今年廣達伺服器營收年增可達16%,優於去年。至於5G/邊緣運算方面,著眼於O-RAN(開放式無線電接取網路)中長期發展,廣達正在為Rakutan(日本樂天)與其他網絡/電信合作建立基礎設施。解決方案也將逐步介紹給美國和歐洲的電信公司。根據Omdiab預測,O-RAN從2020-到2024,市場預計將以4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在此一趨勢下,廣達將是主要受益者,其具有先驅者優勢。 \n O-RAN架構,為何會在5G賽局中讓各國業者趨之若鶩?法人表示,O-RAN架構提倡開放式的介面和軟硬體,好讓電信設備更容易升級、採購。如此一來,電信營運商可以更快速的部署應用服務,不僅能滿足客戶需求,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的拓展應用服務項目,有了更多元的業務,便能增加營收。 \n 全球第一家全虛擬化行動網路服務的日本樂天行動,去年先後推出4G與5G服務,目前樂天5G服務剛起步,僅在東京都、大阪府、北海道、埼玉縣、神奈川縣、兵庫縣等部分地區推出,未來也將逐步擴大服務範圍。 \n \n
蘋果(Apple)在2020年底推出了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Pro(以及13吋MacBook Air以及Mac mini)後,對於MacBook Pro產品線的最新規劃是什麼?先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鯕曾點出包含外型設計有變、Touch bar移除、MagSafe充電器回歸等資訊,在他的爆料之後,掌握蘋果新品資訊頗有一套的財經外媒記者進一步公開了他所掌握的資訊! \n \n針對新一代MacBook Pro,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鯕曾預測蘋果將會帶來全新直角外框設計,風格類似iPhone 12系列以及iPad Pro。此外,Touch bar則將消失,而MagSafe充電接頭則將回歸。此外還預計有更多連接埠將會回歸,讓使用者不需要在購買額外的轉接頭。不過,分析師並沒有進一步說明是哪一些轉接頭將會重新出現,也就是HDMI、USB-A以及SD卡插槽都是可能雀屏中選的候選人。 \n \n知名財經外媒記者Mark Gurman進一步指出,新一代MacBook Pro預計將會具備SD卡插槽,來滿足專業攝影師與影像工作者的需求。畢竟,MacBook Pro的用戶族群中,這兩種族群的用戶就佔了不少。 \n \n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說法,新一代MacBook Pro可能包含14吋以及16吋機種,分別取代2020年5月推出的13吋MacBook Pro,以及2019年11月發表的16吋MacBook Pro,有可能會在第三季,也就是7月至9月間發表。 \n \n而除了上述的更新特點之外,或許也有望採用新一代的M系列晶片,帶來更為強大的性能表現。先前據傳全新的14吋以及16吋MacBook Pro,前者有機會搭載M系列新款12核心處理器、後者則是搭配16核心的款式,效能相當值得期待。 \n
蘋果(Apple)在2020年底發表M1處理器,並同步推出的13吋MacBook Pro、MacBook Air,以及Mac Mini,在外型上對比前一代沒有改變,讓不少原本決心入手的果粉再度觀望。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最新投資報告,蘋果今年年中將會推出全新MacBook Pro,當中將包含不少果粉所期待的全新設計! \n \n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投資報告,蘋果正在著手研發最新的MacBook Pro。