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歐經貿的搜尋結果,共165筆
中國和荷蘭針對安世半導體的爭議持續延燒,中國商務部4日批評,荷蘭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並希望荷蘭從維護中荷、中歐經貿關係大局和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角度出發,以負責任的態度與中國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
歐盟與中國預計本周在布魯塞爾舉行高層會談,討論北京近期對稀土與關鍵礦物出口實施嚴格限制的問題。歐洲方面擔心,中國出口管制恐衝擊汽車與半導體產業供應鏈,進一步加劇雙方貿易緊張。
正當中歐因為稀土管制議題緊張升溫之際,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21日應約與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塞夫柯維奇舉行視訊會談。雙方就稀土出口管制、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以及安世半導體(Nexperia)僵局等議題交換意見。雙方同意儘快召開「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機制會議。
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20日甫稱,可能用飛機零組件出口管制來施壓北京當局後,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1日會見,空中巴士集團執行長佛喜(Guillaume Faury)。雙方就空巴對華合作等進行交流。王文濤喊話,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希望空巴繼續加強對華合作。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7日在吉隆坡出席第28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李強表示,東亞奇蹟是進行式,中方願與各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堅持開放合作,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他更表明,希望能深化數位經濟、與電動汽車等合作。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0月27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李強呼籲,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互諒互讓,推動解決中歐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希望歐方為中國赴歐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據觀察者網報導,中國依法全面升級稀土出口措施後,被精準卡住脖子的美國和歐盟頻頻跳腳。據路透、彭博社等25日報導,當地時間25日,在德國柏林全球對話會議上,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在談及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時表示,歐方「正致力於與中方共同尋求解決方案」。但緊接著,她強硬威脅稱,布魯塞爾正在考慮採取一切措施以應對中方措施。
歐盟將兩家中國煉油廠和中國石油(香港)有限公司列入涉俄制裁名單,中國對此誓言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美國總統川普甫稱,可能用飛機零組件出口管制來施壓北京當局後,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21日會見空中巴士CEO佛喜(Guillaume Faury)。王文濤喊話,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希望空巴繼續加強對華合作。
中歐貿易摩擦未歇,歐盟早前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中國近日則強力升級稀土出口管制,衝擊歐洲供應鏈。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21日應約與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執委謝夫喬維奇進行近2小時視訊會談,針對上述議題交換意見。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同意將盡快在布魯塞爾召開「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機制會議。
大陸商務部部長王文濤21日會見,空中巴士集團執行長佛喜(Guillaume Faury)。雙方就空巴對華合作等進行交流。王文濤喊話,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進口市場,希望空巴繼續加強對華合作。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15日在杭州與法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伯納(Emmanuel Bonne)舉行第27次中法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方願與法方加強高層交往,深化戰略互信,捍衛自由貿易體制,希望並相信法方將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伯納回應,法方反對打貿易戰,反對陣營對抗,願與中方密切戰略協調。
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15日在杭州與法國總統外交政策顧問伯納(Emmanuel Bonne)舉行第27次中法戰略對話。王毅表示,中方願與法方加強高層交往,深化戰略互信,捍衛自由貿易體制,希望並相信法方將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伯納回應,法方反對打貿易戰,反對陣營對抗,願與中方密切戰略協調。
據觀察者網引述《南華早報》13日報導,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兼經濟、發展和能源部長艾旺格(Hubert Aiwanger)接受採訪時說,儘管中歐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但該州仍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表示歡迎。
大陸海關總署週一公佈數據稱,以美元計,8月中國出口金額同比增長4.4%,增速較7月回落2.8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3%,漲幅較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當月實現貿易順差1023.3億美元。據《界面新聞》報導,分析師認為,在「轉出口」減弱下,後續出口或受到抑制。
大陸商務部5日公告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豬副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認定存在傾銷,導致大陸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宣布從9月10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向大陸海關提供從15.6%至62.4%不等的保證金。
中國商務部13日公布「關於對歐盟兩家金融機構採取反制措施的決定」,稱經國家反外國制裁工作協調機制批准,中方決定將歐盟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兩家銀行列入反制清單,並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自8月13日起施行。
「在許多行業,中國依舊擁有無可匹敵的供應鏈,無論在成本還是配套政策都極具競爭力。」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近日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作為為在華歐企發聲的歐盟商會主席,彥辭在採訪中反覆強調了中歐貿易面臨的一些挑戰,以及在華歐企對中國市場的關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在北京會見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習近平就中歐關係未來發展提出三點主張,強調爭中歐合作大於競爭,「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希望歐方克制使用限制性經貿工具。他也喊話,中歐要共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支持透過政治手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中歐經貿摩擦難解。在中歐峰會召開前夕,當地時間22日,歐盟執委會發布公告稱,對原產於中國的太陽能玻璃發起第二次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日落複審調查。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認為,歐洲跨國企業日益依賴中國以維持競爭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5日呼籲,歐方應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