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pmi的搜尋結果,共4,080筆
經濟逆風來襲,美歐22日均發布9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雙雙表現疲弱。其中,美國9月綜合PMI初值跌落至50.1,民間商業活動已經近乎停滯。至於歐元區景氣更顯惡化,導致第三季經濟恐將難以避免陷入萎縮。
一項民間企業調查發現,歐元區商業活動的低迷狀況,雖在9月預估會好轉,但該區經濟第3季可能不會出現正成長,而且也不會很快就可回復至成長的狀態。
印度指數8月震盪走弱,但9月在外資回補下,恢復上漲動能,近期再度站回67,000點。投信表示,受到通膨上升、央行遏制流動性的干預措施等影響,印度指數8月有些承壓,所幸在季線有撐,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股市重回上漲動能。
最新調查顯示,全球商業活動8月進一步放緩,主要受到服務業走疲拖累,反映物價和利率上揚導致消費者縮減支出,進而打擊需求。
最新調查顯示,全球商業活動在8月份進一步放緩,主要受到服務業走疲拖累,反映物價和利率上揚導致消費者縮減支出,進而打擊需求。
歐洲股市周二收在下跌。儘管能源股的上漲,協助抑制了跌勢,但歐洲和中國疲弱的服務業PMI數據,加劇了對全球放緩的擔憂。
由於內外需疲軟,昨日公布的8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8,降至今年以來最低值;服務業企業信心也走低,經營預期指數降至去年12月以來最低。此外,香港8月PMI略升至49.8,但仍連續兩個月低於榮枯線。
在供需擴張幅度皆放緩的拖累下,以中小企業為調查樣本的財新,5日公布中國8月份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為51.8,較7月大幅下降2.3,遜於預期且創下今年新低。
周二公布的終值數據顯示,歐元區商業活動在上個月加速萎縮,特別是主流的服務業,並且皆超過初值預估,透露出歐元區可能步入經濟衰退。
美股周一休市,歐股小跌。港股低開126點,隨後中國公布不振的財新PMI數據,嚇跑投資人,恆指全日低走。
今日公布的8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為51.8,較7月下降2.3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最低,但仍處於擴張區間。由於服務業供需擴張幅度放緩,外需年內首次下降,就業維持韌性,兩個價格指數在擴張區間走弱,市場信心降至去年12月以來最低。
香港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跌5個月後回升,標普全球公布,香港8月PMI由上月的49.4升至49.8,但仍為連續兩月低於50的榮枯線,顯示營商環境走弱;在全球加息的影響下,新增訂單持續減少,近期前景難以樂觀。
新加坡採購暨物流管理學院(SIPMM)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7月的49.8微升到49.9,連續6個月處於萎縮,但該指標自5月來持續走揚。星國8月製造業活動萎縮放緩,歸因於新訂單和新出口指標跌幅收斂,以及工廠產出恢復擴張。
節氣進入「處暑」尾但依舊熱氣逼人,再過幾天「白露」就要來了,癸卯兔年第三季僅剩一個多月,這正是法人機構調整成分股汰弱存強的時刻,待九月底推升一波作帳行情能有好的績效表現,因此投資人此時跟著布局搶短線搭順風車,何樂不為?理周投研部表示,法人在季底大動作挑選作帳股,可從三個面向下手,其一當然還是基本面,其二是法人持續加碼買超,其三是買進價不能較法人均價高太多且日交易量大,投資人可自設選股條件,本刊詳細條件設定於後面篇幅說明。
中經院昨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不僅較上月下跌0.6個百分點至45.5%,也是連續6個月呈現緊縮,顯示製造業等不到終端需求,展望仍趨保守;中經院院長葉俊顯形容,「黎明前的夜晚比較長,靜待需求復甦曙光」。
大陸製造業活動7月份短暫跌至50以下收縮區間後,財新中國9月1日公布的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0,較7月上升1.8個百分點,重回50以上擴張區間。數據顯示供需好轉,就業指數更創下2010年4月以來最高。
近期景氣變動忽上忽下,近乎可用「亂流」形容,經濟研究機構相近公布的景氣研判資料,也互相打臉。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PMI 團隊,9/1發布8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至45.5,連續6個月緊縮;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8/31發布7月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以全年最高分11.13分終結連4藍,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
1 日發布的8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出現續跌0.6個百分點至45.5,且連續6個月緊縮,遠低於市場預期。調研單位中華經濟研究院分析,7月短急單結束,整個第三季製造業沒有出現預期需求的反轉,尤其是在上游原物料報價出現回升的同時,業者普遍採取「延」和「緩」的保守下單策略。
周五公布的一項終值數據顯示,歐元區製造業的下跌趨勢已經有所緩和,儘管仍在萎縮區間,但顯示工廠最糟糕的狀況可能已經過去。
大陸製造業持續收縮,但收縮壓力略有減緩。大陸統計局31日公布最新數據,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49.7,雖較上月回升0.4且略優於預期,但仍連續五個月低於榮枯線以下,顯示景氣復甦動能尚屬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