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rda的搜尋結果,共73

  • 聯準會的試煉即將到來

     聯準會政策面臨檢驗,雖然每個人都在留意經濟衰退風險,但這不是投資者目前關注焦點,對聯準會而言,挑戰在別處。

  • 野村新視界-大緊縮時代與它的風險

     聯準會的想法與目前的市場有著明顯的脫鉤,且差距頗大,近期波動與部分資產的下跌已經忠實地反映了這點。從聯準會的觀點,對抗通膨有其必要。通膨風險不會因為CPI數據的反轉就消失,即使CPI較低,聯準會也不太可能暫停或是改變政策。

  • 野村新視界-通膨正在回落了嗎?

     通膨時代透露出消費者有趣的行為,許多人預期他們的儲蓄價值會減少,因此將錢花在未來的錢將無法購買或負擔得起的東西上,可能是一生一次的旅行或一些昂貴的物品。各國政府慷慨的公共支出為私人金庫錦上添花,儲蓄率也比平時高,使消費者決定把錢花掉。通膨和後疫情時代的享樂主義是今年Q1美消費者支出強勁的動機,2022年Q1消費預估值為2.8%,結果是3.1%,投資者還對核心PCE(個人消費支出)從高檔回落感到高興,並對通膨已過頂峰抱持希望。

  • 野村新世界-冷戰、通膨及停滯性通膨的風險

     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並開啟了數百萬平民的人道主義災禍,地緣政治正殘酷地捲土重來。俄羅斯觸犯兩項帶動經濟繁榮的根基:民主和自由,它使世界陷入新一輪冷戰。在地緣政治緊張期間,全球貿易和經濟成長也面對種種束縛。

  • 野村新視界-因應後疫情時代的失衡現象

     過去兩年裡新冠病毒在所有事物上留下了印記。為了避免經濟封鎖以及限制人民行動,各國政府推出史無前例的措施以刺激經濟,美國聯準會身為最大的央行,所採取的積極寬鬆貨幣政策,以及龐大的財政政策,已標記這一點。振興方案總是伴隨著大量的失衡,政策逆轉有時候帶來風險。中國的決策者對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工具的刺激措施記憶猶新,這些措施導致資金投注於虧損或不可行的項目,很多需要紓困或乾脆違約,中國政府仍在努力處理這些後果。

  • 野村新視界-2022年美中會更加脫鉤?

    野村新視界-2022年美中會更加脫鉤?

     中國經濟正在放緩是顯而易見的。按照經濟學家的共識,2022年的增長可能會略高於5%的門檻,但仍會比今年預期的7%明顯走緩。與其說這種放緩是經過人為設計,它反而更像是國內問題所導致。

  • 下半年經濟穩健復甦 看好風險性資產

    下半年經濟穩健復甦 看好風險性資產

     近期美國股市節節走高、台股亦攻上「萬八」大關,反映疫情趨緩、經濟邁向復甦之路以及投資人樂觀情緒;不過,投資人也會擔憂,未來聯準會逐步自市場收回資金造成市場震盪;惟全球景氣持續增溫,資金仍保持寬鬆,風險性資產依然具備投資價值,投資組合建議「股優於債」,股市看好美國、中國大陸及新興市場,債市建議具備高殖利率優勢的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市場債。

  • 野村新視界-如何解讀美國政府增稅的影響

    野村新視界-如何解讀美國政府增稅的影響

     拜登政府執政逾100天,這段期間執政團隊忙著在重要領域推動各項新政策,加速對抗疫情刺激經濟復甦,股票市場對政府勇於花費更多資金在基礎建設及通貨再膨脹(reflation)表示歡迎。債券市場反應有所不同,由復甦驅動的通貨膨脹出現並引發人們對提早調整貨幣政策的擔憂。支出增加意味著國債供給增加,可能進一步對長期殖利率施壓,並使殖利率曲線更陡峭。

  • 野村新視界-聯準會將如何因應通膨回歸?

    野村新視界-聯準會將如何因應通膨回歸?

     通貨膨脹的回歸給投資者帶來挑戰,問題也不斷湧現:債券殖利率的上限在哪?聯準會開始緊縮還是寬鬆?「鮑威爾護盤」(Powell put)是否消失了?通膨伴隨著經濟復甦徘徊,去年下半年債券的平衡通膨率開始上升,美國經濟復甦優於預期,拜登政府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通膨預期進一步強化,同時又擔心消費者會增加更多支出,因而使一度因疫情而中斷的產能趨於緊繃。面對這些急遽的變化,一個問題立刻浮現:聯準會將採取什麼行動?

  • 致富膠囊-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嗎?

    致富膠囊-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嗎?

