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opec減產的搜尋結果,共942筆
專家認為沙烏地阿拉伯面對美國產油量持續增加的挑戰,可能向市場「大量」釋出原油,以奪回其對全球油價主導權,讓人擔心沙國此舉會重挫全球油價。
產油國聯盟OPEC+ 11月30日達成協議,2024年初自願減產規模達單日220萬桶,沙烏地阿拉伯將延長現行自願減產額度,俄羅斯與其他產油國則擴大減產。國際油價聞訊不漲反跌,分析師認為,這主要反映市場人士質疑產油國減產的實際執行面,以及削減幅度不如預期所致。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組成的OPEC+訂30日舉行部長會議,共商2024年的產油政策。市場關注產油國是否額外減產以支撐油價。由於中國製造業數據遜於預期,國際油價在亞洲早盤下挫,隨後在市場看好產油國聯盟有望擴大減產的期待下,油價隨後止跌並大幅反彈。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和盟友組成的OPEC+訂於30日舉行部長會議,共商2024年的產油政策,市場關注產油國是否額外減產以支撐油價。不過由於中國製造業數據遜於預期,使國際油價在亞洲早盤下挫。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盟友組成的OPEC+即將於本周開會,外界預料產油國將擴大減產以支撐油價,國際油價28日反彈,終結連續4天跌勢。
以巴戰爭對油價供給影響有限,加上OPEC增加外銷、美國產量持續增加,使油價近月出現近4%跌幅,不過,法人認為,油價未來再回檔空間有限,能源股仍值得關注。
過去一周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友(OPEC+)針對非洲產油國的配額爭議,可望在近期就會達成共識,這也讓石油進一步減產可能性升高。但鑒於交易員對於30日OPEC+會議結果仍持謹慎態度,加上以巴情勢已經有所和緩,導致國際油價未受提振反而走跌。
產油國聯盟OPEC+ 22日意外宣布,原訂本周末召開的會議延期,據報導是內部成員對未來減產規劃意見不合,引發OPEC+擴大減產恐生變數的揣測,國際油價應聲重挫逾5%,23日延續跌勢。
由於市場傳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盟國組成的OPEC+打算進一步減產以提振油價,帶動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0日大漲,延續17日強彈走勢。
由於市場傳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盟國組成的OPEC+打算進一步減產以提振油價,帶動國際原油期貨價格20日亞洲早盤走高,延續17日漲勢。
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通膨降溫,加重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可望明年開始降息,美元指數周線收黑1.8%,創下7月中旬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在此同時,日圓強勁升值,重新站上150日圓關卡。
以巴衝突爆發以來,對原油供需影響並沒有預期大,但短期供需失序問題造成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由於變數多,油價波動大。法人表示,資源基金及能源基金仍非主流,暫以中性看待。
國際能源總署(IEA)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4日公布最新月報,均調高能源需求預測,加上ING報告指年底前油市可能供應吃緊,以及油價自10月中以來短線跌幅過大,刺激油價持續反彈。國際期油14日盤中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高,紐約西德州每桶上漲0.4%報78.6美元,倫敦布蘭特漲0.2%報82.7美元。
國際能源總署(IEA)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各自14日公布最新月報,均調高能源需求預測,加上ING報告指年底前油市可能供應緊張,和油價自10月中以來短線跌幅過大,都刺激油價走高。
國際油價上周周線創3月以來最大跌幅,油價目前在多空變數正拉扯,多數法人預估,今年底的油價目標價每桶均在百美元以下。
由於美國汽油需求現疲態、宏觀經濟低迷,抵銷OPEC+維持減產到年底的利多,使得國際油價繼4日暴跌每桶5美元,5日市場情緒雖然回穩而呈現小幅彈升,但油價勁升抑制需求的跡象已浮現,油市前景依舊烏雲未散。
美國原油庫存驟降、跌幅超過預期,加深投資人OPEC+減產使全球供應吃緊的擔憂,激勵美國原油期價28日大漲至逾一年高點,布蘭特油價亦衝破每桶97美元,步步進逼100美元大關。而國際油價飆漲,也令全球市場對通膨的陰影揮之不去。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的減產計畫,成功提振原油價格,令他們近幾個月以來多賺逾50億美元收入。據研究機構Energy Aspects估計,沙國第三季每日石油收入較第二季增加近3,000萬美元,增幅約5.7%,整季算下來多賺26億美元,俄國收入則暴增約28億美元。
聯準會暫停升息,雖然高利率環境恐維持更長,但普遍認為升息循環已近尾聲,及經濟步入衰退可能性降低,市場對不動產需求仍高,有助支撐REITs表現,基本面修復又具有收益特性,產業利空訊息淡化,據過往經驗,暫停升息後一年表現不俗,後市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