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nato的搜尋結果,共245筆
克羅埃西亞總統米蘭諾維奇(Zoran Milanovic)1月30日批評西方援助烏克蘭戰車及其他武器的舉動,稱認為俄羅斯會輸的想法是「瘋了」,他更稱,2014年被俄羅斯兼併的克里米亞半島「回不去」烏克蘭了。
前北約組織(NATO)將領帕維爾(Petr Pavel)在捷克總統大選決選中勝出,以近6成支持率擊敗腰纏萬貫的前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s)。捷克總統為虛設元首,但極具政治外交影響力。帕維爾被認為比現任總統齊曼(Milos Zeman)更親西方,主張對中俄採強硬態度,立場與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領導的政府相近。當地媒體報導帕維爾安排29日與總統蔡英文通話,但總統府稱外交部尚在規畫。
就在德國飽受壓力,要盡快提供烏克蘭「豹2」(Leopard 2)主力戰車之際,烏克蘭副外長兼前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Andriy Melnyk)1月15日已懇請柏林,把93架「龍捲風」(Tornado)戰機移交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昨(28)日在國會閉門演說中宣布,烏克蘭已躋身「全球領袖」(global leader),「幫助了所有人」,也幫助西方「重新找回自己」。
土耳其第一架自製戰機TF-X(Milli Muharip Ucak,MMU)在正式亮相前,影像已曝光,而拍攝地點就在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TAI)最後的裝配線上。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引述美國國防部消息人士指出,隨著俄羅斯打擊烏克蘭平民設施,五角大廈已經「默許」烏克蘭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甚至可能提供能夠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長程武器,這標誌著俄烏戰爭出現重大進展。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表示,西方應該考慮如何回應俄羅斯對安全保障(security guarantee)的需求、以結束俄烏戰爭,這番話引發烏克蘭及波羅的海國家抨擊。
俄羅斯國防部今天發表聲明指出,俄羅斯和中國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海和東海進行聯合巡邏,出動了包括圖波列夫95型長程熊式轟炸機。外媒認為,此舉顯示出兩國之間軍事合作日益密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次聯合戰略巡航任務中,還包括俄羅斯與中國戰略轟炸機首次在對方機場降落的演練。
由於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莫斯科領導的「集體安全公約組織」(CSTO)峰會中,拒絕支持盟國亞美尼亞和鄰國亞塞拜然持續交戰,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火大,隨即拒絕簽署聯合宣言,使會場中氣氛十分緊張。
知名俄羅斯惡作劇雙人組日前在YouTube上傳他們假扮成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致電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的音檔,雙方通話時波蘭邊境剛被炸,杜達在電話中透露不少敏感資訊,包括美國總統拜登不認為是俄羅斯飛彈,但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堅稱是俄軍發射的,他也強調不想與俄羅斯開戰,會極度謹慎處理這起意外,雙方談了7分半鐘才結束通話。
波蘭邊境村莊遭到「俄製飛彈」轟炸,造成2人死亡,波蘭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昨(16)日指出,這枚飛彈可能是烏克蘭防空系統攔截俄羅斯飛彈時不幸落入波蘭領土引爆,非刻意攻擊,最終都要怪罪俄羅斯轟炸烏克蘭。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後續強調,絕對不是烏克蘭的飛彈,但他也坦承,如果真的是烏國飛彈殘骸釀成悲劇,烏克蘭「必須道歉」,不過首先要讓烏克蘭參與調查,他強調,烏克蘭人是「誠實的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報導,美國官員透露,烏克蘭軍方通知美國及盟友,波蘭村莊15日發生爆炸時,烏軍同時段試圖在爆炸地點附近攔截俄羅斯飛彈。
俄羅斯昨(15)日大規模轟炸烏克蘭全國各地,波蘭外交部同日發布聲明,指責1枚「俄製飛彈」落入靠近烏克蘭邊境的波蘭村莊普熱沃多夫(Przewodów),造成2人死亡,波蘭外交部已經召見俄羅斯大使,波蘭軍方也升級部分部隊的備戰狀態,不過波蘭總統杜達強調,目前還不清楚誰發射飛彈。根據波蘭媒體放映的爆炸現場畫面,車輛翻覆,也有爆炸造成的坑洞。美國總統拜登已經與杜達通過電話,表達美國全力支持。針對波蘭發生爆炸,俄羅斯表示對此毫無知悉。
美國國防部官員昨(25)日證實,俄羅斯已經通知華府,已經開始年度核武部隊演習,而且演習內容將包括從周三起發射具有核子能力的飛彈。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16日報導,美國第一夫人吉兒(Jill Biden)非常保護丈夫拜登,甚至為了拜登在記者會上的表現不理想,指責白宮官員。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與西方大量軍援烏克蘭,不過最大問題是,基輔也需要更多烏軍受訓使用的俄式武器,不過這類武器的全球庫存量相當低。美媒指出,美國與西方在全球各地搜尋武器,有成功,也有失敗,目前冀望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Cyprus)願意軍援烏克蘭。
小編今(30)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消費性電子產品下修潮不僅一波接一波,風向現在再度吹回PC產業,匯豐、里昂、摩根大通證券齊示警出貨量有進一步下修空間。匯豐證券點出,NB今年出貨量恐年減23%,遜於預期,驚人的是,明年出貨不但會繼續衰退,悲觀情境年減幅度上看2成。
歐洲昨(4)日發生離奇的空難事件,一架載有4人的私人小飛機偏離原定航道後與塔台失去聯繫,包括北約、德國、丹麥等多國戰機緊急升空攔截,卻發現小飛機的駕駛艙沒有人,這架小飛機最終墜毀在波羅的海,目前機上4人仍下落不明。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西方國家大體上仍維持團結,與烏國站在同一陣線。然而現在歐洲各國官員擔心,糧價上漲、能源匱乏以及經濟可能衰退的凜冬即將來臨,西方合作抗俄的共識可能分崩離析。
若說F-35是五角大廈的常態專案,那今年7月看來會是充滿輝煌成就,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個月。希臘透露,想買20架,甚至可能多達40架F-35,而捷克則說,它想要24架。至於南韓也宣布,它打算將F-35機隊規模擴增50%,達6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