     過去兩周通貨膨脹的陰霾戲劇化地捲土重來,人們開始談起高通膨風險和聯準會逐漸緊縮。有三個因素:生產受到嚴重阻礙的經濟復甦、擴大刺激計劃所引起的通貨再膨脹(Reflation)以及原物料價格上漲。美國2年期平衡通膨率是衡量投資者如何透過債券決定未來通膨的指標,之前因投資者對未來兩年的通縮預期,數值為-0.93%,但通膨預期出現後反彈至2.38%。

  • 致富膠囊-全球貿易的長期趨勢出現變化

    致富膠囊-全球貿易的長期趨勢出現變化

     全球貿易是世界經濟的心跳,它與全球產出表現一致,今年的Covid-19危機帶來了沉重打擊,其嚴重程度與金融海嘯期間的情況相似。在2008年至2009年間,全球貿易額萎縮將近19%;今年1月至5月全球貿易則萎縮近17%。此次與金融海嘯的區別是復甦,金融海嘯時,全球貿易花了超過兩年的時間完全恢復,這次不同,從疫情恢復的速度快很多。

  • 該回來關注美國總統大選了

    該回來關注美國總統大選了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投資者焦點卻已轉移,的確,疫情佔據多數報紙頭版,但此一情形將改變。美國總統大選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並有充分的理由引起關注。首先,選舉結果較前幾個月更為明朗,拜登的簡樸與政治家語言的形象已獲取好感,他對疫情保持相對沉默或採取嚴格的態度,擊敗狂熱與偏執總統形象的川普。

  • 我們從這次危機學到什麼?

    我們從這次危機學到什麼?

     從中國開始擴散的新冠肺炎疫情肯定成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不僅是公共衛生因素,也是如同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以及金融海嘯般的金融危機。當然每次危機都不同,卻都反映那個時代的弱點,也讓我們從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

  • 致富膠囊-肺炎疫情僅是短線影響

    致富膠囊-肺炎疫情僅是短線影響

     投資人沒有一開始就意識到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最近市場波動似乎強調他們已經追上病毒的腳步,突然間,對疫情的擔憂迅速擴散且可能因此阻礙經濟發展。可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 致富膠囊-貿易戰擴至貨幣戰的投資對策

    致富膠囊-貿易戰擴至貨幣戰的投資對策

     今年夏天,市場大幅上升的波動性讓投資人措手不及,在中國決定針鋒相對地反擊川普提出的加徵關稅後,美國財政部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最新決定,被視為貿易緊張局勢的再升級。雖然美國市場之前對這些類型事件的反應較為溫和,但最近風險性資產的下跌,反映投資人擔憂美國經濟可能受到更大影響,以及人民幣的貶值可能引發貨幣戰爭,增加新興市場的不確定性。不過,波動升高和評價下降反而為投資者創造機會,我們相對看好美國股票和亞洲債券。

  •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多頭市場的驚奇之旅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多頭市場的驚奇之旅

     美國標普500指數的表現讓許多人感到驚奇,首先是去年修正後快速恢復漲勢,其次則是金融海嘯以來仍延續的多頭格局;第一個驚奇源於多數投資人並未參與到今年初的市場反彈,換句話說,這是個低成交量的反彈,許多機構投資者因為擔心殖利率曲線傳達景氣出現衰退的風險訊號,而沒有投入這波反彈;另一個擔憂則是無法準確判斷進入熊市的拐點,而這個擔憂與前面提到的第二個驚奇有關,畢竟以許多投資者的標準來說,金融海嘯以來的牛市有點太長了,市場焦慮其來有自,因許多分析師曾指出市場已成熟或處於最後階段,而誰都不想在市場位於頂點時進場投資。

  •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10歲的牛市派對 仍然很有看頭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10歲的牛市派對 仍然很有看頭

     習近平將成為川普在亞洲最好的朋友?中美貿易戰和解需要雙方達成共識,重點不是在於共識內容有多少,而是雙方有共同的目標,即使背後各有不同目的。

  •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市場重拾上漲動能 但波動仍在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市場重拾上漲動能 但波動仍在

     近期報紙都是關於中美貿易談判的良好進展、5G前景轉佳以及美國企業財報因鴿派聯準會而安心許多,勾勒出良好的投資氛圍,投資人因市場評價水準大幅降低而進場。的確,5G對於科技產業而言相當重要,隨著中美協商進程傳出好消息,投資人對於科技產業恐將走入景氣衰退的擔憂也獲得紓緩,中美談判能取得共識對全球經濟或川普陣營來說都是好事,經濟前景與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也將是主導今年美國市場的兩大因素。

  •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2019年的投資是場耐力戰

    多元投資領航觀點-2019年的投資是場耐力戰

     新的一年應該是新的篇章,不過2019開年的市場表現已讓投資人迅速重拾2018年的投資氣氛,市場波動正在提高,因為投資人開始反映疲弱的經濟環境以及不確定的政策。雖然金融海嘯是很久以前的事件,但引發的社會不均在許多地區造成動盪與對全球化的反撲,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義大利或巴西等皆是如此,這個趨勢形成政策風險。漫長的貿易戰是個問題,川普政府終結了幾十年由不同國家共同進行貿易協商以避免貿易緊張的多邊主義,美國政府遵循選民外交,讓外交政策多半由選舉主導,產生更多混亂也可能使政策突然轉向,政策風險可能持續困擾投資者,許多後果將在2019年出現,特別是英國脫歐與貿易爭端。

  • 市況波動 多元布局靜待投資春天

    市況波動 多元布局靜待投資春天

     2018年全球金融市場震盪起伏,美國聯準會如預期升息,暗示2019年升息腳步較先前計畫放緩,受到悲觀情緒影響,新的一年來臨,市場仍持續波動整理;不過,寒冬雖看似來臨,投資人也不要過度心灰意冷,只要審慎因應、投資步驟得宜,春天就在不遠處。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