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事件」將屆37周年,為喚起民眾、政黨重視中壢事件對台灣民主的影響與貢獻,民進黨中常會將首度移師中壢市,並在19日當天舉行紀念活動,民間的「中壢民主事件紀念日推動委員會」也將發起「平反中壢事件」街頭遊行活動,紀念受難者。

1977年11月19日縣市長選舉投票日當天,桃園縣長選舉投票過程中,中壢市第213號投開票所(中壢國小教室)遭指控涉嫌舞弊作票。縣長候選人許信良陣營認為警方消極並縱放當事人,發動1萬多名市民包圍中壢分局。

當天旋即爆發警民衝突,混亂中鎮暴車及中壢分局都遭縱火,期間還造成中央大學學生江文國中彈身亡,民眾張治平送醫不治,後來開票結果許信良以8萬多票差距當選縣長,事件才獲平息。之後中壢事件被視為台灣「街頭運動」先驅,但事過境遷,已逐漸被人淡忘

「平反中壢事件」街頭遊行活動發起人藍照慶說,中壢事件奠定台灣民主的價值,也代表行政中立運動,象徵台灣街頭運動邁入新的里程碑,遊行當天將發送代表純潔、象徵自由和平與社會公義的百合花悼念受難者,同時隊伍將繞行中壢國小校地及中壢警分局。

民進黨桃園縣黨部表示,19日當天下午2時,前民進黨黨主席許信良,現任黨主席蔡英文及市長候選人鄭文燦,都將重返中壢事件發生地。

鄭文燦強調,中壢事件對於台灣民主化影響深遠,雖台灣已邁向民主化,但濫用行政資源,選舉不公的情況,仍然存在。

希望未來政府能將中壢事件定位為台灣民主紀念日,並且納入國中、小教材,同時建立台灣民主紀念館、中壢事件紀念碑,蒐集整理影像文件資料,並以訪談中壢事件參與當事人,促進選舉公正性,喚起政黨、及公民對消滅選舉舞弊和作票行為的重視。

#選舉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