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tele鏡頭的搜尋結果,共20筆
由於順利拿下美系客戶新機所有鏡頭,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目前產能滿載,下半年業績看好,玉晶光董事長陳天慶表示,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很多,努力讓全年業績比去年好。
蘋果iPhone 13可望自6月開始啟動試產拉貨,為上半年深受淡季及缺料影響的玉晶光(3406)營運注入動能,美系外資看好玉晶光受惠於第3季起因新iPhone銷售週期產品組合改進及未來更多的VR貢獻,將目標價上調至600元。
為免重演去年全球疫情爆發供應鏈斷鏈、導致iPhone 12延遲推出的慘劇,傳Apple iPhone 13今年提前一個月展開拉貨行動,光學雙雄大立光、玉晶光也動了起來,法人樂看光學雙雄6月營收即可嗅到水果味,7月之後營收增幅則有望放大
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在美系客戶新機認證順利,且VR/MR布局逐漸發酵,獲日系外資肯定,日系外資認為,玉晶光目前股價風險報酬率愈來愈有吸引力,並看好玉晶光在蘋果鏡頭滲透率提升及VR/MR領先地位,將玉晶光評等調升至「買進」,但下調目標價至528元。
玉晶光(3406)因淡季及缺料影響,4月合併營收6.74億元,月減17.28%,由於玉晶光在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美系手機品牌客戶新機所有鏡頭認證順利,玉晶光將力拚今年營運比去年好,美系外資認為玉晶光手機業務將在下半年好轉,且市場低估公司在VR的紮實進展,維持玉晶光「建議加碼」評等。
受到傳統淡季及缺料問題影響,玉晶光(3406)4月合併營收6億7429萬8000元,較上月減少17.28%,儘管4月營收表現平平,玉晶光在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美系手機品牌客戶新機所有鏡頭認證順利,玉晶光總經理郭英理表示,在客戶新機鏡頭開始導入量產及VR鏡頭接單良好下,目前產能滿載,希望今年營收會比去年好。
玉晶光(3406)好消息頻傳,繼傳出打進日系手機供應鏈後,又在美系客戶新機認證上傳來佳音,市場傳言玉晶光新機鏡頭已全數通過認證,對此,玉晶光未做正面回應,只表示,不便針對單一客戶做說明。
玉晶光(3406)致力提升光學設計及製造生產技術效益顯現,在即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美系手機品牌客戶新機大有斬獲,目前美系客戶新機所有鏡頭認證順利,玉晶光總經理郭英理表示,在客戶新機鏡頭開始導入量產及VR鏡頭接單良好下,目前產能滿載,希望今年營收會比去年好。
趁光學股大哥落難,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趁機打落水狗,唱衰光學二哥玉晶光(3406),點名玉晶光「2021年獲利恐難再成長」,玉晶光13日少見浮出檯面,公開駁斥,強調絕無分析師所言「被取代」之情事。
針對分析師郭明錤再度點名唱衰,認為市場普遍誤解玉晶光(3406)過去兩年快速成長關鍵,預估玉晶光2021年EPS可能因新進者—Semco及大陸舜宇光學而無成長,玉晶光公開駁斥表示,公司近幾年下足功夫提升研發及製造能力,成果已反應在業績上,公司與客戶關係穩定,新產品開發亦依照進度,後進者技術差距仍遠,絕無分析師所言「已有新供應商」、甚至取代之情事。
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因蘋果iPhone新機拉貨加速,9月合併營收攀升至18.6億元,月增4.67%,但年減3.58%,累計第3季合併營收為52.01億元,季增68.37%,創下單季歷史新高,隨著蘋果新機拉貨逐漸進入高峰,且新產能陸續開出,玉晶光表示,第4季看起來還不錯,可望淡季不淡,有機會比去年同期好。
蘋果新機久按不發,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旺季效應也隨之遞延,在新機拉貨啟動下,法人樂看玉晶光9月拉貨動能優於8月,第三季有望挑戰歷史新高,第四季也有機會迎來史上最旺的第四季。
蘋果iPhone新機延後上市,光學鏡頭廠—玉晶光(3406)可望迎來史上最旺的第4季,隨著蘋果新機拉貨逐漸進入高峰,且新產能陸續開出,玉晶光第3季合併營收有機會挑戰單季歷史新高,玉晶光表示,第4季看起來還不錯,可望淡季不淡,有機會比去年同期好。
還沒想好要送什麼父親節給科技控老爸?今年LG就推薦了全新的LG G8S ThinQ,為全球首款能以手勢隔空操控的手機,毋需觸碰手機,只要透過在手機前作出的各式手勢,即能進行多功能的操控,可是相當好玩又實用的新技術,最適合想炫手機的老爸,讓他體驗最新的黑科技。
台灣 LG 電子今日宣布,全球首款能以手勢隔空操控並擁有多項獨創功能的 LG G8SThinQ 正式登台;另外搭載三主鏡頭並支援 AI 相機的LG Q60 也同步上市,在中階機款中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
然而,隨著鏡片數增加,鏡頭凸出問題日益嚴重,為解決鏡頭高度問題並提升照相品質,華為等手機品牌廠紛紛導入潛望式Tele鏡頭,但解決了鏡頭高度限制,卻面臨「溫飄」問題。
大立光(3008)執行長林恩平首度證實已應客戶要求設計「G(研磨玻璃)+P(塑膠鏡片)」潛望式鏡頭,再度燃起G+P(玻璃或非球面模造玻璃+塑膠)鏡頭重回智慧型手機鏡頭期待,潛望式鏡頭及水滴型鏡頭能否成為G+P手機鏡頭推手,打破長達12年由全P(塑膠)鏡頭獨霸局面,讓G+P手機鏡頭需求如亞光(3019)董事長賴以仁所說自2020年起飛備受關注。
亞光(3019)佈局G+P(玻璃+塑膠)鏡頭多年,可望自今年下半年進入收割期,亞光(3019)董事長賴以仁表示,公司開發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前置極限小鏡頭(俗稱水滴型鏡頭)將於下半年開始小量出貨大陸手機品牌廠,公司亦與大陸主要品牌手機廠開發6倍到8倍潛望式變焦鏡頭,隨著全屏幕手機及手機照相功能提升,明年可望是G+P手機鏡頭起飛年,儘管中美貿易戰造成市場變數不少,但亞光集團有緬甸廠,第2季及第3季看起來還不錯,今年業績會比去年好。
智慧型手機鏡頭規格再提升,塑膠鏡片因有物理極限,大立光(3008)執行長林恩平首度鬆口證實,已有客戶要求設計「G+P(塑膠鏡片)」潛望式鏡頭產品,且G為研磨玻璃鏡片,何時出貨視客戶要求而定,讓G+P手機鏡頭在智慧型手機鏡頭規格升級浪潮中有機會打破全P鏡頭獨霸12年局面。
智慧型手機朝高畫素及3顆鏡頭趨勢逐漸成型,愈來愈多手機廠開始設計7P(塑膠鏡片)、潛望式鏡頭及3顆鏡頭,大立光(3008)執行長林恩平證實全P(塑膠鏡片)的潛望式鏡頭已開始出貨,林恩平表示,3顆鏡頭、高畫素及7P鏡頭開案不少,預計明年可以看到較多的產品,目前產能是滿載,從客戶端來看,7月比6月好,8月比7月好,至於毛利率須視良率及產品組合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