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ncc通的搜尋結果,共89筆
泓策創投入主中嘉集團,四年來將所有盈餘全數投入在網路建設及品質的提升、優化消費者體驗及改善公司財務結構,反映出長期推動產業轉型的經營決心,並提前達成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要求之交易附負擔及承諾事項的履行。
今年春節有10天假期,數位部表示,農曆春節為國人最為重視的節日,但是對於通傳系統的惡意攻擊,不會因為假日而停止,反而可能利用假期心情相對放鬆時突發襲擊。數位部「國家通訊暨網路安全中心」(NCCSC)為確保春節期間我國通訊傳播服務不中斷,成立春節應變小組,由同仁輪值守護通傳系統,全力做好資安防護準備,確保我國通傳關鍵基礎設施在春節期間正常運作。
數位中介服務法可能復活?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今日表示,近日有關部分人士所指,「NCC報告提數位中介服務法,故中介法會繼續強推、罔顧民眾意見」,NCC澄清,該說法非屬事實,切勿以訛傳訛誤導國人。
NCC主委陳耀祥日前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時,不經意透露蔡總統親信、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洪耀福確實曾經「關心」過鏡電視相關發照事宜。陳耀祥否認洪耀福的關心代表來自高層的「關說」、甚至施壓;陳耀祥並且強調,沒有「總統旨意」這回事。
NCC主委陳耀祥日前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質詢時,不經意透露蔡總統親信、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洪耀福確實曾經「關心」過鏡電視相關發照事宜。陳耀祥否認洪耀福的關心代表來自高層的「關說」、甚至施壓;陳耀祥並且強調,沒有「總統旨意」這回事。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6月底公布《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以來,外界質疑其未審先判,影響言論自由的聲浪不斷。NCC前委員、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副教授何吉森直言,該法草案只有內容管制,已非數位中介服務而是數位中介管制,應該退回。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也指出,該法通過後可能導致網友談政治會比談論其他事還可怕。
地方選戰開打,少不了候選人互潑髒水、互揭瘡疤的戲碼,當事人雖苦在其中,但選民也才有機會去檢驗候選人的品德、專業與能力,否則一般人不會知道一個號稱施政五星級的市長,寫了兩篇碩士論文竟有抄襲之嫌;亦很難想像一個全台最高學府、標誌國家發展的學術單位,「綠色政學連結」關係竟如此之深。
隨著年底縣市長和民意代表選舉接近,各方有意參選人陸續進入選舉應戰狀態。地方選戰開打,少不了候選人互潑髒水、互揭瘡疤的戲碼,當事人雖苦在其中,但選民此時也才有機會去檢驗候選人的品德、專業與能力,否則一般人不會知道一個號稱施政五星級的市長,寫了兩篇碩士論文竟有抄襲之嫌;亦很難想像一個全台最高學府、標誌國家發展的學術單位,「綠色政學連結」關係竟如此之深。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提出新版《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草案,預計6月底公布,其中牽涉到網路治理部分,不僅各社群媒體對法規有疑慮,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質疑,NCC對目前傳統媒體監理就產生標準不一的疑慮,若擴及到網路媒體監控,很難消弭業者對於主管機關公正性的擔憂。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直言,NCC主委陳耀祥帶領下,NCC已經失去公平、公正的獨立機關精神,令人無法信任。
NCC最新公布的OTT TV專法草案,特別說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社群媒體,並未納入這次OTT TV專法納管,但將改納「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數通法)規範。
NCC於25日通過「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法」草案(簡稱OTT TV草案)架構,相較109年版本,新的版本擴大納管OTT TV業者,Netflix、Line tv、電信三雄所成立的OTT平台(Hami Video、myVideo、friDay)、本土業者LiTV、Catchplay等,都將被納管。
NCC於18日審議通過中華電信、亞太電信共用中華電信2100MHz頻段頻率,以及亞太900MHz頻段頻率改配予中華電信申請案,並核准遠傳電信2600MHz頻段及亞太電的700MHz頻段頻率相互改配申請案。
被視為扼殺網路言論自由的《數通法》草案將在6月底前出爐,先不說這法爭議頗大,想像以華視月內連錯7次,但NCC始終輕輕放下的作法,對照當年中天被關台的處境,要說《數通法》執行起來不會雙標,誰會相信?
《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立法延宕,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日通過臨時提案,要求NCC要在3個月內將草案送至立院,不過NCC主委陳耀祥表示,要先送行政院再送立法院,時程並非掌握在NCC手上,但透露《數通法2.0》已經大致完成,預計6月底公布草案,應能在立法院下個會期內,把《數通法》草案送審。
國內首張低軌道衛星執照,最快六月開放申請!NCC於23日通過申請衛星通信頻率公告草案,將首度開放低軌道衛星執照申請,NCC表示,將採審核制,無線電頻率使用期限為2年,屆期得申請核配。
NCC於29日公布眾所矚目的「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草案架構,規管對象分成五大類,排除小規模業者之外,其它所有網路服務類型的業者都需負擔不同程度的義務,尤其被列為「指定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除需揭露透明資訊義務,也有相關罰責規範,而這也是台灣第一次針對網路平台業者進行納管,將在業界投下震撼彈。
在《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草案架構公布後,包括箝制言論自由的聲浪,還有「PTT還能活多久?」等疑慮傾巢而出,這只證明一件事,各界對NCC長期甘為政治工具的印象根深蒂固,對這獨立機關的公正性早就不信任,直覺就是任何法律都可能被NCC拿來作為剷除異己的工具。
NCC通過首部網路監理法令《數位通訊傳播法》架構,將網路服務區分為五大類,且包含社群網路、影音與網拍等平台在內,都納入管轄。傳播學者認為,NCC該做的是輔導本土網路影音產業發展,而非自我限縮為監理機構,動不動就去管業者,此法後續發展值得觀察,管理層面如涉及各大網路新聞,恐將言論自由毀於一旦。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日公布我國首部網路監理法《數位通訊傳播服務法》草案架構,涵蓋5大納管對象,除提供連線、快速存取及資訊儲存的服務業者外,Facebook、Youtube、Dcard等線上平台服務提供者,也一併納入規範。NCC的新監理業務,引發侵犯網路言論自由的高度疑慮。
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通傳會(NCC)掌理事項依據法案第三條,新增網際網路傳播政策之訂定、法令之訂定、擬訂、修正、廢止及執行,以及網際網路內容分級制度。作家洛杉基質疑,已經有網路警察了,NCC要幹的事,難道是網路「警總」的角色嗎?並痛批蔡政府連臉皮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