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乾淨家園的搜尋結果,共51

  • 海納百川》說好的「民生優先」呢(鐘重發)

    海納百川》說好的「民生優先」呢(鐘重發)

    大罷免後賴總統在接受專訪時指出,台灣社會必須「休養生息」。他特別要求行政院以經濟、民生、弱勢及青年等「四個優先」為目標,解決民眾問題,讓民眾好好生活、社會持續發展。行政院在8月27日啟動內閣改組,賴總統也向立法院喊話,希望「民生為優先,政治攻防擺兩邊」。

  • 勘查美濃大峽谷 中央官員狀況外

    勘查美濃大峽谷 中央官員狀況外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23日赴高雄考察,原計畫在美濃大峽谷、馬頭山傾倒廢棄物案場做汙染源採集檢測,卻臨時改成先現場查看,後續再檢測,農民痛批中央與地方都在逃避問題;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還籲,農民若發現農地旁有汙染源要早點講,讓在場立委柯志恩、陳菁徽無言,柯怒轟,農民早就通報卻沒用,不應檢討受害者。

  • 高雄》立院社福及環境委員赴高雄考察馬頭山汙染案 要求2周內採檢麗湖灌溉水質

    高雄》立院社福及環境委員赴高雄考察馬頭山汙染案 要求2周內採檢麗湖灌溉水質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23)日赴高雄考察「高雄市環境保護暨兒少業務」,立委柯志恩、陳菁徽及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率隊實地前往旗山區馬頭山了解當地廢棄物汙染監測與清除情形,委員會特別關切馬頭山麗湖地區廢棄物汙染監測與清運進度,決議2周內由環境部及農業部會同專業人員,划船至麗湖中央採集水樣檢測,確認灌溉水質安全。

  • 縣巿首長年度永續成績單出爐 「2025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 基隆市榮獲「環境力特別傑出獎」

    縣巿首長年度永續成績單出爐 「2025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 基隆市榮獲「環境力特別傑出獎」

    「2025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今(22)日公布成果並舉行頒獎典禮,表彰在永續治理上表現卓越的縣市政府。基隆市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獲「環境力特別傑出獎」,展現市府在推動環境永續與綠能轉型上的卓越成果。

  • 新北20輛機具支援光復鄉清淤復原 640公噸淤泥被清除

    新北20輛機具支援光復鄉清淤復原 640公噸淤泥被清除

    樺加沙颱風重創花蓮縣光復鄉,為加速災後環境復原工作,新北市環保局26日派出鏟裝機10輛、卡車10輛,動員27名人力前往協助災後復原工作,目前已清理640公噸淤泥、廢棄家具及垃圾,與當地環保局合作,期待能協助加速當地居民恢復乾淨家園。

  • 新北主動支援花蓮災區環保工作 加速協助災後復原

    新北主動支援花蓮災區環保工作 加速協助災後復原

    「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縣光復地區嚴重災情,為加速災後環境復原工作,新北市環保局於9月26日派出鏟裝機10輛、卡車10輛,動員27名人力前往協助災後復原工作,目前已清理640公噸淤泥、廢棄家具及垃圾,與當地環保局並肩合作,期待能協助加速當地居民恢復乾淨家園。

  • 基隆夜市攤商拚乾淨 民眾投票再抽8萬好禮

    基隆夜市攤商拚乾淨 民眾投票再抽8萬好禮

    基隆市政府推動乾淨家園政策,為讓知名的廟口夜市能夠給觀光客更好的來訪印象,29日上午舉辦廟口夜市整潔競賽,除績優攤商可獲得15萬元的獎勵金,參與投票的民眾也有機會抽中總價8萬元的好禮。

  • 丹娜絲重創嘉南!新北環保局馳援 清運3千噸廢棄物

    丹娜絲重創嘉南!新北環保局馳援 清運3千噸廢棄物

    「丹娜絲颱風」侵襲造成嘉南地區嚴重災情,為加速災後環境復原工作,嘉義縣、市及台南市向各縣市請求支援。新北市環保局接獲訊息後,立即盤點機具及人力,自8日起陸續增派人力及機具前往救災,與當地環保局並肩合作。環保局長程大維表示,目前已派出各式車輛60輛、動員65名人力,清理約3000公噸廢棄物,今(14日)、明兩日將繼續支援嘉義縣,期能盡速協助嘉南地區的民眾恢復乾淨家園。

  • 基隆出動250名環保志工 沿路掃街清出2300根菸蒂

    基隆出動250名環保志工 沿路掃街清出2300根菸蒂

    為響應世界地球日,基隆市環保局19日舉行「Team Planet挺地球Go淨」活動,以「菸蒂帶著走,乾淨新基隆」為主軸,呼籲市民重視亂丟菸蒂對環境的影響,並積極推動基隆成為更潔淨、環保的城市。活動現場超過250名環保志工、清潔隊及企業團體熱情響應清掃行動,共清出垃圾約40公斤、超過2300根菸蒂。

  • 全家4行動「挺地球Go淨」 7-11響應循環箱計畫送購物金

    全家4行動「挺地球Go淨」 7-11響應循環箱計畫送購物金

    迎接22日世界地球日,超商再祭永續新措施,全家今(15日)受邀與環境部共同啟動「2025地球日 Team Planet 挺地球Go淨」活動,將於19日串聯全台逾20縣市政府衛生局,運用深入全國社區鄰里之密集店點,協助地方衛生機構進行指定區域清掃與環境整理,透過「街廓清掃、回收強化、菸蒂剷除、病媒阻斷」四大行動實踐環境維護,打造共好乾淨家園;7-11即日起宣布響應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循環箱計畫」,提供消費者購買各大網購平台包裹,至全台逾7000家門市取貨時即可完成循環包裝歸還。