預計機身將會捨棄原有機種的弧度設計,改用類似iPhone 12的平面直角設計。經典的MagSafe充電器將會回歸,採用全新的充電口設計,並且帶來更快的充電速度。備受爭議且造成不小維修負擔的Touch bar觸控條,也預計會被移除,回歸傳統的實體功能鍵。並且會配備更多I/O連接部,讓大部分使用者可以不再需要額外購買轉接器。此外,預計散熱系統會採用類似當前16吋MacBook Pro的設計,明顯優於當前的13吋MacBook Pro以及MacBook Air。 \n \n預計全新的MacBook Pro,將有14吋與16吋款式,搭載新一代的M系列處理器,不會推出搭載Intel處理器的款式。預計在2021年年中至第三季之間發表。 \n \n蘋果自2016年開始針對MacBook Pro系列推出UBS-C充電器,當時便是捨棄了蘋果獨家且經典的MagSafe充電接頭,讓不少資深果粉感到失落。同時也是在2016年首度推出搭載Touch bar的MacBook Pro。從當前曝光的資訊來看,這些已沿用近5年的設計,有望在2021年的MacBook Pro新品中消失,或許偏愛上述兩項設計的果粉,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n \n而從MacBook Pro系列可能改回採用MagSafe充電器這一個傳聞來推敲,很可能是蘋果下一步針對MacBook產品線的全新策略。以蘋果過往就經常開發自家平台專用連接埠的策略來看,已入手的USB-C轉接器是否有機會持續沿用在未來新款MacBook Pro也是成謎。這會不會影響當前蘋果已經iPad Pro與iPad Air轉用USB-C充電孔的策略再度轉彎,也值得觀察。 \n \n針對新款MacBook Pro的設計,《9to5mac》邀請網友投票選出最期待出現在新品當中的設計,其中「雙側都有USB-C連接埠」獲得最多網友,得票率11.54%;「更窄的螢幕邊框」與「MagSafe」則分列二、三名,得票率各有10.71%以及10.7%,難分軒輊。從結果來看,MagSafe仍舊獲得不少網友支持,如果真的回歸,也可謂是眾望所歸。
經過 25 位專業評審、7 位產、官、學界專家及編輯的試用及評選,以及為期一個月的網路人氣票選的第 13 屆科技趨勢金獎評選結果出爐。到底2020年哪些產品人氣與實力兼具?最值得青睞?快來看看結果! \n \n由 T客邦、PC home、電腦王聯手舉辦的「科技趨勢金獎」,自 2008 年開辦以來,已堂堂邁入第 13 屆。參與今年科技趨勢金獎角逐的入圍名單將近 200 項產品,分為 20 大類產品。即便在疫情升溫期間所舉辦的投票活動,一個月內仍累積了 14,705,497 票,較去年成長了 200 多萬票,足見科技趨勢金獎在台灣民眾心目中有指標性意義,不因疫情而影響大家對 3C 科技產品的熱愛。 \n \n台灣的 5G 終在 2020 年 7 月正式開台。因此今年的科技趨勢金獎以「Run 5G!啟動智慧生活新篇章」為主題,邀請科技界廠商與會,一起見證台灣 5G 元年的起飛。決賽特別針對 32 項進入總決選的產品,經過實機試用、投票、討論等過程評選出以下 2020 年度 TOP 10。 \n \n◆TOP 10:PlayStation 5 / 台灣索尼互動娛樂 \n除了畫質、速度的全面提升,更加入全新的震動回饋系統以及自適應扳機,透過視覺、聽覺與觸覺的交互作用,將遊戲體驗提升至更高層次。 \n \n◆TOP 10:ASUS ROG Zephurus Duo 15 / 華碩電腦 \n以 15.6 吋加 14.09 吋的雙螢幕設計,在打開主螢幕時,第二螢幕自動升起,提供更 OGG 的視角及操作角度,並搭載獨家的 AAS+ 進氣技術,在效能與散熱間取得完美平衡。 \n \n◆TOP 10:Samsung Z Fold 2 5G / 台灣三星電子 \n進化版摺疊手機,鉸鏈機構較前一代更強化,耐用性提高,從硬體效能配置、多鏡頭拍照效果、雙螢幕介面操作到 5G 網路支援都是跨時代的表現。 \n \n◆TOP 10:AMD Ryzen 9 5950X / 美商超微 \n擁有 16 核心 32 執行緒,更加改良的 Zen 3 微架構,讓此處理器在消費級市場獲得最高性價比,無論專業創作者應用或遊戲性能,都能看見此 CPU 帶來的巨大躍進。 \n \n◆TOP 10:Apple Macbook Air / 蘋果公司 \n搭載 Apple 研發的 ARM 架構 M1 晶片,CPU 性能提升 3.5 倍、GPU 效能提升 6 倍,更具備 15 小時以上的續航力,售價則比前一代更便宜,為全新高性價比代表的 MacBook。 \n \n◆TOP 10:Dyson Digital Slim / Dyson \n全機重量僅 1.9 公斤,搭配重新設計的 Hyperdymium 高轉速馬達和 11 個渦型氣旋,每分鐘最高可達 120,000 轉,有助居家清潔更輕鬆省力。 \n \n◆TOP 10:Sony α7C / 台灣索尼 \n最輕巧的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在延續感光元件與對焦性能的同時,也帶來了翻轉螢幕與個性化的機身,不僅適合拍照,也能勝任錄影需求,是Sony E接環最佳入門機種之一。 \n \n◆TOP 10:Gogoro eeyo 1s / 睿能創意 \n採用全碳纖維車架,以及可模組化的 Smartwheel 動力輔助系統,搭載全新電動功能的 eeyo 1s,重量僅僅只有 11.9 公斤,eeyo 想做的不只是一台單車,而是在將來成為電動化的新標準。 \n \n◆TOP 10:LG PuriCare / 台灣樂金電器 \n採用雙層 HEPA 等級濾網,配上雙淨化風扇與專利呼吸感測器,能夠依照呼吸頻率自動調整 3 段速的雙淨化風扇運轉,讓使用者輕鬆呼吸好空氣。 \n \n◆TOP 10:Apple Watch Series 6 / 蘋果公司 \n台灣首款開放心電圖 ECG 功能的智慧手錶,還可檢測血氧濃度、計算健康相關數據、睡眠品質等,並在必要時為佩戴者提出警示,是款隨身健康小幫手。 \n
預測蘋果(Apple)新品很有一套的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蘋果將自2021年開始逐步將旗下設備過渡到miniLED。而電子時報(Digitimes)日前公佈的新報告,也有相同的看法。預計搭載miniLED螢幕的MacBook Air將在2022年推出。 \n \n根據分析師郭明錤的看法,以及Digitimes方面引述業界人士的看法,目前普遍預期蘋果會率先將miniLED技術運用於今年將發表的11吋、12.9吋iPad Pro之中。在Mac產品線中,預計在2021年推出、採用全新外型設計的16吋MacBook會是率先採用此技術的款式。另外預計蘋果會將miniLED運用在14吋的MacBook Pro,有望在今年Q2或是Q3推出。在此之後,預計蘋果將把miniLED運用在預計2022年推出的MacBook Air中。 \n \n導入miniLED技術,預期會增加MacBook的成本,但是因為蘋果從英特爾晶片轉用自行研發的Apple Silicon,成本明顯更低,此領域節省下來的成本將有望抵銷因為採用miniLED而帶來的成本。分析師郭明錤樂觀預期,因為採用Apple Silicom、miniLED等技術,還有改用全新設計,將有望在未來三年內推升MacBook出貨成長率達到100%,有機會達到年出貨3500萬台的水準。 \n \n導入miniLED將能在螢幕顯示上的帶來更高亮度、提升對比,並且帶來更為豐富的顏色顯示範圍。而MacBook系列除了螢幕技術將有所升級外,今年預計推出的14吋、16吋款式,預計分別搭載12核心、16核心的M系列晶片(M1晶片是8核心),效能上的表現更值得期待。 \n
