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omdia的搜尋結果,共132筆
產業研調機構Omdia發表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AI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62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6%。隨著新創公司和大型雲端服務業者(hyperscaler)發布大型語言模型和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生成式AI應用市場已於2023年呈現爆炸性成長。
全球科技產業研調機構Omdia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AI(generative AI,GAI)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62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56%。隨著新創公司和大型雲端服務業者(hyperscaler)發布大型語言模型和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即生成式AI的基本建構區塊(building blocks),生成式AI應用市場將於2023年呈現爆炸性成長。
科技產業研調機構Omdia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人工智慧(GAI)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62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8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56%。就產業類別而言,則以消費、媒體及娛樂等3大產業為最大應用市場。
華為推出Mate 60 Pro新機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調研機構TechInsights拆解該款手機發現,其採用SK海力士的LPDDR5和NAND快閃記憶體,這也讓韓廠憂心美國可能緊縮管制措施。
大陸華為公司在沒有召開新品發佈會的情況下,突然在8月29日中午直接在官方網路商店上架出售新一代旗艦手機Mate 60 Pro,定價6999元人民幣(合台幣29600元)。媒體當時報導稱其上架後被「搶購一空」,雖未說明供貨數量引起質疑,但仍受到網民關注。熟悉大陸數位產品的網路自媒體十分看好華為新系列手機,認為新的Mate60系列銷量可望達到2千萬部。
全球經濟不景氣打擊半導體需求,不僅讓三星電子、SK海力士第一季獲利銳減,更被迫減產以對,但三星在困境中依舊穩坐全球DRAM市占龍頭寶座,反而是SK海力士淪為老三,市占率被美光超越。
全球經濟不景氣打擊半導體需求,不僅讓三星電子、SK海力士第一季獲利銳減,更被迫減產以對,但三星在困境中依舊穩坐全球DRAM市占龍頭寶座,反而是SK海力士淪為老三,市占率被美光超越。
為加強去庫存,供應鏈傳出大陸官方不再核准新的大型LCD投資案,LCD投資將在天馬8.6代線止步,加上市調機構Omdia公布5月LCD面板出貨加權平均尺寸首次突破50吋,電視面板採購和終端銷售呈現尺寸擴大的不可逆趨勢,LCD產業的供給側、需求端正同步改善,有助於產業築底反彈。
在北京政府強力扶植下,大陸面板業迅速崛起,根據韓媒BusinessKorea報導,大陸在OLED面板領域緊追南韓,雖然南韓市占率仍遠遠領先,但大陸在產能方面已趕上南韓10多個百分點。
根據研調機構Omdia大型顯示器市場報告指出,LCD電視面板每月出貨加權平均尺寸2023年5月首次突破50吋,而電視面板採購和終端銷售(sell-through)更呈現尺寸擴大的不可逆趨勢,這對面板製造商而言無疑是個正面訊號,有助於消化產能。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法說會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外媒認為,台積電眼下的困境顯示生成式AI技術引爆的軍備競賽料將無法完全抵消PC和智慧手機疲弱的需求,預告著全球晶片產業可能持續低迷一整年。
NB ODM廠2024年喜迎雙利多,瑞信證券指出,不僅全球PC出貨量明年可望反彈,又有人工智慧(AI)帶動伺服器需求強勁回溫,族群首選廣達、推測合理股價220元,也偏好相關供應鏈的智邦,均給予「優於大盤」投資評等,同時賦予緯創股價預期152元,躍居內外資研究機構最高。
南韓大廠三星去年6月因不敵大陸削價競爭,全面退出LCD面板業務,雖然三星試圖促進LCD供應鏈多元化,但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對大陸供應商的依賴越來越大。
陸媒引述供應鏈人士透露,大陸資通訊設備大廠華為看好今年手機銷售前景,據傳已將2023年全年的手機出貨目標從原本的3,700萬支上調到4,000萬支,增長約8.11%,也是所有主流手機廠中唯一一家上調出貨目標。
路透社接獲爆料,韓國顯示器業者LG Display(LGD)最早可望在本季結束前,開始供應三星電子高階電視面板。若該傳言屬實,將有助於這家平板顯示面板製造廠商轉虧為盈。
三星電子上周公布第一季財報時暗示將削減晶片產能,但未透露減產規模,分析師預估,三星減產幅度最多可能高達25%,以緩解晶片庫存壓力。
三星電子上周公布第一季財報時暗示將削減晶片產能,但未透露減產規模,分析師預估減產幅度最多可能達25%,以緩解晶片庫存壓力。
市場研究機構Omdia表示,受惠於LCD電視、可攜式電腦、監視器面板和智慧型手機LCD面板訂單增加,全球面板廠的總產能利用率正從2023年第一季的66%回升至第二季的74%。然而,OLED面板廠在提高產能利用率方面仍面臨挑戰,預期2023上半年OLED面板廠商的平均產能利用率仍不到60%。
2023年是Micro LED商品化關鍵年,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理事長柯富仁認為,面對中、韓競爭,台灣發展Micro LED有兩大優勢,而產官學共同努力達成目標,政府角色同樣重要,經濟部技術處過去4年來投入45億元新台幣,以三大策略推升台灣顯示產業國際競爭力。
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aiwan Display Union 666Association,簡稱TDUA)周四聯合台灣顯示器暨應用產業協會、台灣顯示器材料與元件產業協會、台灣電子設備協會等四大協會與十多家業者,共同成立Micro LED菁英陣隊,並宣布今年為台灣Micro LED顯示器量產元年。未來將從面板、材料到設備全面加速創新技術落地,推動整體產業鏈在台量產投資,打造台灣成為全球Micro LED產業重要基地,搶占2030年全球產值高達6千億元新台幣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