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台關係的搜尋結果,共191

  •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中時社論》和平推演 建構兩岸融合發展機制

    從《經濟學人》在2021年提出台灣是地球最危險地區,到今年《時代》專欄點名台灣是全球最危險引爆點,台海危機早已從黑天鵝變成灰犀牛,執政者卻視而不見,偏執地將交流視為賣台,把和平抹成投降,走在抗衡與扈從的鋼索上,構成國家生存的最大風險。台灣若要長治久安,有必要盡速跳脫現實主義的短暫和平,反向從多贏的思維進行「和平推演」,才是符合國家利益的當務之急。

  • 川習會落幕 總統府、卓揆晚間發聲

    川習會落幕 總統府、卓揆晚間發聲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上午在韓國釜山舉行川習會,雙方互動牽動美中台關係。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我們努力也請國人一起,把台灣顧好守好,世界就會更珍惜台灣的重要,大家努力」。

  •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詭譎 賴政府不能魯莽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詭譎 賴政府不能魯莽

    在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與「川習會」前夕,《時代雜誌》刊登〈美國必須警惕台灣魯莽的領導人〉專文,民進黨拒絕理性思辨也罷,還動用網軍側翼及官媒潑髒水,貶抑作者是「標準的洋五毛」,原本只是美中台關係不同意見的辯論,竟然用廉價抹紅的手段處理,暴露出民進黨政府已與現實世界脫節,陷入作繭自縛局面。

  • 華府熱北京冷 川習會背後的權力語言

    華府熱北京冷 川習會背後的權力語言

     APEC領袖峰會即將登場,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不斷高調談論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甚至渲染「川習會」將成為化解貿易與台灣問題的關鍵契機。然而,北京方面卻始終保持沉默,既不否認也不證實這項可能,顯示出一種戰略上的冷靜與自信。

  • 翁履中專欄》華府熱北京冷 川習會背後的權力語言

    翁履中專欄》華府熱北京冷 川習會背後的權力語言

    APEC領袖峰會即將登場,美國總統川普近期不斷高調談論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甚至渲染「川習會」將成為化解貿易與台灣問題的關鍵契機。然而,北京方面卻始終保持沉默,既不否認也不證實這項可能,顯示出一種戰略上的冷靜與自信。

  • 海納百川》疑美知共是正確 跪美反共是錯誤(孫榮富)

    海納百川》疑美知共是正確 跪美反共是錯誤(孫榮富)

    「美國琴」出席「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還以英文致詞。真不知道美國這個附隨組織又花了台灣民眾多少的血汗錢。然而,台灣社會出現了新的政治契機。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必須認識到即將面對的巨大政治工程,是要與在台灣的統派、中華民國派進行合作,讓多數台灣民眾瞭解:「疑美知共」是正確,「跪美反共」是錯誤。

  • 談美中台關係  鄭麗文:台灣不該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

    談美中台關係 鄭麗文:台灣不該淪為大國博弈犧牲品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20日接受中視中天專訪,談及美中台關係、台積電搬去美國等議題。鄭麗文直言,台灣不該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也絕對不可以變成可割可棄的棋子,最後被犧牲消耗殆盡。

  • 大辯論最終場 兩岸問題大交鋒

    大辯論最終場 兩岸問題大交鋒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11日舉辦國民黨主席大辯論最終場,候選人鄭麗文、羅智強、郝龍斌、張亞中、蔡志弘同台交鋒,抓緊最後機會推銷自己;來賓也針對敏感的兩岸問題,要候選人們一次講清楚,攻防激烈,過程精采無冷場,候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選舉倒數時刻衝刺選票。

  • 奔騰思潮》川普時代的台美關係 禁不起謊言與表演(翁履中)

    奔騰思潮》川普時代的台美關係 禁不起謊言與表演(翁履中)

    華府的秋季一向熱鬧,智庫活動頻仍,但新任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的訪美行程仍成為焦點。根據媒體報導,趙怡翔在華府與智庫專家、前川普政府幕僚及國會助理會晤時,強調台灣將持續提升國防開支並投資非對稱戰力。這番表態呼應美方「台灣應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的期待,也展現賴清德政府維持強硬路線的決心。然而,若把這次訪美放在美中角力與兩岸變局的脈絡中觀察,就會發現台灣的外交策略正變得愈來愈淺碟,也愈來愈錯位。

  • 高市雖親台 不會貿然對陸強硬

    高市雖親台 不會貿然對陸強硬

     日本眾議員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有望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壇屬於保守派,與台灣互動密切,國內學者分析指出,高市早苗可能是前日相安倍晉三以後,對台最友好的首相,但她應不會貿然提出對中強硬政策。