多年以來不見起色的筆記型電腦市場,在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導致的在家上班、遠距上課需求,在2020年寫下2億台的出貨量,創歷史紀錄。市調機構TrendForce預估,在疫情未顯趨緩的趨勢下,2021年筆電出貨量還會再往上攀升,其中蘋果M系列晶片的MacBook以及Chromebook的成長都相當強勢。 \n \n整體來看筆電市場,因為疫情推升的遠距工作、遠距上課潮流,讓筆電出貨在2020年寫下2億50萬台的出貨量,相比2019年同期成長22.5%,雙雙創下歷史紀錄。而在2021年,筆電需求依舊因為在家工作、遠距教學的需求高漲,預估出貨量會再向上攀升,達到2億1千680萬台的水準,達成約8.1%的年成長率。 \n \n而因為遠距工作、遠距教學的需求,是推動筆電出貨的一大動能,強調視訊會議品質的設計,例如AI、相機模組、聲音品質、去除背景噪音、影像品質等規格,將會是筆電廠商在今年著重的面向。 \n \n而以作業系統來說,Chromebook的強勢在2020年導致Windows系統筆電的市占首度下滑至80%以下。因爲Chromebook的市場潛能強勁,TrendForce預估Windows很難將失去的市佔率奪回來,而預估至今年底為止,筆電市場中,Windows、Chrome OS以及macOS的市占預期是70-75%、15-20%,以及10%以下。 \n \nTrendForce指出,在2020年,Chromebook出貨量2960萬台,寫下74%的驚人年成長率。在2021年,預估Chromebook仍舊強勢,有望寫下4千萬台的出貨量,預估年成長率則有37%。 \n \n在2020年,蘋果首度推出採用ARM架構的M1處理器,這類筆電在2020年取得0.8%市佔。由於M1系列Mac在軟體、硬體以及服務(SaaS)面全面整合,以及預期蘋果有可能在春季推出14吋與16吋新品,預估至今年年底M系列MacBook的市佔將會急速攀升至7%左右。 \n \n在2020年,AMD Zen+架構的處理器也被更多筆電廠採用,其市佔從2019年的11.4%,累積至2020年底已經達到20.1%。綜合AMD處理器以及M1系列處理器預計將在2021年各自佔有約20%、7%的成果來看,將對於英特爾(Intel)帶來更大壓力,勢比得要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並以有效的行銷策略來因應。
美系外資針對祥碩(5269)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祥碩今年除持續有AMD撐腰外,在潛在市場也看到了更多機會,甚至有機會開始接觸蘋果,故首評祥碩買進評等、目標價2300元。 \n 美系外資表示,目前看到在蘋果開出第一槍後,非基於英特爾x86的CPU機會將會增加;再者,越來越多的採用USB 4和PCIe gen-4數據機、交換機可推動內容增長和擴展整體潛在市場;最後,大陸積極在於CPU國產化的趨勢,上述三大驅動力均有利於祥碩營運加溫,預估祥碩2020~2022年核心EPS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0%,加上穩健的自由現金流,股本回報率擴大至35%,首評祥碩買進評等、目標價2300元。 \n \n 美系外資表示,祥碩為AMD設計的業務是主要的收入增長來源,自2016年開始正式出貨以來,複合年均增長率強勁,目前比重達到70%,強勁的增長也導致了AMD PC、整體PC占比來到60%以及逾80%。 \n 美系外資表示,展望未來,AMD依舊是祥碩的主要營運重心,也將擴展到其他領域/產品,包括PCIe伺服器/數據中心交換機、為大陸客戶定制高速I/O、與Apple晶片相關聯的USB控制器,以保持穩定的增長和利潤率,另外,祥碩也可利用AMD經驗獲得非x86 PC機會,通過利用其在USB控制器中的領先地位和可靠的記錄與AMD合作,預計祥碩將於2021年開始與蘋果相關業務接觸,初期應該是從MacBook開始。 \n \n
