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例感染的搜尋結果,共104筆
疾管署今日(5)公布,新北市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一名居住於汐止區的60歲女性,10月下旬出現頭暈、全身輕微酸痛症狀,隔日發燒、肌肉痠痛至診所就醫,5日後症狀未緩解,經通報檢驗確診登革熱第一型。個案無國內外旅遊史,主要活動地為住家,研判為本土散發病例,感染源待釐清。
感染性原發主動脈瘤是一種少見但致死率極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近年臨床治療傾向血管內微創修補,林口長庚最新研究發現,傳統開放手術長期存活率更好,應作為首選治療。此研究為亞洲第一篇針對感染性主動脈瘤治療與預後,進行長期追蹤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於《歐洲心臟學會期刊》。
感染性原發主動脈瘤是一種相對少見,但致死率極高的重大血管疾病,臨床治療趨勢傾向血管內微創修補。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指出,「開放手術」初期風險略高,但長期存活率均優於其他方式,應作為適當患者的首選治療。此研究成為亞洲第一篇針對感染性主動脈瘤治療與預後進行長期追蹤的代表性研究,今年7月刊登於《歐洲心臟學會期刊》。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3周。今年累計18例重症,其中8例死亡,創下6年來最高。另考量流感疫情仍在流行,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宣布,延長擴大使用公費抗病毒藥物至11月15日,並於11月1日開放50歲以上民眾打公費流感疫苗。
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一名出生僅4天大的女嬰,住院長達三周。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18例重症病例,其中8例死亡,且都是感染「新生兒殺手」伊科病毒11型(16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創下6年來同期最高。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第5天,農業部防檢署25日公布,目前40場關聯場、關聯化製場檢測全為陰性,全台5439場,也已經完成4165場訪視。彰化芬園鄉4頭死豬亦為陰性;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雖然目前畜牧場及屠宰場等都是陰性,不代表後續就沒有問題,今要完成全台豬場訪視,包括台中市的168個養豬,並提出精進策略,於27日正式啟動。
腸病毒重症新生兒再+1!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為南部一名出生4天男嬰,出生時呼吸急促、活動力差,出生第4天出現發燒、肌抽躍、嘔吐、食慾不佳、腦炎等症狀,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今年累計17例腸病毒重症、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累計14例重症、7例死亡,均染伊科病毒11型。
北部本土登革熱擴大!疾管署公布,桃園市登革熱群聚案再增2人,為龜山區一名60多歲男性及70多歲女性,整起群聚案擴大至6人;另外,台北市士林區也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個案,為80多歲男性,感染源仍在釐清中。疾管署官員表示,先前高雄群聚案已經結束,這次本土案例主要在宜蘭、桃園及台北,由於過去北部登革熱疫情較少,會與地方各區合作,努力控制疫情。
本土登革熱又增3例!疾管署今日(2)公布,桃園市登革熱群聚案再增加2人,為龜山區一名60多歲男性及70多歲女性,整起案件擴大至6人確診;另外,台北市士林區也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為1名80多歲老翁,感染源仍在釐清中。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今年首起本土副傷寒病例,為北部一名20多歲外籍男性,6到8月時,曾到印度旅遊史,返台後居住臺中市一個月,8月24日發病,因潛伏期間(8月14日-8月23日)均於國內活動,因此研判為本土病例。目前同住家人三人沒有症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呼籲民眾,飲食食用水要煮沸,食物要煮熟,避免感染。
流感季節今年提早報到!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已超過10萬人,本周正式進入流行期。相較於新冠疫情前,流感多於10月才開始流行,今年提早到9月,她評估主要受新冠免疫負債影響,流感已經全年化,是否會更嚴重須留意,提醒10月1日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民眾應盡速接種。
又是新生兒腸病毒!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一名出生僅七天的北部男嬰,出生即黃疸、茶色尿,住進加護病房隔日即死亡,出生前媽媽有發燒症狀;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6例,含8例死亡,創下近6年同期最高,她預測十月上旬,國內健保及門診人次每週會超過一萬一千人次,將正式進入流行期,因此提醒家長、校園注意腸病毒防疫措施。
國際登革熱疫情嚴峻,高雄本土登革熱疫情也擴大,截至9月1日已確診12例,台南市目前維持零本土病例,但1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為東區印尼籍學生,8月31日首次來台,入境發燒篩檢站進行登革熱通報,經PCR陽性確診,為台南登革熱境外第10例。
境外移入瘧疾個案,今年大爆發!疾管署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一名長期居住在台灣的40多歲外國籍男性,7月、8月曾至西非旅行長達一個月都不曾服用預防瘧疾藥物,8月中返台入境當日就出現症狀,就醫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而今年已累計16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創下近19年同期最高。
有新生兒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還沒退流行,疾管署公布,上周又新增2例感染伊科病毒11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分別為南部及中部的新生兒,出生第五天、第八天就染病住院,目前都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13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含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今(12)日公布,國內出現近10年來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北部一名5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4月至新疆旅遊,曾在動物市集接觸羊隻和馬匹,7月初,返國3個月後才出現發燒、寒顫等不適症狀,共4次到診所就醫,因肝指數偏高轉至醫院,才就診。疾管署提醒,布氏桿菌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和動物有接觸而感染。若沒有及時治療致死率2%。
屈公病肆掠中國廣東,疾病管制署昨(4)日將該地區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一級注意(Watch)至第二級警示(Alert),同樣為二級的還包括法屬留尼旺島、巴西。
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1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為一名10多歲外籍男性,7月上旬有西非多哥共和國旅遊史,未服用瘧疾預防用藥,且自述於當地曾被蚊子叮咬,28日回國前就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及呼吸喘等症狀,回國後症狀未改善,2度至診所就醫,8月1日確診感染惡性瘧,目前住院治療中。
丹娜絲颱風不僅重創中南部,更出現類鼻疽疫情!疾管署公布,上周高雄一口氣出現6例,創下歷年單周次高,其中2例死亡,個案分別都有慢性肝病和高血壓病史,一名高齡個案發病隔天就死亡。疾管署統計,今年已經累計27例,創23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丹娜絲颱風襲台後7日從桃竹出境遠離,桃園市沿海4區因受風雨影響停止上班上課,但桃園市環保局考量前一日為周日並無收運垃圾,因此7日沿海地區清潔隊員加班收運,以免垃圾堆積。環保局表示,7日桃園市共清運了2370公噸的垃圾量,資源回收物則是350公噸,因桃園市並無傳出災情,垃圾量與平常日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