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nasa的搜尋結果,共1,206筆
自1965年起,歐米茄超霸專業錶即獲得NASA認可為太空人在數位計時器失靈時的「關鍵備用工具」。事實上,當阿波羅13號在1970年升空前往月球的途中發生重大意外時,超霸錶就發揮了這項「備用」功能,扮演了關鍵性角色。
6600萬年前恐龍為何會一夕滅亡,科學界普遍認為,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但卻找不到相關證據佐證,近日有古生物學家在美國北達科他州化石遺址,發現疑似使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碎片琥珀粒,美國太空總署(NASA)專家得知後也感到非常驚訝。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Crew-3任務團隊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待了6個月後,今天順利重返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一顆體積相當於紐約帝國大廈2倍大的小行星今晚將掠過地球,不過它與地球的距離夠遠,因此不會造成任何問題。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今天再次將4名太空人送上軌道,若一切順利,他們預定會在台灣時間明天上午抵達國際太空站。
1622: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24日在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長達3小時,兩人返回波蘭後布林肯表示,儘管不知道戰爭接下來將如何發展,但是美國知道「主權獨立的烏克蘭將比普丁更長久」,「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將持續,直到我們看到最終勝利。」
美國航太總署NASA表示,經過數月的努力,NASA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共同研發發的X-59靜音型超音速飛機己完成所有的地面測試課目,過程順利成績不錯,因此X-59將運回洛馬旗下著名的「臭鼬工廠」(Skunk Works),進行下一階段的組裝。
亞馬遜衛星事業、SpaceX的星鏈(Starlink)網路和其他衛星公司20日(周三)贏得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計2.785億美元的太空通訊合約,未來將由民營企業打造的系統替代軌道上的現有衛星網路。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報導,一顆慧星正以每小時2萬2000英里(約3萬5400公里)速度朝地球方向飛撲。它的慧核比普通慧星大出50倍。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物?是人類一直在尋找的答案,雖然有時會拍到疑似像生物的痕跡,但經過一番研究後,確認只是地表自然變化的現象,但每一次的發現,總是引發民眾好奇。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近日分享一張趣照,只見火星表面有一個坑洞,不少網友認為像腳印,而這其實是「艾里撞擊坑」。
第1批全民間太空人團隊今天抵達國際太空站(ISS),來自新創企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 Inc.)的4位成員,將在停留太空站期間執行25項任務。
新創公司公理太空(Axiom Space)的4名人員今天搭乘太空船從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前往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進行首次純屬民間的太空飛航任務。
漢翔(2634)與國立成功大學進行AMS-02新散熱器研發計畫產學合作簽約,該計畫為期兩年,由漢翔負責散熱器的設計、工程整合、製造、檢測、交運等項目,而成大則統籌、管理計畫及協調NASA等工作,共同提升台灣在國際太空產業的能見度及地位,培養太空專業人才。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29日報導,俄羅斯和烏克蘭於全球航太工業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在戰火和經濟制裁影響下,西方政府和企業可能進一步擺脫其太空產業對俄羅斯的依賴,轉為投資美國、印度或日本火箭技術。
漢翔(2634)28日公布2021年度合併財報,獲利年增逾四成,EPS 0.59元,高於2020年的0.42元;此外,漢翔並與成功大學進行「反物質偵測磁譜儀AMS-02」新散熱器研發計畫產學合作簽約,將深化培養台灣的太空專業人才。
漢翔公司28日與國立成功大學進行AMS-02新散熱器研發計畫產學合作簽約儀式,成大與漢翔分別由蘇慧貞校長及馬萬鈞總經理代表胡開宏董事長於成功大學簽約,此合作計畫為期兩年,由漢翔負責散熱器的設計、工程整合、製造、檢測、交運等項目;成大則統籌、管理計畫及協調NASA等工作,共同提升臺灣在國際太空產業的能見度及地位,也深化培養臺灣的太空專業人才。
漢翔(2634)28日與成功大學進行「反物質偵測磁譜儀(AMS)-02」新散熱器研發計畫產學合作簽約,此合作計畫為期兩年,由漢翔負責散熱器的設計、工程整合、製造、檢測、交運等項目;而成大則統籌、管理計畫及協調NASA等工作,共同提升台灣在國際太空產業的能見度及地位,也深化培養台灣的太空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