邁入2021年,你期待哪些蘋果(Apple)新品將率先亮相呢?根據近期網路消息,蘋果有可能舉辦的春季發表會中,搭載新款M系列處理器的MacBook Pro,以及新一代iPad Pro有望亮相,肯定將滿足不少消費者期待。 \n \niPad Pro \n蘋果在2020年3月發表第四代iPad Pro,外型、螢幕尺寸維持與第三代一樣,但是相機升級搭載了LiDAR光學雷達掃瞄儀,而且首度推出Magic Keyboard巧控鍵盤配件,上頭具備觸控板,為iPad帶來了更為接近Mac的滑鼠操作體驗。 \n \n而第五代產品,預計螢幕將首度採用mini LED,將帶來更純淨的黑色、更高亮度、更豐富的色彩表現,且能呈現更高對比。除了螢幕上的升級,預計將採用A14X處理器搭配高通X55基頻晶片,換言之將會支援5G,成為首款支援5G網路的iPad。預料將會支援mmWave以及Sub-6GHz頻段,但這一項會不會類似iPhone 12系列有市場之別(iPhone 12系列全系列支援Sub-6GHz的5G頻段,僅有美國版額外支援mmWave頻段),屆時預料也將是關注焦點。 \n \nMacBook Pro \n蘋果在2020年端出的最後一道菜,就是推出搭載ARM架構的8核心M1晶片,並同時推出採用此晶片的MacBook Air、13吋MacBook Pro以及Mac mini。蘋果當初宣告,預計2年完成Mac產品線從Intel晶片過渡到ARM架構晶片,因此蘋果肯定已針對不同等級的Mac研發不同類型的M系列晶片。 \n \n根據近期消息,蘋果有可能在近期推出採用全新設計的14吋與16吋MacBook,毫無意外這兩款機種將會搭配全新的M系列晶片,預計前者搭載新款12核心處理器、後者則是搭配16核心的款式。以目前8核心M1晶片的表現,還有蘋果全權掌控macOS研發的條件下,新款MacBook Pro的表現更值得期待。 \n \n蘋果在2020年推出的新品,包含iPhone 12系列、第九代iPad、第四代iPad Air、第四代iPad Pro、Apple Watch Seres 6以及Apple Watch SE、HomePod mini、iPhone 12系列MagSafe配件以及MagSafe充電器、M1系列MacBook 以及Mac mini,以及AirPods Max無線耳機等,全數都已在台開賣,趕在農曆新年之前,果粉有不少可以納入考量的新品,都值得期待。
搭載蘋果(Apple)首度自家研發、5倍高效能M1晶片的MacBook Air / Pro在遠傳friDay購物開賣,此外蘋果最新智慧音箱 HomePod mini也同步上架。為寵愛果粉,遠傳friDay購物即日起至1/31,推出Apple超級品牌專區,Mac系列、HomePod mini、iPad Pro,及智慧穿戴、精選配件一應俱全。於活動期間下單,即可享有Apple超級品牌專屬價值$3,000大禮包。 \n \n遠傳friDay購物近兩週內部數據資料顯示,2021 M1關鍵字搜尋於12月底開放預購後迅速衝高,較12月上旬暴增近80倍,也順勢帶動買氣。Apple MacBook M1款搭載最新M1晶片,不僅低功耗,更有高達5倍效能,電池續航力也明顯提升。全面升級用戶體驗,定價也相對親民,是專業人士及學生們換新機的首選。自12月底開放預購至目前為止,消費族群平均年齡為25-35歲,男女比例均等,最受歡迎的規格、顏色則以256G金色及太空灰佔7成訂單為最多。同時,蘋果最新藍牙喇叭 HomePod mini也同步上市,只要HomePod 1/3價格即可入手。不僅支援家庭App可作為智慧家庭中樞,兩顆HomePod mini還可做雙聲道立體聲音響,輕巧不佔空間,甫開賣旋即熱銷。在送舊迎新的季節,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優質選擇。 \n \n即日起至2021/01/31,friDay購物感恩回饋季,與德誼數位獨家合作,凡購買指定品項,即贈送免費實體課程門市優惠券(總價值$3,000),包含(一)我的專屬教練 – 德誼數位免費體驗課程1小時優惠券(超過30種主題一對一教學)、(二)指定配件 8折抵用券、(三)指定配件購物金$200優惠券、(四)包膜8折抵用券、(五)小米配件購物金$50優惠券、(六)購買小米手環5即送原廠腕帶優惠券。 \n \n即日起至2021/2/7止,遠傳friDay購物則舉辦Happy 牛 Year 年貨大街,首三日(1/4-1/6)下單-送萬元加菜金:即日起至1/6,於遠傳friDay購物下單,成功付款且無取消訂單或退貨,即可獲得專屬$10,000折價券(將於2021/01/25匯入訂購人的遠傳friDay購物的個人帳戶中,使用期限為2021/01/25-2021/02/23)。消費滿額抽Panasonic 國際牌 12公升 ECO NAVI 高效型除濕機:即日起至2/7,活動期間於遠傳friDay購物全站消費,實付金額滿5000元 (含)以上,成功付款且無取消訂單或退貨即可參加抽獎。 \n \n一月份每周五 1/8 , 1/15, 1/22 , 1/29及2/5的20:00~21:00,於遠傳friDay購物下單,符合資格者可獲得實際支付金額之5%遠傳幣。搭配指定銀行信用卡,最高回饋20%。 \n
蘋果推出M1晶片的Macbook後,全面帶動USB 4商機崛起,加上英特爾、超微將在2021年擴大USB 4導入,將推動USB 4線材需求進入爆發潮。法人看好,鈺創(5351)已經全面卡位進入USB 4的E-Marker晶片供應鏈,並已經開始量產出貨,2021年營運有機會力拚轉虧為盈。 \n 蘋果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M1晶片的Macbook,當中亮點除了自行研發的處理器之外,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Macbook全面支援USB 4連接阜規格。法人指出,由於蘋果具有領先市場的指標性,因此後續將有望帶動整體USB 4市場規模成長。 \n 據了解,目前英特爾推出的第11代Core處理器Tiger Lake及Rocket Lake已經全面支援傳輸速度高達40 Gbps的Thunerbolt 4和USB 4技術,超微不落人後,2020年底前亮相的Zen 3架構處理器Vermeer也同步支援Thunerbolt 4和USB 4規格。 \n 供應鏈透露,由於遠端辦公/教育商機相當火熱,因此筆電品牌大廠對於採用新一代平台動作相當積極,預期2021年上半年將會有更多採用英特爾、超微的筆電問世,屆時將可望帶動USB 4商機需求大幅成長。相關線材需求勢必將同步看增。其中,鈺創已經成功以USB 4的E-Marker晶片卡位進入貿聯-KY及其他線材供應鏈,目前正進入放量出貨階段,法人預期,隨著時序步入2021年後,鈺創將可望全面搭上USB 4商機,推動業績力拚轉虧為盈。 \n 除此之外,鈺創耕耘的利基型DRAM市場,受惠於市場供給吃緊。法人預期,鈺創自2020年搭上漲價商機後,進入2021年將有望持續受惠市場供給吃緊,並推動報價續漲,漲幅有望落在雙位數水準,推動營運持續向上。 \n 不僅如此,鈺創利基型DRAM目前也成功打入掃地機器人及智慧音箱市場,並獲得車用及工業客戶端青睞,將有望成為未來營運成長的新動能。
