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不飽和脂肪的搜尋結果,共332

  • 慢性發炎增罹癌機率 10類食物滅掉體內火種

    慢性發炎增罹癌機率 10類食物滅掉體內火種

    常覺得累、肩頸痠痛,有可能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中。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表示,慢性發炎如同火種,會慢慢消耗免疫系統,長期下來會提高罹癌的風險,而能夠「每天插手介入、改變發炎反應」的方式,就是持續吃抗發炎的食物,包括深色莓果、豆製品與十字花科蔬菜等。

  • 護心降血脂又抗過敏 專家激推1蔬菜油:田裡的魚油

    護心降血脂又抗過敏 專家激推1蔬菜油:田裡的魚油

    提到優質植物油,很多人會先想到橄欖油。不過,食安專家韋恩表示,相較於橄欖油,紫蘇籽油含有更多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提升免疫力、緩解過敏、保護視力,並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有類似魚油的健康好處,卻沒有腥味,又有「田裡的魚油」之稱。

  • 食物品質可防肺癌 美研究曝關鍵 風險大降35%

    食物品質可防肺癌 美研究曝關鍵 風險大降35%

    肺癌是國人最好發的癌症。營養師呂美寶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攝取優質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與以白肉或植物性蛋白為主要來源的人,可降低35%罹患肺癌的風險,死亡率下降29%,這凸顯想透過飲食防肺癌,不單只是看總熱量或營養素比例,食物的品質也很重要,品質越高,得肺癌風險就越低。

  • 橄欖油助代謝又抗發炎 每天半匙助瘦身 3挑選指南曝

    橄欖油助代謝又抗發炎 每天半匙助瘦身 3挑選指南曝

    想減肥不能吃油?一項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領導的研究指出,每天攝取約半湯匙(約7克)橄欖油的成年人,比起食用奶油、人造奶油或其他植物油者還容易變瘦。這是因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酚,能幫助身體代謝、抗發炎,長期下來更健康。

  • 20年研究曝 每天吃半匙橄欖油 甩肉兼防慢性病

    20年研究曝 每天吃半匙橄欖油 甩肉兼防慢性病

    多吃油竟然能減重。一項追蹤超過2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多攝取7公克、約半湯匙的橄欖油,有助於抑制體重上升,測原因在於橄欖油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種活性化合物,可能因此能促進新陳代謝,進而降低肥胖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降血壓3寶物 香蕉、菠菜、地瓜含關鍵密碼

    降血壓3寶物 香蕉、菠菜、地瓜含關鍵密碼

    全台高血壓患者高達400多萬人,部分患者病情始終控制不佳。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除了沒規律用藥之外,問題可能是出在身體缺乏鉀,鉀能幫助血管放鬆,排出體內過多的鈉,溫和地幫助穩定血壓,建議患者不妨在三餐中加入香蕉、菠菜與地瓜等高鉀食物,就是降血壓的密碼。

  • 空汙傷腦 帕金森氏症風險飆56% 醫教6招自保

    空汙傷腦 帕金森氏症風險飆56% 醫教6招自保

    空汙中的PM2.5等細懸浮微粒,不僅會傷肺、傷心。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還會加速腦神經退化,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者,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可高達56%,建議若要戶外運動,應避開早上7點到9點與傍晚5點到7點等空氣最髒的時段。

  • 4款油吃多傷大腦 醫:還是胰島素阻抗推手

    4款油吃多傷大腦 醫:還是胰島素阻抗推手

    拒絕胰島素阻抗與代謝腦霧,用對油很重要。醫師劉博仁指出,沙拉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油,這些富含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精製種子油,若攝取過量、比例失衡,會使身體發炎、長期處於慢性氧化壓力中,進而導致胰島素阻抗,而胰島素阻抗也會發生在大腦,導致代謝性腦霧。若攝取油脂穩定、不易氧化的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就能減少體內發炎反應,保護血管與大腦健康。

  • 魚油輸了 鮭魚「完整下肚」EPA、DHA濃度更高

    魚油輸了 鮭魚「完整下肚」EPA、DHA濃度更高

    鮭魚不只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更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幫助心血管健康、保養腦力與抗發炎。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直接吃「完整鮭魚」比單吃魚油膠囊,更能提升體內EPA與DHA濃度,若每周攝取2至3份鮭魚,搭配健康烹調,就能有效護心又養腦。

  • 吃酪梨有新好處 每天1顆連續半年 改善睡眠品質

    吃酪梨有新好處 每天1顆連續半年 改善睡眠品質

    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營養的水果,適量食用有助降低壞固醇、穩定血糖與促進腸道健康,食安專家韋恩表示,最新研究再發現每天吃1顆酪梨,連續6個多月,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包括延長睡眠時間、夜間中斷次數減少,是能讓人睡得安穩的天然超級食物。

  •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激推1飲食:降35%風險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激推1飲食:降35%風險