  • 提升如廁品質 基隆環保局公廁分級融入海洋特色有亮點

    提升如廁品質 基隆環保局公廁分級融入海洋特色有亮點

    基隆市環境保護局今年持續推動公廁列管分級更新,其中新設計的公廁告示牌有亮點,除了結合金、銀、銅獎盃更直觀外,更加入了基隆特色的黑鯛、鎖管、煙仔虎等海洋生物,不僅方便民眾辨識更能加深遊客對基隆印象,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盼能促進全民共同提升優質如廁環境。

  • 基隆AI公廁 偵測人流、異味

    基隆AI公廁 偵測人流、異味

     基隆市環保局為提升市民及遊客如廁體驗,導入AI偵測系統打造智慧公廁,並於基隆港旅客服務中心1樓、愛買基隆店停車場等2處設示範點,盼吸引更多單位加入,以物聯網技術即時監控公廁狀態,並建立數據分析提升管理效能。藍綠議員提醒市府,須注意系統後台管理順暢度,假日也要增派清潔人力,優先導入市場等高人流地點公廁,並建立數據回饋機制。

  • 基環保局推「AI公廁」 即時偵測人流、異味調度人力

    基環保局推「AI公廁」 即時偵測人流、異味調度人力

    基隆市環境保護局為提升市民及遊客如廁體驗,去年透過AI偵測系統打造智慧公廁,並於基隆港旅客服務中心一樓及愛買基隆店停車場等2處設立示範點,希望透過智慧系統讓更多公廁單位加入,透過物聯網技術即時監控公廁狀態,並建立數據分析提升管理效能。國民黨議員鄭愷玲表示支持,但提醒市府須注意假日增派清潔人力,以免事倍功半。

  • 市長謝國樑考察新加坡 分別拜會陳杰豪部長及任梓銘市長 汲取城市治理寶貴經驗

    市長謝國樑考察新加坡 分別拜會陳杰豪部長及任梓銘市長 汲取城市治理寶貴經驗

    基隆市長謝國樑於21日在產業發展處長林鼎超及綜合發展處長陳瑋陪同下,出訪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分別拜會國家發展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陳杰豪、西北區市長任梓銘,針對新加坡城市治理和未來雙方可合作之領域,進行深入交流對談。

  • 汰燃換電 乾淨基隆

    汰燃換電 乾淨基隆

    基隆市環境保護局在市長謝國樑上任後,積極針對市容整潔、空氣汙染、汽機車噪音等環境問題,陸續推動「乾淨家園」、「青年公益電動機車」、「寧靜街坊」等多項專案,並更新環保局的局徽與制服,展現新氣象。在各項政策積極落實下,已明顯提升基隆的都市生活品質。

  • 基隆清潔隊守護市容 明年起換新防護用具

    基隆清潔隊守護市容 明年起換新防護用具

     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後推動「乾淨家園」政策,除了對於亂丟垃圾重罰外,並舉辦多次會議與清潔隊員座談,收集建議並提升工作品質。基隆市環保局表示,除例行性裝備購置外,明年起將陸續換發透氣與安全性兼顧的工作帽與遮陽護頸,為同仁打造更完善工作環境。

  • 基隆清潔隊升級裝備!輕量安全帽、遮陽護頸齊上陣

    基隆清潔隊升級裝備!輕量安全帽、遮陽護頸齊上陣

    維護環境市容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第一線就是清潔隊員。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後推動「乾淨家園」政策,除了對於亂丟垃圾重罰外,並舉辦多次會議及與清潔隊員面對面座談,收集隊員建議並改善。基隆市環保局表示,除例行性裝備購置外,明年起將陸續換發透氣與安全性兼顧的工作帽與遮陽護頸,為同仁打造更完善的工作環境。

  • 想做的事太多 謝國樑鬆口拚連任

    想做的事太多 謝國樑鬆口拚連任

     基隆市長謝國樑25日就職滿2周年,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指出,歷經罷免後認為「期中考」讓施政可提前被市民檢視,罷免對基隆來說不是壞事,隨市政規畫雛型完成,他想為基隆做的事情太多但時間太少,更首度鬆口宣布將投入2026年市長選舉爭取連任。

  • 「基隆垃圾車來了」APP 升級 即時查詢動態無需再等待

    「基隆垃圾車來了」APP 升級 即時查詢動態無需再等待

    為便利基隆市民清運垃圾,不用急忙趕車,基隆市環保局推出全新升級的「基隆垃圾車來了」APP與網頁版,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垃圾清運服務。環保局指出,透過應用程式更新,讓市民能夠隨時查詢垃圾車即時動態、清運申請、路線及時刻表,並可進行大型廢棄物及水肥清除等申請。

  • 基隆市長謝國樑遠離惡罷陰霾 最新滿意度近六成

    基隆市長謝國樑遠離惡罷陰霾 最新滿意度近六成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於10月13日投票結果以不同意票大幅超越同意票之姿不成立,謝國樑遠離政治惡鬥陰霾,最新施政滿意度民調也出爐,根據民調結果,謝國樑施政滿意度近六成,市民信任度與滿意度回升,顯見回歸正常生活後,更多市民能夠理性看待謝國樑施政成果,謝國樑也持續獲得多數民眾的認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