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海馬斯的搜尋結果,共139筆
在中東局勢與烏克蘭戰爭的新聞充斥之下,人們或許容易忘記,台灣仍是全球最危險的潛在衝突點,而專家不排除台海爆發核戰的可能性,也點出台海局勢變得更加不穩定的關鍵點,就是台灣現任總統賴清德。
美國陸軍協會博覽會 (AUSA2025) 期間,奧什科甚防務公司(Oshkosh Defense)展示了一種新型移動式地基飛彈發射器,可攜帶戰斧巡弋飛彈。烏克蘭媒體基輔獨立報(Kyiv Independent)特別報導,標題直接是「正是烏克蘭打擊俄羅斯所需要」。
中科院自主研發的「快奇」攻擊型無人艇,在今年8月於國軍精準彈藥射擊操演中,以創新「無人機/艇海空聯合作戰」戰術戰法進行實彈射擊,已在台北國際航太展中登場亮相。
兩年一度的「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在20日結束,M1A2坦克、海馬斯機動火箭以及強弓飛彈是這次展會的三大主角,民眾也想要親眼看一看這些最新裝備。然而,展會當中還是以無人機為主的「廉價反擊武器」數量最多,也反應了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的備戰準備。
「台灣牌」已成為美國政策工具箱中價格低廉,但效益高、風險低的利器。美國在台協會(AIT)以不具名方式,批評大陸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期間重要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就是典型的操作。美中博弈結構下,任由美國操作「台灣牌」,台灣會是最大輸家,大陸次之,美國則是唯一贏家。兩岸應敞開心胸,嚴肅思考相關問題。
「台灣牌」已成為美國政策工具箱中價格低廉,但效益高、風險低的利器。美國在台協會(AIT)以不具名方式,批評大陸扭曲《開羅宣言》等二戰期間重要文件,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就是典型的操作。美中博弈結構下,任由美國操作「台灣牌」,台灣會是最大輸家,大陸次之,美國則是唯一贏家。兩岸應敞開心胸,嚴肅思考相關問題。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在周三表示,根據美國和歐洲盟友達成協議的新資助計畫,烏克蘭將接收首批援烏武器,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飛彈和海馬斯(HIMARS)火箭發射器。
陸93閱兵大量展示了許多新型武器系統,涵蓋反介入/區域拒止、無人機作戰體系、戰略核威懾、傳統力量投送與新型防禦體系5大領域,這些裝備呈現高度數位化資訊整合、無人化與精準化的特徵,絕對不單只是汲取俄烏戰爭的經驗,而是發展已久。本週看了許多國內討論,酸言酸語不佔少數,然而,我始終認為鴕鳥、阿Q心態最要不得,知己知彼才有出路,本篇就從台海戰爭來想定,一次帶您看懂這些新武器的定位。
烏克蘭武裝部隊第58獨立機械化步兵旅說,基輔利用幾架廉價無人機,攻擊俄軍藏在兩座橋下的地雷和彈藥儲存處,成功炸毀位於俄境的兩座重要橋梁。
先前由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負責的台灣軍售積欠追蹤專案(Taiwan Arms Sales Backlog Tracker),目前改由喬治梅森大學-沙爾政策與政府學院旗下的 「台灣安全觀測站」(Taiwan Security Monitor) 接續維護,截至2025年6月的資料,積欠武器金額來到6572億元,但也是有好消息,其中1372億為「已開始交付、尚未完成」的案件。
《中時新聞網》援引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指出,共軍近年戰術改以成本相對低廉的「遠程火箭砲」(火力)(簡稱遠火)來取代高價的彈道飛彈,企圖瓦解台灣的防空防禦。
廣泛認為,射程超過300英里(近483公里)的新型「精確打擊飛彈」(PrSM)是「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能嚇阻中方。
今年漢光演習另一大亮點,就是對美軍購的「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在本月4日由58砲指部海馬斯多管火箭營低調正式成軍,部屬在我國中部地區,隨後便投入這次的漢光演習,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包含部隊迅速轉移陣地、模擬實戰精準打擊,並完成彈藥快速裝卸,模擬支援打擊台灣海峽進逼、甚至登陸的敵軍。
國防部「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日前展開,將模擬共軍登陸台灣,開始進攻各主要城鎮。前立委郭正亮認為,漢光演習這一次主要是灘岸作戰跟城鎮戰,可能暗示海上作戰、登陸作戰這兩個階段已經守不住了。
期10天9夜的「漢光41號」實兵演習今(11日)進入第三天,未來幾日,各式精準及遠距火力也即將陸續現身。7月4日正式成軍的「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也會在成軍後,立即投入今年中部地區的實兵演訓,並走出營區部署在戰術位置,模擬打擊台灣海峽進逼的敵軍。
計畫趕不上變化,俄烏衝突似乎繞了一大圈,瞬間又回到起點。在近48小時內,美國總統川普對軍援烏克蘭發表了至今最直白而有力的言論。另一方面,克宮則向川普政府發出了最明確的訊號,擺明他們對靠談判達成務實戰爭解決方案毫無興趣。
近日總統賴清德啟動「團結國家十講」,第四講聚焦國防課題,不僅批判中國一再增加軍事預算,也指控立法院刪除或凍結政府國防預算。並指出馬英九政府時期,國防預算並未增加反而逐年減少,GDP占比降到約2%。蔡英文主政後,從2016年的3596億元到2024年的6068億元,提升80.74%,已占GDP2.5%。賴清德總統上任後宣布國防預算將達到GDP3%以上,藉此顯示捍衛台灣安全決心。值得關注是,賴總統提俄烏戰爭經驗對台灣啟示,此頗值得進一步探討。
屏東縣萬巒鄉規劃在今年12月6日、7日舉辦「萬巒節」活動,但1日傳出,鄉公所透過立委,要求國防部出動M1AT坦克、海馬斯火箭,以及陸航攻擊直升機等大批重裝備,引起基層反彈。對此,萬巒鄉長林國順表示,此活動是為讓國人在營區以外目睹國軍壯盛軍容,並且提升國軍士氣與戰力。
據《環球時報》報導,根據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佈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安排,9月3日將舉行備受矚目的盛大閱兵式。此次閱兵既有傳統主戰力量展示,又有新域新質力量參閱,令人期待。正如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少將副局長吳澤棵介紹,「這次參閱的所有裝備均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我們在展示新一代傳統武器裝備的基礎上,也安排部分無人智慧、水下作戰、網電攻防、高超音速等新型作戰力量參閱,體現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今天聚焦共軍這四種新型作戰力量的發展情況以及國際上的相關動態。
陸軍向美採購的海馬士多管火箭與M1A2T戰車兩項重大軍售案,都已接收第一批,並積極地進行換裝訓練,雖然這兩項重要裝備不會參加7月舉行的漢光演習實兵操演,但軍方官員透露,海馬士火箭營即將率先在下個月漢光41號演習前率先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