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競逐太空的搜尋結果,共73筆
賴清德總統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迎向黃金年代」台北論壇開幕式,他在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的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而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是國家級重大施政目標,期望將台灣資本市場,打造成亞洲那斯達克。
總統賴清德4日出席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台北場論壇開幕式致詞時,肯定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增長,股市突破新高,顯示台灣企業競爭力提升。他指出,政府推動「三大面向」經濟發展策略,朝向智慧化、數位化發展,持續協助產業升級轉型,讓產業茁壯。他說,政府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希望把豐沛資產留在台灣,「美國有Golden Age,台灣也應有自己的黃金年代。」
總統賴清德4日出席「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時代」論壇指出,台灣正迎來經濟與金融的黃金年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突破5%,且目前外匯存底已超過6,000億美元、股市市值突破3兆美元,成全球第八大市場。政府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盼讓資金與人才留在台灣、資金鏈結國際,打造資產管理新時代。
為推動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數發部數產署明(115)年度將啟動先進衛星多元服務產業發展計劃,希望透過鏈結國際、技術支援與場域實證典範,打造符合全球趨勢且具商業價值的衛星應用解決方案,預計鏈結三家國際衛星或雲服務業者,帶動國內業者參與並推動至少十案衛星應用概念性實證。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福衛八號)預計第四季發射,起運典禮上,賴清德總統親臨並命名為「齊柏林衛星」,象徵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里程碑,總統這番期許,宣示未來要逐步打造Made in Taiwan的衛星產業鏈,而觀察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深厚基礎下,尚難在太空產業大展身手,除資金與人才,更重要的是國際現實與產業結構斷層。
副總統蕭美琴今(20)日上午出席「台灣科普環島列車開幕式」時表示,科普列車串起全台對科學及教育的熱忱,讓每位學童都有機會親近科學、享受探索的樂趣。她期盼未來持續透過教育與實踐,讓科學走進生活、融入社區,成為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重要力量。
台灣第一個自製衛星星系福爾摩沙八號首顆衛星7日從國家太空中心(TASA)起運送往美國,預計第四季發射升空。總統賴清德起運典禮時表示,象徵我太空科技發展重要里程碑,讓台灣站上國際太空市場舞台。
海洋委員會25日舉辦「2025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發布會,副總統蕭美琴出席時強調,台灣將以「安全、永續、共榮」為三大核心目標,打造高度韌性的海洋國家;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則表示,海洋是台灣的命脈,我們身處海洋,依賴海洋,也必須守護海洋,白皮書將是我國一份行動路徑圖。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12日表示,台灣幫全世界創新,卻沒有為台灣自己創新,「非常可惜」,希望創投業、產業界不只支持國外客戶,也要幫台灣年輕人開創創新應用系統,「這不只資金問題,還有市場的問題。」
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兒童海洋繪畫比賽,8月2日在高雄港務分公司貴賓船舉行頒獎典禮,共有84名國小學童脫穎而出,由國海院院長陳璋玲親自頒獎,獲獎學生與家長同歡,現場氣氛溫馨熱鬧。
亞洲第一次,台灣第一次,「台灣盃火箭競賽」7月25日至27日在屏東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登場,來自全國15支青年隊伍齊聚國境之南,親手設計、組裝並發射火箭,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台灣太空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雖是台灣火箭人才培育基地,但研發團隊常在日曬雨淋下工作,在國科會等單位支持下,組裝廠、整修控制中心27日揭牌啟用,除提供遮風避雨的整備環境外,也為九棚村國家發射場的10年建設奠定基礎。
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新建的組裝廠、整修控制中心27日正式揭牌啟用,除提供研發團隊遮風避雨的整備環境外,吸睛的形象牆還是由居民攜手原民藝術家合作打造,象徵著太空科技與地方共好,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則強調,發射場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人才,為九棚村國家發射場的10年建設奠定基礎。
福衛八號星系首顆衛星預計10月發射升空,國科會副主委林法正18日在立法院教文委員會表示,目前相關測試、驗證工作進展非常順利;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也指出,目前開始進行最後校正如望遠鏡等設備,預期8月起運至美國。
在科技發展下太空產業成各國重點建設之一,而我國已具備完整的衛星任務操作與整測能力,惟欠缺相關研製經驗與驗測能量,對此國科會提出3項階段性目標包含,建立完整遙測衛星星系、推動本土衛星產業發展、強化自主發射技術能量,並透過立方衛星計畫協助具發展潛力之國內業者成長,預期可培育3家系統商,進而開拓太空市場新藍海、競逐太空。
Amazon Web Services(AWS)與COMPUTEX攜手,於5月21日至22日舉辦以「臺灣智造‧雲端關鍵」為主軸之「From Region to Globe: Amazon Innovation Summit」。活動匯聚全球頂尖專家,展示AWS技術助力亞馬遜集團在AI、晶片、太空、機器人、無人載具及低軌衛星通訊科技等不同前瞻領域形塑全球產業智慧新未來,並提出與臺灣產、官、學合作的創新國際發展戰略,掌握全球崛起的新世代產業新商機。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今(21)日召開第15 次委員會議,會中針對「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草案」進行說明,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表示,預計2025至2030年內投入270億,攜手產官學共同發展,加速台灣通訊產業的布局,預計發射2+4顆台灣自主開發之衛星,並與國際大廠合作同時逐步建構台灣國家隊,落實總統賴清德提出之「競逐太空」願景,促進國家數位科技發展與提升民眾社會福祉。
副總統蕭美琴今(21日)出席「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表示,世界局勢變化挑戰是轉機,也是台灣為人類科技尋求突破最佳機會。未來亞馬遜會在「新智造業」、加速雲端與AI人才培育、提供產官學及新創算力與國際技術等三方面,與台灣強化合作。
副總統蕭美琴今天出席亞馬遜創新戰略發布會表示,亞馬遜雲端服務(AWS)將是臺灣非常重要的夥伴,合作的項目包括協助企業打造數位創新策略、加速雲端與AI人才培育、提供產官學新創算力與國際技術三面向,她相信臺灣製造和美國帶來的創新相互加持,將持續發揮讓世界科技進步的關鍵力量。
總統賴清德15日視察國家太空中心表示,「福衛八號」代表台灣的太空夢,更是競逐太空重要里程碑,6月底前應做好啟運發射的萬全準備。未來政府將部署下個世代多軌道通訊衛星,提升國家數位韌性,並推動「B5G低軌通訊衛星計畫」,期盼利用我國科技優勢,讓屬於全人類的太空夢,在台灣落地生根、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