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 韓美關係的搜尋結果,共35筆
美國總統川普29日與韓國總統李在明進行美韓領袖峰會,在會議結束後川普宣布兩國已敲定貿易協議。美國決定將韓國汽車關稅從25%降至15%、與日本相同,美對韓半導體關稅稅率不會比台灣差。在韓對美投資方面,維持3,500億美元投資額,其中2,000億美元採現金分期投入,其他1,500億美元則是韓企對美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今(29)日下午與南韓總統李在明進行元首會談,川普獲頒象徵南韓最高榮譽的「木槿花大勳章」,讓川普大讚「非常精美」、「想馬上戴上身」,李在明也贈送一頂南韓古代黃金王冠的複製品,川普也稱讚「非常特別」。
根據韓國媒體報導,應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之邀,多個韓國企業集團負責人本周將赴美參訪,不只商討與「星際之門」有關的合作計畫,更可能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推進韓美貿易談判。
韓國外交部長趙顯16日接受國會質詢時,談及美國政府上週突襲喬治亞州現代-LG電池工廠,逮捕475人事件,他直言,這起爭議讓人切身感受到,美國已不再是過去那個與盟友、友邦保持良好合作的國家,趙顯並宣布,將於17日至18日訪問北京,與陸外長王毅會談。
韓國總統李在明即將就任100天,韓國官媒韓聯社表示,李在明以務實的外交政策為自己贏得不少的聲望。但是,接下來的挑戰並不少,例如,如何真正應對川普的新關稅政策,以及朝鮮仍然不願重修舊好等。
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4日在喬治亞州現代汽車電池廠逮捕475名外籍「黑工」,其中約300人是韓國公民。南韓外交部長趙顯已赴華府,當地時間9日會晤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討論此事,並與國土安全部商討相關簽證問題,希望被捕公民以「自願離境」方式出境。大韓航空表示,最快周三(10日)派飛波音747大型客機赴美接人。
韓國外交部長趙顯18日面對在野黨質詢,表示政府正在努力推動不讓駐韓美軍涉台的相關議題列入韓美領袖會談議程,認為應該以兩國同盟現代化為契機強化國防,並對韓國在此次會談取得雙贏成果抱持信心。
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宣布,從8月1日起,韓國對等關稅稅率是25%。韓國外交消息人士25日透露,韓美外長有望在美國對等關稅豁免期到期前的本月31日,在華盛頓舉行會談。
韓聯社報導,韓國執政陣營18日消息,總統李在明傾向婉拒北京邀請,缺席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韓國執政團隊有人提議,由國會議長禹元植代表李在明出席。
韓國經歷了數個月的政治動盪,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在6月3日以將近50%的得票率,贏得韓國第21屆總統大選。李在明一上任就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挑戰,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成為他的首要任務。外交方面,李在明強調韓美同盟是韓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但他對中國友好的態度,將考驗韓美關係。
韓國總統李在明上任,首先面臨的是如何穩定韓美關係與應對來自美國的考驗。消息人士透露,韓國總統李在明和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很快會展開首次元首通話。韓聯社推測,本次通話最快於華府時間4日舉行,應為祝賀性質的禮貌性談話,但考慮到川普一向作風,可能直接切入提高分攤駐軍費用等棘手議題。
李在明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實用性」。李在明在總統競選期間宣布將推行務實外交,意味他將優先考慮南韓的國家利益,並穩定地管理與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國的關係。不過,韓聯社指出,這聽似有道理,但現實並非如此簡單。
韓國總統候選人第一次電視辯論於18日晚間舉行,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與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在是否立即達成與美國的關稅協商,提出相反意見,李在明並表示,韓國要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沒有必要涉入兩岸問題。
美國拜登政府今年1月卸任前,透過能源部將南韓列入「敏感國家」名單,原因疑似是有承包商職員試圖將核子反應爐設計軟體攜至南韓。南韓外交部週二表示,南韓政府正「積極」與美國進行談判,以解決美國能源部(DOE)將韓國列入「敏感及其他指定國家名單」(SCL)問題。如今,敏感國家指定名單預計美東時間15日生效。南韓擔憂,未來與美國在科學技術、產業合作上將受到影響。
一段時間以來,東亞似乎有點亂。第一,似有「積極」之亂。首先,日本政局有亂,日本政壇少數派石破茂去年上台,有似攪亂安倍、岸田治國格局,中日關係速有升溫趨勢,而美日以及美日韓安全關係或有破防之虞。其次,最近韓國尹錫悅作亂,挑戰憲政,結果是自討被捕,身陷囹圄,而反對派氣勢如虹,大有將其罷免並投入監獄之勢。此態勢如能推進,未來中韓、美韓、韓日以及美日韓關係都有可能在這般亂中生變。
儘管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揚言將對中國商品祭出關稅重拳,但根據「中日韓經營者調查」卻顯示,相比日、韓企業,有近4成陸企認為中國對美關係「將改善」;有觀點稱,這凸顯陸企期待中美能就關稅問題談判解決之道。與此同時,大陸官媒也持續釋放合作訊號,強調修昔底德陷阱絕非中美兩國歷史宿命。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鞭朴讚大24日表示,該黨原計畫當天下午5時30分,針對代行總統職權的國務總理韓惪洙,發起彈劾程序。不過,該黨稍晚決定發揮耐心,暫緩彈劾程序,欲於26日國會處理憲法法院法官任命案時,先觀察韓惪洙是否推遲任命,再作下一步打算。
韓國外交部22日表示,第一次官(副部長)金烘均將於22日起,接連出訪美國和日本,為期五天。
數十年來,南韓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民主盟友之一。如今總統尹錫悅發動突襲式短命戒嚴,恐使原本穩定的美韓同盟受到嚴酷考驗。同時,原本訂5日在華府舉行的韓美核咨商小組會議也延遲舉行。
美國專家認為,美國共和黨總統當選人川普明年1月正式就任總統後,可能跳過南韓直接與北韓進行談判,並要求南韓分攤更多美軍駐紮費用,這會導致韓美關係趨於緊張;此外,由於擔憂川普執政後不續挺烏克蘭,白宮計畫在總統拜登卸任之前,加速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不過美媒報導,川普過渡辦公室計畫要烏克蘭承諾20年內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換取美國軍援,並在俄烏前線劃定非軍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