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的搜尋結果,共35

  • 施振榮、童子賢同聲 短期難五五分

    施振榮、童子賢同聲 短期難五五分

     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2日主辦的「世界地圖上的台灣未來」系列活動,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演講,針對美國提出的台美晶片五五分構想,2人皆認為短時間可行性不高,童子賢更認為美國政府以選舉考量凌駕專業的產業規畫,將對台灣的競爭力造成影響。

  • 台灣不適合太陽能!童子賢談永續:要有足夠包容心

    台灣不適合太陽能!童子賢談永續:要有足夠包容心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2日受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智榮基金會邀請,在台大以「永續未來、世代未來」為題演講,童子賢認為,台灣當前的經濟繁榮得來不易,在面對世界的變局,台灣應該跳脫負面的資源缺乏思考,而是重拾鄭芝龍時代冒險的海盜精神,以高階服務業為基礎,確保台灣在下個世代的永續發展。

  • 施振榮談AI  不能只追求腦還要補足新的價值

    施振榮談AI 不能只追求腦還要補足新的價值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與智榮基金會聯手,以「擁抱失敗、築夢踏實、放手實踐」為精神,為凝聚不同世代的智慧與勇氣,搭建了跨世代對話的橋樑,邀請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以「以王道精神看AI時代挑戰」為題演講,他直言,儘管台灣在硬體晶片和伺服器方面具備全球領先優勢,但在 AI 時代,不能只追求「腦」(Brain),更要補足「心」(Heart)的價值。

  • 「七海講堂」9月6日登場 楊照以「民國下半場」探究台灣社會變遷

    「七海講堂」9月6日登場 楊照以「民國下半場」探究台灣社會變遷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七海講堂」,將於9月6日舉行最新一場講座,邀請身兼評論家與作家身分的楊照,以「民國的下半場」為題,帶領大眾回顧台灣在民國50至80年代的社會變遷。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

  • CEO視角-成立主權基金 籲借鏡國際經驗

    CEO視角-成立主權基金 籲借鏡國際經驗

     日前受邀參加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主權基金研討會。會中幾位專家都做了專題演講,都認為主權基金的成立,資金來源並不成問題,可以由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四大退休基金、郵政儲蓄存款或以發行公債的方式來募集,但最重要的是在管理機構、負責單位、管理人才,評估機制以及是否會受到外力干擾等問題。

  • 許嘉棟建議 央行參與主權基金 採五配套

    許嘉棟建議 央行參與主權基金 採五配套

     總統賴清德宣布成立台灣主權基金,財經學者指出,或許現在成立的時機較成熟,尤其川普對等關稅帶給傳統產業極大的壓力,極需找出轉型的方式,但最具挑戰的法制面尚未明確,建議先從小規模出發,再逐漸擴大。

  • 主權基金財源 學者籲發美元公債

    主權基金財源 學者籲發美元公債

     主權基金財源各方獻策,台大商研所教授魏啟林11日表示,外匯存底取之外銷廠商,也應該用之於外銷廠商,若要發行特別公債再換成美元,不如直接發行美元特別公債,再以外匯存底直接購買,並透過主權基金作為台美科技的串聯橋梁,讓台灣科技廠商供應鏈與國外科技大廠緊密結合,達到韌性整合。

  • 總統要成立主權基金  學者:三要點要先有共識

    總統要成立主權基金 學者:三要點要先有共識

    總統賴清德宣布成立台灣主權基金,財經學者指出,各界近期的說法和20年前的朝野討論焦點,都同樣在成立目的、財源、法制面三點,「也都沒有共識」,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許嘉棟11日指出,「法制面」是最大挑戰,其涉及基金操作及經營團隊都要專家,專家們的薪水及應有監督不能比照公務人員,在台灣政黨對立下,恐怕難以獨立、且會有政治介入,也因此外界對於成立主權基金存疑,至今仍持反對態度。

  • 功在水利 余範英獲終身成就獎

    功在水利 余範英獲終身成就獎

     為慶祝6月6日水利節,經濟部水利署6日表揚全國水利傑出貢獻人員及團體,行政院長卓榮泰出席表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調整,若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資源無法滿足,無能力召喚國際大廠和台商根留台灣,因此水列為重要的民生戰略物資,期待在各項治水工程下,讓水資源利用進入新階段。

