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smat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的搜尋結果,共57筆
因應2050淨零轉型,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理事長邱俊榮11日呼籲政府,應更積極提出作法,訂定加速推動電動機車發展的政策目標,目標明年國內電動機車總數就應超越百萬輛,並在2030年將電動機車市售比提升至50%以上。
再拋利多!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11)日表示,為加速電動機車成長,政府考慮透過補貼電動機車電池資費,提升民眾使用電動機車的意願。這是中央及各縣市政府,在推出電動機車購車補貼後,首度針對電池費用喊出補貼,有望帶動民眾改騎電動機車意願。
想要購買電動機車的民眾看過來!環保署今 (11) 日宣布利多,對淘汰老舊機車並換購電動機車的民眾,提供最高 4,800 元的補助金。而且大幅放寬「老舊機車」的認定標準,只要是出廠日滿10年以上的燃油機車,就屬於老舊機車,預估有 630 萬輛的燃油機車符合淘汰標準,有助提高民眾「從油轉電」的意願,加速汰換燃油機車,改騎乘更環保的電動機車。
行政院會明(15)將通過電動機車及節能設備補助措施。在電動機車方面,預計從明年起至115年共匡列58.85億元經費來進行推動機車行轉型、電動機車補助及設置充換電設施。節能家電補助方面,經濟部規劃在明年編列20億協助民間汰換老舊冷氣與電冰箱,另商業服務業汰換節能設備10億元,總計30億元。
趕在電動機車補助到期前,經濟部9日宣布,民眾現行購買電動機車每輛可補貼5100到7000元優惠,將再延長4年到2026年底為止,政府大手筆對電動機車補貼至少維持9年,目標是把電車占比持續拉高。
經濟部9日接見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代表會後宣布,將向行政院提出爭取新一期的「電動機車產業環境加值補助計畫」,從明年起至民國115年共匡列58.85億元經費來進行推動機車行轉型、電動機車補助及設置充換電設施。
近年淨零排放成為世界顯學,蔡英文總統於去(2021)年世界地球日宣示後,台灣社會對於達成淨零的未來,更有高度共識。「淨零排放」不僅是國家的層次,對產業、企業而言,無論是要與國際趨勢接軌或尋求更永續的生存方法,企業的綠色轉型,以及推動企業的ESG無疑是現階段重要的課題。
電動機車成為減碳先驅,但買與不買的「一念間」是什麼?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發布最新「政府政策影響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意願」調查,受訪者最盼望政府以「購車補助」降低油電轉換成本,其中經濟較不充裕的年輕族群,近8成期待恢復電動機車新購補助,或提供首購優惠,對提高購買意願最有感。
支持淨零排放、挹注政府資源、強化基礎設施、降低購車成本。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周三發布「政府政策影響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意願」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最盼望政府以「購車補助」降低油電轉換成本,七成以上受訪者認為,政府提高補助金額對順利達成政策目標最有幫助;近八成年輕族群表示,恢復「新購」補助,可有效提高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日發布「政府政策影響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意願」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最盼望政府以「購車補助」降低油電轉換成本,七成以上受訪者認為,政府提高補助金額對順利達成政策目標最有幫助;近八成年輕族群表示,恢復「新購」補助,可有效提高購買電動機車的意願。
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截至2022年8月底,全臺灣機車登記總數共1,435萬餘輛。同期間臺灣的家戶數總計為900萬4,362戶,平均每一家戶擁有約1.6輛機車,六都中有超過8成通勤族仰賴私人交通工具,又據交通部統計處《109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2020年在我國民眾外出使用的各類運輸工具中,以使用「機車」之比例為最高,占45.2%。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昨日發布電動機車產業政策建言書,提出電動運具六大路徑,包括加速達標、在地施政、多元補助、挹注研發、健全環境及ESG好夥伴,鼓勵地方政府制定比國發會2040年市售比100%更提早達標的時程,共同推動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
為促進台灣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以及提出政策建言供中央與地方政府做為施政參考,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以下簡稱SMAT協會)於今(一)日發布《2022臺灣電動機車產業政策建言書》。其中就台灣目前的電動機車產業與發展的現況,以及國際上主要國家發展電動機車的政策提出整理分析,並針對台灣中央政策以及全國各縣市的交通環境,提出政策建言。期待中央攜手地方,六都帶動全國,共同推動台灣電動機車的發展。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 (1) 日舉辦記者會,發布《2022 臺灣電動機車產業政策建言書》,這是全台灣第一本明確提出電動機車最佳推動路徑的專書,希望能成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施政參考。
「2050淨零排放」已成為台灣中長期最重要的政策方針,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表示,感謝政府將「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納入12項關鍵戰略,但具體目標的推動應更加積極。因此SMAT於16日提出「台灣要淨零 電動運具搶先行」的倡議,並呼籲蔡英文總統在邁向下一個執政年度,產業界希望政府能更前瞻性的宣示「2024電動機車破百萬」,展現台灣推動2050淨零排放的決心。
「2050 淨零排放」已成為台灣中長期最重要的政策方針,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今日提出「台灣要淨零 電動運具搶先行」的倡議,並呼籲蔡英文總統在邁向下一個執政年度,產業界希望政府能更前瞻性的宣示「2024 電動機車破百萬」,展現台灣推動 2050 淨零排放的決心。SMAT表示,感謝政府將「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納入十二項關鍵戰略,但具體目標的推動應更加積極。
國發會30日突襲式宣布2040年台灣停售燃油汽機車的時間表,較原定2050淨零路徑的政策目標足足提前十年,國內汽車業者大感錯愕,對於政府事先沒有充分與業者溝通的情況下,逕行將禁售時間表大幅提前,只能「含淚配合」!
國發會訂出2040年新售小客車與機車全面電動化目標,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理事長王健全昨說,電動機車與電動汽車的成熟度不同,不妨訂定不同階段性目標,如電動機車先衝刺2030年市售比拉高至50%,等同每年增加4.3個百分點,屆時將水到渠成。
針對國發會30日公布的「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政府提出更明確的「運具電動化」推動時程,要在2040年達成新售小客車與機車全面電動化,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理事長王健全表示,感謝政府肯定電動運具對淨零排放的貢獻,也讓電動車輛產業更瞭解政府的施政方向,吃下定心丸,接下來將會積極投入電動車輛相關領域,與世界接軌。
國發會今天公佈的「台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訂出 2040 年達成新售小客車與機車全面電動化,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T)理事長王健全表示,應對電動機車與電動汽車訂定不同的階段性目標,如將 2030 年電動機車市售比拉高為 50%,以電動機車市佔率每年皆翻倍成長,未來8年市售比每年增加 4.3個百分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