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mobileye的搜尋結果,共104筆
拜生成式AI大量運算需求之賜,發展數十年的矽光子技術,終於熬出頭!英特爾、博通、思科之外,包括輝達、台積電、日月光也看好投入,隨著800G交換器明年加速導入,矽光光收發器供應鏈及CPO正迎來黃金投資期。
新聞提要■立陶宛擬砸下1億歐元打造歐洲最大科技園區,試圖追趕在科技新創領域遙遙領先的英法等國。
NVIDIA、Mobileye、高通、Ambarella、地平線等非傳統車用晶片業者搶佔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駕SoC(系統級晶片)市場,當車廠調整電子電氣架構(E/E架構)與ADAS/自駕等開發路線,非傳統車用晶片業者亦修正產品策略,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陳一帆歸納業者共通策略包含拓展SoC產品線供車廠彈性組合、開放軟體開發工具(SDK)助車廠客製編寫等。車廠方面,大陸車廠對非傳統車用晶片業者ADAS/自駕SoC的採納速度快於國際傳統車廠,部分車廠則傾向與多家晶片業者合作。
為了重新奪回在半導體的領導地位,英特爾計劃出售旗下自駕技術公司Mobileye的部分持股,為其充滿野心的資本支出計畫,籌措約15億美元資金。
繼超微(AMD)上季營收下滑9%、本季財測不如預期後,手機晶片大廠高通本季財也不妙,拖累盤後股價崩7%。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台積電五大客戶輪流暴雷,昨天是AMD,今天換高通,目前看起來只有Nvidia頂的住,砷化鎵半導體展望佳,但奇怪的是砷化鎵半導體很多都用於手機,提前看到市場復甦嗎?
特斯拉要重新擁抱雷達? 車用雷達目前的問題和布局Mobileye CEO來告訴你~
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Mobileye Global Inc周四表示,到2030年,其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產品營收將突破170億美元。
科技企業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市場繼2021年創下輝煌紀錄後,2022年市況逆轉,科技股IPO急速萎縮,整體募資金額崩跌逾九成,沒有一檔募資超過10億美元,專家認為2023年恐難樂觀。
科技業IPO(股票首次公開發行)在2021年達到鼎盛,電動車製造商Rivian、餐廳軟體公司Toast、雲端軟體公司GitLab和 HashiCorp以及散戶最喜愛的股票交易平台羅賓漢(Robinhood)都在去年風光上市,但今年科技業的IPO市場慘到只能用「崩盤」來形容,而明年看起來可能也不會好太多。
Mobileye Global周三公布10月掛牌上市之後的首份財報,拜車廠對自動駕駛技術需求強勁所賜,上季營收、獲利雙雙超出市場預期。對前景展望的財測也相當樂觀,亦優於華爾街的看法。
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車部門 Mobileye周三以交易代號「MBLY」在那斯達克市場初次亮相,終場股價飆漲38%,收在28.97美元,創下今年以來美國大型公司上市首日的最大漲幅。
英特爾(Intel)自駕車事業Mobileye Global周二公布,股票首次公開上市(IPO)每股發行價21美元,比目標區間18到20美元超出1美元。
英特爾(Intel)自駕車事業Mobileye Global周二公布,股票首次公開上市(IPO)每股發行價21美元,比目標區間18到20美元超出1美元。
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車事業Mobileye周二宣布,其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估值訂於接近160億美元,不到該公司此前預估的三分之一,凸顯出股市陷入震盪和利率持續上揚如何削弱對新上市股票的胃口。
英特爾自駕車事業Mobileye預定月底在美首度公開發行(IPO),但近日外媒引述消息報導Mobileye預估市值減半至不到200億美元,再次驗證今年IPO市場低迷讓許多盛大上市計畫縮水。
英特爾旗下自駕車事業Mobileye預定月底在美首度公開發行(IPO),但近日外媒引述消息報導Mobileye預估市值減半至不到200億美元,再次驗證今年IPO市場低迷讓許多盛大上市計畫縮水。
《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據知情人士指出,英特爾認為旗下自動駕駛車部門Mobileye的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估值可能遠低於此前預期。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演說中介紹研發代號為Hopper及Ada Lovelace的新一代繪圖處理器(GPU),均採用台積電4奈米先進製程。輝達採用GPU平行運算及人工智慧(AI)演算法,進一步打造全新DRIVE Thor自駕車平台,再度為全球自駕技術發展寫下新里程碑。
晶心科(6533)深耕RISC-V多年,有鑑於汽車產業智慧安全駕駛功能需求大增,加速RISC-V架構晶片普及,2022 RISC-V Taipei Day將在9月15日登場,屆時晶心科也將參與,探討RISC-V架構在車用晶片領域的創新設計,瞄準廣大的車用新藍海。
美股今年來因各種利空因素走跌,令去年強強滾的「股票首度公開發行」(IPO)市場急凍。據Dealogic資料,今年來迄17日止透過傳統IPO上市的公司僅47家,較去年同期180家大跌74%,籌資規模也從去年同期約700億美元銳減至46億美元。顯示上市家數大減同時,IPO規模也大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