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pcb的搜尋結果,共3,280筆
輝達受禁令約束無法對中國銷售H800、RTX4090等晶片,傳黃牛正在囤積RTX4090顯卡並出售給中國,價格正不斷推升中。
銅箔基板(CCL)領頭羊台光電日前遭野村證券降評「中立」,多頭信心略見動搖導致股價熄火。高盛證券火速出面護航,強調市場對於市占流失、輝達GH/GB AI伺服器不用通用基板(UBB)兩大疑慮,不僅衝擊不了台系ABF供應鏈,相反地,台光電競爭地位將更穩固,高喊520元推測合理股價。
TPCA理事長李長明上任迄今四年來,殫精竭慮為兩岸PCB籌謀策劃,穩健帶領TPCA會員面對新冠疫情爆發、疫後復甦、俄烏戰爭、中東戰爭爆發地緣風險等挑戰獲得肯定,瞄向2024兩岸PCB發展藍圖與擘劃,記者特採訪李長明。
近期信邦(3023)、華通(2313)陸續召開法說會,法人認為信邦長期投資價值浮現,華通營運谷底已過,其中2024年低軌衛星、手持式裝置、AI伺服器三大領域皆有明顯動能。
封測廠華泰(2329)今年來營運表現相對亮眼,據悉,EMS是主要成長動能,而EMS的主要客戶則為Supermicro,占EMS約60~70%營收,換算約占總營收比重約達15%,而華泰供應給Supermicro的出貨訂單中,多數和AI伺服器相關,在AI伺服器需求強勁及記憶體封測回升帶動下,市場看好該公司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強勁。
蘋果(Apple)將在12月量產第一代MR(混合現實)產品Vision Pro,供應鏈消息指出,先前被認為正大舉將供應鏈從大陸「外遷」的蘋果,正轉向重新依賴大陸,Vision Pro大陸供應鏈比例已大幅度提高至60%左右。
展望明年全球經濟市場,政經四大議題「利率走向、美中對抗、地緣政治、經濟翻轉」,產業則有三焦點趨勢「創新科技AI、能源轉型、健康老化」,將牽動整體市場走向。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表示,美股在2024年總統大選、企業獲利重回正軌、科學晶片法案及降低通膨法的長期政策帶動之下,可望朝正向發展,創新及車用半導體表現可期;台灣則在GDP估倍增至3.08%、庫存去化結束,企業獲利重回正軌之下,明年台股指數區間預估在15,000-18,600點,投資可聚焦創新、低碳綠能、低基期、醫療保健等產業。市場預期FED升息循環已結束。
台股昨在三大法人賣超下,終場量縮收低150點、回防17100關。今早雖有美股收低干擾,但在台積電(2330)月線有撐,推升股價開低走高,加上航運、IC設計、PCB、造紙、水泥、遊戲等族群攜手攻高下,大盤小幅開高12.88點、為17150.30點後,多頭即快速收復17200城池。
台股27日開高走低,加權指數重挫150點、回檔0.87%收17,137點。幸好盤面仍有次族群穩定軍心,PCB指標股的華通、定穎投控、南電等攜手撐盤,華通更同步獲得三家研究機構調升股價預期,最高上看90元。
光寶科(2301)宣布與日本新創企業Elephantech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共同推進創新的低碳軟性印刷電路板(FPCB)技術應用於商用開發。光寶科技將投入專業輔導、以及接軌光寶豐沛的全球生態系資源,進一步加速Elephantech創新的軟性印刷電路板技術實際應用於產品與製程中,拓展國際市場。
低價股獲得法人關愛,華通(2313)一馬當先、股價創高,凱基投顧看好華通為衛星PCB最大受惠者,給予「買進」投資評等;中信投顧則青睞佳世達(2352)獲利能力持續改善,2024年營運重返成長軌道,給予「增加持股」投資評等。
加速創新低碳技術商品化,光寶科技攜手日本新創企業Elephantech,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誓雙方將共同推進創新的低碳軟性印刷電路板(FPCB)技術,朝商用發展。
電子產業供應鏈移轉擴大至陸資PCB廠,去年底起陸資大廠紛紛宣布前進泰國設廠,TPCA預估,2026年陸資PCB海外生產之產值比重將提升至1.5%至2%。
2021年起,泰國成為PCB產業的China+1投資聚集地,中、日、台系PCB製造或上游材料業者,紛紛前往泰國投資設廠,以搶進東南亞在地化生產的蓬勃發商機。
和椿(6215)20日舉行法說會,公司經營層指出,營運將聚焦Mini LED設備、半導體構裝設備、鏡頭組裝設備、PCB及ABF設備等領域,建立控制產品的生態系,鏈結重點產業,發展機器整合能力,以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聯發科(2454)今(20)日宣布,其數據晶片及單晶片組產品將進一步支持5G RedCap技術。聯發科5G ReCap解決方案包含M60數據晶片和T300系列晶片,將有助5G-NR更快速導入需要長時間且高效能電池壽命的應用,例如穿戴式裝置、輕量級AR裝置、物聯網模組以及帶有終端AI功能的各類裝置。聯發科T300系列產品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送樣,2024年下半年推出商業樣品。
地緣政治引發PCB產業供應鏈移轉,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賴琇菱指出,泰國政府獎投政策推波助瀾,泰國已成功吸引PCB製造及上游業者青睞,正形成PCB產業生態系。
泰國成為印刷電路板(PCB)產業的「中國+1」投資聚集地,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產業「泰遷」原因,可區分為去風險化(de-risking)及車用電子商機兩大考量,加上泰國政府獎勵投資政策推波助瀾,已成功吸引PCB製造及上游業者青睞,正形成PCB產業生態系。
亞洲各國印刷電路板(PCB)廠於產業競合中市場定位日益分明,台商為全球最大的電路板供應者,產品齊全、技術領先,陸資次之,以硬板為大宗,日商居三,以載板及軟板為主,韓商第四,主攻載板領域。
第三季財報公布,匯兌收益挹注,上市櫃公司獲利較預期好,達9141.67億元,台積電居功厥偉,預期下半年以來獲利好轉的IC設計、手機、AI供應鏈、PCB、記憶體以及傳產的汽車AM、內需餐飲業績可望再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