歐系外資上修廣達(2382)目標價到90元,給予「買進」評等,看好3大利好:一、蘋果推出Apple Silicon M1自有晶片筆電,性價比大增,可望刺激市場需求量,歐系外資認為,搭載M1晶片的筆電需求樂觀,廣達將是受惠者。二、廣達在伺服器的研發團是台灣同儕業者中人數最多的,約有逾2000名的工程師,伺服器營收雖不及NB,但其毛利率佳,以去年而言,伺服器營收占比約20-25%,但獲利占比在40-50%左右。三、廣達是特斯拉的供應鏈之一,同時也是5G工業雲、私有雲成長的受惠者。 \n \n 廣達去年全年的NB出貨估達6000萬台,年增7成,遠優於同業。去年NB出貨大豐收,包括Chromebook和Macbook都是核心的成長因素。法人估去年下半年廣達Chromebook出貨占所有NB的比重擴增到3成,而去年H1只有2成左右。雖然今年疫苗問世可能會讓NB終端需求趨緩,但法人認為,即時是下滑也不會是急遽現像。主要原因有:一、零組件缺貨下,將使需求遞延至今年的第一季或第二季。二、疫情後,使WFH/LFH可能成為新成態,NB或Chromebook已經成為一項日常必需品。三、Macbook搭載新的M1自有晶片,將會有效刺激新一波的終端買氣。 \n 廣達去年前三季大賺167億元,EPS突破4元,來到4.33元,創下新高紀錄,第四季營運持強高檔,因成本與匯率管控得宜,法人預估全年EPS可望突破6元,獲利挑戰歷史新高紀錄,雖然前3季有約6億的匯損,但廣達已對持續升值的新台幣做好了準備。 \n \n
廣達要赴印度設廠為蘋果生產MacBook?根據印度媒體報導,蘋果有意將更多產品如AirPods、iPad、MacBook的產線落腳印度,為此相關代工廠包括大陸立訊、比亞迪及台灣廣達等,印度設廠計畫已進入最後定案階段。對此廣達表示,目前台灣、中國以外的製造據點只有泰國,其他地點評估一直都在做,但尚沒有具體結論。 \n 緯創印度新廠遭破壞的畫面震驚全球,雖然調查後發現,緯創新廠遭砸是因近來產線作業員增加太多,然薪資計算系統早已超過負荷而故障、遲遲未修,才讓員工不滿情緒爆發,但也凸顯外商赴印度設廠的難度,可能比想像中更高。 \n 雖然如此,蘋果似乎仍認為印度PLI(生產獎勵)計畫帶來的生產成本降低,足以彌補印度從基礎建設到員工難管的各項不足。根據印媒報導,蘋果供應鏈多家公司的印度設廠已進入最後定案階段,包括臻鼎旗下鵬鼎控股、立訊、比亞迪、廣達等,鵬鼎將為蘋果生產軟板、立訊製造AirPods、比亞迪組裝iPad、廣達生產MacBook。 \n 不過,印度當地3C零組件供應鏈不健全,以iPhone組裝來說,許多關鍵零組件如機殼、玻璃背板、螢幕、處理器等都必須仰賴進口。印媒表示,蘋果在印度當地採購零組件,是更多蘋果產品能夠在印度組裝的關鍵,螢幕、電池、機殼的在地採購,將是蘋果印度採購發展初期的重心,印媒甚至點名印度最大財閥Tata集團旗下的電子零組件子公司將為蘋果生產iPhone機殼與其他零組件。 \n 廣達表示,筆電會不會去中國以外的工廠要看客戶決定,目前兩岸外的製造據點只有泰國,其他地方一直有在評估,但沒有具體結論。
\n蘋果日前在秋季發表會上發佈,搭載M1處理器的3款Mac終於在23日開賣,包括Macbook Air、Macbook Pro以及Mac mini,其中以Mac mini售價最為親人,僅新台幣21,900元,但即使現在購買,還需等到1月中旬才會到貨。 \n而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Air分為兩個版本,CPU核心數皆相同,僅在GPU核心數進行區分,有7核心GPU(容量為256GB)以及8核心GPU(容量為512GB),價格分別是30,900元/38,900元。 \n至於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Pro 13吋,無論CPU還是GPU的核心數都相同,與Macbook Air不同的地方在於,Macbook Pro的晶片處設計了主動式散熱風扇,可以讓CPU及GPU以更高頻率進行作業,售價為39,900元。 \n最後則是搭載M1晶片的Mac mini,外觀與前代Mac mini完全相同,並搭載8核CPU以及8核GPU,相比前代產品,無論是處理影片還是寫Code,處理效率都有3倍以上的提升,售價為21,900元。 \n更多 CTWANT 報導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