    藝人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讓許多人惋惜。功能醫學醫師許嘉珊表示,除了戒菸之外,健康的飲食與運動也能降低肺癌的風險,研究顯示,以水果、蔬菜、全穀、豆類、堅果為主,少吃紅肉與加工肉品的地中海飲食,最多可降低約35%的肺癌風險。

  • 每天一顆醫生遠離我 酪梨也辦得到 穩血糖又減脂

    每天一顆醫生遠離我 酪梨也辦得到 穩血糖又減脂

    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營養的水果,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酪梨是心臟的好朋友,一項追蹤逾30年研究發現,吃能減少16%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吃1顆酪梨,也有助減重、降低壞固醇、穩定血糖與促進腸道健康,但提醒要吃完整酪梨,CP值才高,若是吃酪梨油,因少了纖維,會讓控糖、養腸效果打折。

  • 中秋烤肉掌握5守則 吃得健康不怕胖

    中秋烤肉掌握5守則 吃得健康不怕胖

    中秋佳節,不少人會選擇烤肉大啖美食,不過大魚大肉恐增加身體負擔。根據研究顯示,日常飲食若遵循 AHEI(另類健康飲食指數)、MIND(麥得飲食)、AMED (地中海飲食指數)三大飲食原則,就能有效減緩慢性病累積、延緩身體老化;資訊亦能夠整理出應景的「5大烤肉守則」,守護健康。

  • 美味熱門飲品超傷腦 「像喝炸彈」1杯就爆表

    美味熱門飲品超傷腦 「像喝炸彈」1杯就爆表

    大眾應該都聽過血壓、血糖、血脂「三高」有害健康。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暴露高脂食品對於腦部的殺傷力有多大,廣受歡迎的熱門飲品只要喝一杯就等於服用了「腦部炸彈」,不可不慎。

  • 麻油抗老護心 專家讚營養滿分:怕上火別加2物

    麻油抗老護心 專家讚營養滿分:怕上火別加2物

    正值微涼的初秋,很多人會開始吃麻油料理。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麻油不只是香氣,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油酸含量豐富,媲美橄欖油,有助護血管、護腦、護心與延緩衰老,若怕吃了會上火、躁熱,料理時就別放薑與米油;無毒教母譚敦慈則提醒,麻油發煙點低,不適合高溫爆香,以免破壞營養。

  • 吃好油防近視 Omega-3超養眼 黃斑部病變也適用

    吃好油防近視 Omega-3超養眼 黃斑部病變也適用

    近視主要成因是眼軸變長,導致視力模糊。食安專家韋恩表示,最新研究發現,飲食中攝取較多Omega-3脂肪酸的兒童,眼球軸長較短、近視度數比較低,這代表Omega-3脂肪酸,除有助改善乾眼症、退化性黃斑部病變之外,還可能具有預防近視的潛力。

  • 35歲男外貌老如60歲翁 腎臟也早衰 6類食物吃半年改變了

    35歲男外貌老如60歲翁 腎臟也早衰 6類食物吃半年改變了

    外貌比實際年齡還大上許多,當心陷入早衰危機。醫師洪永祥分享案例指出,一位35歲男子看起來像60歲,檢查後發現腎臟也猶如60歲老人狀態,血糖、血脂、血壓也都偏高,在戒除不良生活習慣,並多補充含有硫化物、硒、茄紅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食物後,半年就讓腎功能回升。

  • 從家傳秘方到國際舞臺 用麻油展現臺灣美食創意、文化軟實力

    從家傳秘方到國際舞臺 用麻油展現臺灣美食創意、文化軟實力

    麻油,是臺灣人味蕾記憶中最溫暖的香氣。它承載著世代情感,不僅是滋補養生的象徵,更陪伴著生命的重要時刻──從產婦坐月子滋養的桂圓麻油蛋,到寒冬裡一碗熱騰騰的麻油雞湯,總散發著愛與關懷。臺灣知名廚神施建發(人稱「阿發師」)曾將「麻油與薑」列為臺菜經典味道,延伸出的麻油雞更是經典代表。麻油的香氣,有家的味道記憶,也有節慶喜悅的幸福感,不僅是臺灣人共同的味覺記憶,更是推薦給外國人來臺不能錯過的料理。

  • 超加工食品「吃不多還是會胖」又害男性生育力下降

    超加工食品「吃不多還是會胖」又害男性生育力下降

    只要「控制熱量」就能避免發胖?最新研究顛覆了這樣的認知。營養師科提斯指出,研究發現,即使攝取的熱量和未加工食品一樣,吃超加工食品的人仍然更容易發胖,還會讓精子品質下降,進而影響男性生殖能力。

  • 全球認證長壽飲食法 醫:3類食物最重要

    全球認證長壽飲食法 醫:3類食物最重要

    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如果想要長命百歲,不妨多攝取水果、堅果與橄欖油,研究發現,遵循地中海飲食或行星健康飲食的人,早逝風險比較低,其中以地中海飲食為主的人,可降低21%早逝的風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