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qfii資金的搜尋結果,共155筆
大陸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銀行業者表示,若大陸取消ECFA,對金融直接衝擊不大,但部分產業的兩岸貿易量勢必減少,銀行開立信用狀及押匯業務會受到間接影響,金融業者仍是期待兩岸維持現狀、關係和緩。
8月以來大陸股市相對疲軟,證券市場也發現以外資為主的「北向資金」已連續淨流出達829.23億人民幣(約合113.7億美元),創下5年來單月淨流出新高。坊間傳言外資可能會持續流出上海與深圳兩大股市,市場人士分析稱,由於人民幣仍看跌,外資持續流出的操作可能是為規避匯率風險。
海外長線資金參考指標-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截至7日,在已公布2021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230家被QFII持有,其中120家為新進,46家獲得增持。
海外長線資金參考指標—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情況,備受市場關注。截至7日,在已公布2021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230家被QFII持有,其中120家為新進,46家獲得增持。
受本土疫情升溫衝擊,台股近日賣壓沉重,但施羅德投信認為,台灣進出口數字、景氣燈號均呈現成長走勢,市場亦持續上修台股企業獲利預估值,顯示台股基本面無虞,惟須留意主要買盤資金變化、成長動能減緩、通膨疑慮及半導體利多鈍化等4大訊號,可能影響後續表現。
宏觀經濟向好是陸股目前最大的支撐,2021年元旦後流動性對行情有所提振,自2020年11月1日QFII、RQFII新規實施以來,境外機構提交相關資格申請步伐加快,入市長投資金類型不斷增加、類型持續擴大,北向資金2020年淨買入人民幣2,090億元,春季躁動行情可期,有利定時定額或分批進場布局大陸平衡型基金。
中國宏觀經濟樂觀是陸股目前最大的支撐,元旦後流動性對行情有所提振,自2020年11月1日QFII、RQFII新規實施以來,境外機構提交相關資格申請步伐加快,入市長投資金類型不斷增加、類型持續擴大,北向資金2020年淨買入2090億元人民幣,市場資金龍頭化明顯,由於估值及換手率尚處於合理區間,春季躁動行情可期,投資人不妨以定時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布局中國平衡型基金,以及ESG等相關題材。
日盛投信14日表示,宏觀經濟向好是陸股目前最大的支撐,元旦後流動性對行情有所提振,自2020年11月1日QFII、RQFII新規實施以來,境外機構提交相關資格申請步伐加快,入市長投資金類型不斷增加、類型持續擴大,北向資金2020年淨買入2,090億元人民幣,市場資金龍頭化明顯,由於估值及換手率尚處於合理區間,春季躁動行情可期,投資人可以定時定額或分批進場的方式布局中國平衡型基金。
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於倫敦時間4日指出,根據川普政府禁止投資「中國軍方企業」的行政命令指引,自7日起,富時全球股票指數和富時中國A股指數,將刪除中國聯通A股、南京熊貓A股和中芯國際H股三檔中資股。
大陸開放金融市場,吸引全球資金湧入,已成為新冠疫情打擊下,全球經濟唯一的亮點。緊隨全球最大指數公司彭博的腳步,第二大的富時羅素宣布,將於明年10月將大陸公債納入富時世界公債指數(WGBI),渣打銀行估計將吸引1400至1700億美元基金流入大陸公債市場。加上彭博及摩根大通,整體流入資金規模粗估可達3.3兆人民幣,是現有大陸債券市場外資持有金額(2.3兆人民幣)的1.4倍,可預見大陸債券市場將非常熱鬧。
大陸官方不斷出招吸引外資,例如日前宣布降低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准入門檻。外商分析師指出,新制度從根本上解決了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主要瓶頸,將極大激發其投資中國市場的興趣,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機構化及國際化。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取消境外機構投資人的額度限制,並對於新制度做出詳細解答。投信法人表示,此一舉措有利外資機構加大投資A股市場,亦有助於A股進一步擴大納入包括MSCI、富時等國際指數。
5月以來大陸A股北向資金動作頻頻。統計顯示近9個交易日內,北向資金有7個交易日出現資金流入,流入金額合計超過180億元(人民幣,下同),僅2個交易日出現淨流出15億元。其中5月15日至20日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逾100億元,已是連續第8周保持淨流入狀態。
大陸經濟率先逐步恢復,近來大陸政府也將外資進入條件放寬,投資範疇變得更清晰明朗,愈來愈多全球機構法人對於陸股感興趣。投信法人表示,受到疫情、中美貿易走向問題,A股相較於美股表現相對具有韌性,整體表現也優於全球其他股市,加上金融政策利多不斷,外資流入A股趨勢明確,後市表現可期,現在布局A股正逢時。
大陸擴大金融開放,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7日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提出6項措施,包含落實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境內證券投資額度管理要求;取消託管人數量限制,允許單家合格投資者委託多家境內託管人,並實施主報告人制度等,落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
瑞銀中國全球金融市場部主管房東明表示,2019年大陸金融開放取得很大進展,外資進入規模持續擴大,總投資規模近3000億美元。
為落實取消投資額度限制後,對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大陸境內證券投資進行資金管理和風險防範的相關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和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13日公布徵求意見稿,內容包括合併QFII/RQFII相關資金管理規定、本外幣一體化管理。
MSCI昨公布11月季度調整結果,最受市場矚目的是將A股納入比例從15%上調到20%,激勵陸股投資人信心,法人指出,隨著MSCI第3度擴容措施發酵,以及大陸官方加速資本市場開放,陸股可望吸引更多外資資金流入,中長期潛力看俏。此外,大陸昨公布10月進出口數字,對美國的進出口皆下降,貿易順差擴大,優於預期。
MSCI(摩根士丹利國際指數編撰公司)公布11月季度調整結果,最受市場矚目的是將A股納入比例從15%上調到20%,激勵陸股投資人信心。投信法人指出,隨著MSCI第三度擴容措施發酵,以及大陸官方加速資本市場開放,陸股可望吸引更多外資資金流入,中長期潛力看俏。
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及美國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激勵,新興亞股延續漲勢,統計過去一周外資在多數亞股市場續買超,其中以印度股市買超15.6億美元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