  • 國民黨兩岸路線 保守與進取之爭

    國民黨兩岸路線 保守與進取之爭

     民進黨大罷免失敗後,接續爆發涉嫌綠能貪瀆及美濃大峽谷案,聲望直落谷底。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參政者對2026、2028選情的估計,多保持謹慎樂觀心情,認為只要藍白合應勝券在握,但詭譎的美中台關係並不容國民黨這樣想。

  • 五將關心洪災 心與花蓮同在

    五將關心洪災 心與花蓮同在

     國民黨主席選舉將於10月18日登場,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舉辦的「國民黨主席大辯論」,第二場次辯論會27日完美落幕。每位候選人都在開場時,關心花蓮洪災,結辯時,候選人張亞中、鄭麗文炮火猛烈,張批其他對手都在算計,鄭麗文則劍指郝龍斌,稱「國民黨必須世代接棒,交給中生代。」

  • 時論廣場》國民黨兩岸路線 保守與進取之爭(楊雨亭)

    時論廣場》國民黨兩岸路線 保守與進取之爭(楊雨亭)

    民進黨大罷免失敗後,接續爆發涉嫌綠能貪瀆及美濃大峽谷案,聲望直落谷底。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參政者對2026、2028選情的估計,多保持謹慎樂觀心情,認為只要藍白合應勝券在握,但詭譎的美中台關係並不容國民黨這樣想。

  • 美中談判 台灣議題陸重中之重

    美中談判 台灣議題陸重中之重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通話近2小時,但雙方會後發布的文件均未觸及台灣議題。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迪皮波(Gerard DiPippo)分析,在中美貿易戰中,中方關注關稅、出口管制和台灣議題,中方短期最急迫想解決的是關稅,但長遠來看,三者中最重要的議題是台灣,北京要求華府明確反對台灣獨立。

  • 美中貿易磋商 專家:台灣在談判桌上 揭北京3大訴求

    美中貿易磋商 專家:台灣在談判桌上 揭北京3大訴求

    美國總統川普19日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近兩小時,外界原本預期台灣議題將成為焦點,但最終並未談及。美國智庫學者分析,北京的三大核心訴求之一,就是要求美方明確「反對」台灣獨立,而不僅僅是「不支持」台獨。

  • 唱和綠營 美國這盤棋

    唱和綠營 美國這盤棋

     日前AIT引用80年前的文件,說台灣政治地位未定。此等大事竟然由一個非邦交國的非正式外交機構提出,它在美國的總部屬於大華盛頓地區的維吉尼亞州阿靈頓,1979年根據《台灣關係法》授權成立。試問這個協會的位階夠資格發表這樣的言論嗎?因何在這個時間點發表?有何居心?

  • 時論廣場》唱和綠營抗中 美國這盤棋(符芝瑛)

    時論廣場》唱和綠營抗中 美國這盤棋(符芝瑛)

    日前AIT引用80年前的文件說台灣政治地位未定,為此,國台辦24日回應,《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條款》都清楚確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歷史事實不容竄改;同日,獨派團體集結民進黨,籲請賴總統舉行住民自決全國公投,決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BC亦分析指出,美國重提台灣地位未定論已引爆法律戰、外交戰與藍綠對立。

  •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回穩 賴政府莫存幻想

    中時社論》美中關係回穩 賴政府莫存幻想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再度通話,川普宣布雙方同意將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場域會面,他將在明年初訪問中國,習近平也將在適當時間回訪。若中美短時間內3度舉行實體峰會,將是美中關係空前之舉,前提是在台灣等重大議題上達成諒解或共識。美中關係進入拐點,賴清德政府不能抱持僵硬抗中、仇中思維作繭自縛。

  • 拚年輕化 鄭麗文:擺脫醬缸文化

    拚年輕化 鄭麗文:擺脫醬缸文化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邀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進行辯論,安排了特色的彩蛋環節,預先邀請意見領袖擔任彩蛋嘉賓,向候選人提問;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嘉賓或是網友提問,大都聚焦在國民黨的年輕化以及藍白合具體如何落實,體現了各界對於國民黨下一任主席都有共同的疑問。

  • 專訪》郝談兩岸關係 應如北風與太陽

    專訪》郝談兩岸關係 應如北風與太陽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競選國民黨主席,談到兩岸關係,他形容是「北風與太陽」,拚命颳北風該如何交流?如果讓人感受到太陽般的善意,才有辦法持續交流;他呼籲對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最好也能講清楚九二共識不等於一國兩制,兩岸應該在對等尊嚴下持續交流。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