  • 卓揆拚2031年自來水漏水率降至10%

    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在台中出席「韌性水利 水漾台灣」-2025年表揚全國水利傑出貢獻人員及團體典禮時表示,在「降漏水」方面,卓揆表示,政府未來8年預計投入807.7億元,盼使自來水的漏水率,從2024年的11.99%,再降至2031年的10%。

  • 水利節表揚績優人員 卓榮泰:水為民生戰略物資

    水利節表揚績優人員 卓榮泰:水為民生戰略物資

    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赴台中出席全國水利傑出貢獻人員及團體表揚典禮,他指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調整,若水電土地人力人才等各資源無法滿足,無能力召喚國際大廠和台商根留台灣,因此水列為重要的民生戰略物資,期待在各項治水工程下,讓水資源利用進入新階段。

  • 從預防做起 迎健康自主高齡社會

    從預防做起 迎健康自主高齡社會

     台灣邁入超高齡,如何延長健康壽命、實現健康老化,成為重要議題。專家指出,除了醫療及長照等後端照護,從前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更為重要,朝「預防勝於治療」方向前進,民眾應落實良好生活型態,政府則要增加健保投資、建立健康社會環境,讓長輩活得健康幸福。

  • 高齡社會來襲!5/9研討會聚焦失智失能預防、健保永續

    高齡社會來襲!5/9研討會聚焦失智失能預防、健保永續

    今年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化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超過65歲長者,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將於5月9日舉辦「健康自主的高齡社會研討會」,邀醫界及公衛體系專家學者,探討全民健保30周年、探索健康幸福與銀色經濟協力、預防失能失智的社區健康醫療網等主題,活動報名已開跑。

  • 林百里談AI 未來將超過人腦

    林百里談AI 未來將超過人腦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9日回到母校台大,出席由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舉辦的「AI人本跨校論壇」,現場除了台大學弟妹外,還有清大、交大以及央大學生參與,林百里認同AI未來勢必超越人腦,但針對AI可能成為失控、獨立的個體則持反對意見。

  • 全球大變局》混沌中的省思

    全球大變局》混沌中的省思

    狄更斯雙城記常被引用的開埸白,「那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把「那」改成「這」似乎頗為恰當。他的下一句是「我們正走向天堂,也正背道而馳」。我們現在到底在哪裡?

  • 全球大變局》百年變局下的大國博弈

    全球大變局》百年變局下的大國博弈

    習近平近年來常提到,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他跟普丁碰面的時候,也邀普丁一同因應這場百年變局。在這場全球變局當中,美國、中國、俄國,都有大國博弈的全盤的戰略,背後更是一場有深遠影響的文化戰爭,這樣的戰爭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進行,美國總統大選也是這一場文化戰爭最具體的縮影。我們現在就正好在這樣的一個新舊體制交接的混沌的時代,對我們臺灣以出口貿易為導向的國家來說,絕對是一次很大的考驗。

  • 全球大變局》全球經貿變局 財政與貨幣政策應有的因應

    全球大變局》全球經貿變局 財政與貨幣政策應有的因應

    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列出未來的兩年與十年的十大風險,如下表。這些風險多跟環境、氣候、ESG、資訊科技相關,雖然與經濟面直接密切相關者,只有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及社會兩極化(所得與財富分配惡化是社會兩極化的核心成因),但其他各項風險也多會直接或間接衝擊全球經濟。

  • 全球大變局》推動永續金融 迎向氣候異常挑戰

    全球大變局》推動永續金融 迎向氣候異常挑戰

    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風險事件,國際數據平臺Statista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01年到2010年的20年間,異常氣候所造成經濟損失,大約1.678兆美元;2011年到2020年的10年間,這數字急劇地上升到2.48兆。

  • 全球大變局》供應鏈重組 從Just in time變成Just in case

    全球大變局》供應鏈重組 從Just in time變成Just in case

    2001年中國加入WTO時,中美的貿易逆差才800多億,可是到2017年逆差就高達3,300多億,增加4倍之多。美川普總統2017年上台後,為解決這個問題,也提出美國的工作機會被搶走,中國賺走美國太多錢,於是發起對中貿易戰。

  • 全球大變局》世界劇變下的台灣因應

    全球大變局》世界劇變下的台灣因應

    最近幾年都在講地緣政治,到底什麼叫地緣政治,以台灣角度來看,世界上四個最大劇變:COVID-19、美中對抗、俄烏戰爭,以及兩岸關係緊張,這些都是跟地理位置相關,今天台灣在地緣政治衝突加深之下,最關鍵的影響就是「供應鏈重組」。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