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wintel陣營的搜尋結果,共13筆
隨疫情紅利消退、整體經濟景氣下行,全球筆電(含Chromebook)出貨總量在2021年攀上逾2.6億台高峰後,去年已大幅年減逾2成、降至2億台上下,各品牌廠也在以雙位數幅度衰退後,對今年筆電出貨轉趨保守,但包括聯想、惠普、戴爾及雙A等Wintel陣營品牌廠,仍多訂下持平到微幅增長的目標,期2023全年度全球筆電出貨量能維持在2億台以上水位。
送走了2022年的黑虎,揮別全年下跌-2741.41點的悲情,2023年迎來送錢兔,感覺空頭沒那麼兇了,多頭開始反「彈」,對的,兔年的行情特色就是「彈跳」。
高單價的蘋果MacBook Pro出貨拉抬營收、Wintel陣營一般筆電出貨順暢,帶動廣達11月營收一舉衝上1132.45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次高紀錄,營收月增12.5%、年增10.1%,而在11月營收暴衝下,廣達提早至11月累積營收就突破兆元大關,年增率為2.4%,出貨量則高達700萬台、月增14.7%,同樣是單月歷史次高。
當「量」的萎縮已成事實,全球PC業只能從「質」改變、努力轉骨。從近期趨勢觀察,電競、商務、超薄PC等利基型產品,將躍居今年競技舞台;拚低價的大眾型產品,將因為低毛利的致命傷,逐步退出各大廠的營運與投資核心。
iPad Pro終於出鞘,12.9吋的大螢幕、訴求「平板+筆電」兩用,為二合一(2in1)電腦市場再添新兵。但就在甫結束的德國IFA展上,宏碁、東芝、聯想皆展出搭載Win10系統的大尺寸二合一產品,加上可能在第4季上市的微軟Surface Pro 4,顯見Wintel陣營將集結眾品牌之力,全力圍攻11月發售的iPad Pro。
在2015年第1季NB市況比淡季更淡下,DIGITIMES Research預估第2季全球NB出貨將跌深反彈,季成長率可達11%,年衰退幅度也將自上季的4.7%,縮小至1.2%。不過,仔細剖析第2季全球NB出貨回溫的動能,Apple與Chromebook即貢獻超過半數的季增量,其中,Apple整體MacBook QoQ可望超過40%,YoY更突破50%,而Chromebook第2季出貨量的QoQ與YoY,預估分別將達60%與55%以上,展現成熟市場難得一見的高成長動能。扣除MacBook與Chromebook的Wintel陣營,根據DIGITIMES Research調查,第2季NB出貨季成長將僅5%,不僅未能跌深反彈,年衰退更達8.7%,幅度較第1季擴大。
蒙恬科技(5211)昨(28)舉辦新產品發表會,發表一系列軟硬體整合產品,期望今年在台北國際電腦展可獲國際買家青睞。董事長蔡義泰表示,在新品的帶動下,今年第三季表現可望優於第二季。
穿戴式裝置各路人馬搶進,但目前市場接受度未明,據了解,廣達(2382)去年底在內部舉辦「D Contest」創意競賽,員工開發的各種穿戴式裝置後續將列入廣達產品開發藍圖。另外,仁寶也傳與聯想合作感測裝置。
科技大廠近日紛紛發表新產品,瑞信證券看好在新產品週期和美國經濟復甦帶動下,科技股將會受惠,點名看好蘋果供應鏈、封測、IC設計等族群。
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9月6日登場,其中華碩將率先在9月4日舉辦新品發表會,並派出兩位大將:平板操盤人胡書賓、全球筆電銷售舵手陳彥政帶隊親征,發表新款變形平板。
華碩(2357)第2季稅後淨利季減21%,執行長沈振來昨(9)日正式下修全年筆電出貨目標,從原先的2,000萬台調降15%、至1,700~1,900萬台。
上周,全球科技界非常熱鬧。除了果迷翹首盼望的iPad Mini問世外,號稱十七年來最大改版的Win8、微軟跨入平板硬體的首作Surface,也正式上市。這不僅是微軟「救亡圖存」的關鍵,也是台灣眾多PC業者生存所繫,大家都寄望Win8帶來的商機。但悲哀的是:商機即使有,也可能只是在鐵達尼號上贏得最後一把賭注!
今年產業界最有看頭的事,一個當然是蘋果的後續動作與產品─包括萬眾矚目的智慧型電視,及新一代的iPad3及iPhone5;另一個是被打趴兩年的Wintel陣營,今年是否能「帝國大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