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保骨的搜尋結果,共13筆
昨天是母親節,關心媽媽健康要及時。醫師提醒,女性更年期後因荷爾蒙變化,骨質流失速度明顯加快,骨折風險隨之上升,建議女性50歲後定期接受雙能量X光檢查(DXA),可把握黃金治療期。
減少動物實驗是國際趨勢,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告修正「健康食品之骨質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考量動物保護及福祉,刪除動物實驗,並修訂人體試驗條件,提高統計可信度和安全性。食藥署說明,目前有13項健康食品保健功效,其中5項已刪除動物實驗,其餘項目將陸續評估並公告修正。
1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左手無法活動,且輕碰時便哭鬧不止,母親發現異狀後,立即帶她至醫院急診。經衛福部桃園醫院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評估,並透過X光檢查後,確診為左手肱骨骨折,隨即會診骨科醫師治療,並安排住院觀察。
1名6個月大的女嬰因左手無法活動,且輕碰時便哭鬧不止,母親發現異狀後,立即帶她至醫院急診就醫。經衛生福利部急診部災難醫學科主任蕭雅文評估,並透過X光檢查後,確診為左手肱骨骨折,隨即會診骨科醫師進行治療,並安排住院觀察。
骨質疏鬆是高齡化社會常見疾病,但隨著現代年輕人生活方式改變,骨質疏鬆發生年齡層逐漸下修,不論幾歲,都應該留意骨骼的健康狀態,台中市梧棲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主任梁哲翰提供保骨「四心」要點,教民眾如何預防與照護,把握治療先機。
女星徐熙媛(大S)昨被妹妹小S(徐熙娣)證實,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不幸辭世,享年48歲。據悉,徐家人會在日本處理後事,再將骨灰帶回台灣。而根據規定,華航和長榮開放骨灰在親友的護送下登機,不會被當「貨物」運送。
睡太多、睡太少,小心骨鬆來報到。家醫科醫師洪暐傑表示,根據研究,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天睡眠小於5小時者,其罹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是睡7~8個小時的3.2倍,而每天睡超過9小時者的骨鬆風險,也會增加1.64倍,這在女性尤為明顯,建議每晚睡7~8個小時,是對骨骼健康最佳的黃金時數。
骨質疏鬆症被稱為「無聲的殺手」,隨著年齡增長,骨骼變得脆弱,一旦輕微跌倒、碰撞,就可能引發骨折。根據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65歲以上國人中,有18.2%自述有骨質疏鬆。國民健康署提醒「保骨3要訣」,例如從事健走、慢跑、爬樓梯等運動,從年輕時期開始儲存骨本。
電價調漲在即,醫院協會等8大醫護團體1日發聲明指,醫療院所無法如其他產業以漲價、轉嫁等方式填補虧損。2022年至今,電價平均漲幅已達42.9%,呼籲政府投資健康,編列公務預算酌予補助,避免醫療院所被迫縮減醫療供給。另,立委昨質詢明年健保點值能否編足預算,達到1點0.95元?行政院長卓榮泰坦言達標有困難,不料邱泰源卻當場打臉卓榮泰,「我們有信心達到0.95元!」不過,邱下午即改口有困難,指「醫界要有自己的配套」。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今於立法院院會上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福部長邱泰源對於健保點值1點0.95元明年是否能達到,卓榮泰坦言,「就目前財務來看,明年要達到有實施上的困難」,邱泰源則當場打臉卓榮泰,「我們有信心達到0.95元!」楊瓊瓔說,「你怎麼跟卓院長兩個不同調啊?」
長年茹素的張奶奶感覺自己「老倒縮」變矮了、站不穩,最後跌倒骨折開刀,除了藥物治療幫助增加骨質,台中榮總嘉義分院骨科主任孫弘諺建議她多補充紫菜、黑芝麻、豆類、無花果等高鈣食物,走路、爬樓梯保持行動力,張奶奶腰痠背痛減緩,愈來愈有活力。
48歲張姓男子長期酗酒,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因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置換人工髖關節,日前誤聽友人說「多補充維他命D可以保骨本」,每日猛吞2至3錠維他命D,引發高血鈣症,日前昏迷在家。緊急送醫發現其腎功能僅剩30分,經停藥並補充大量水分恢復正常。
維生素D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可增進鈣、鎂和磷酸鹽的吸收,還有其他多種生理作用。因此,預防骨質疏鬆、存骨本不僅要多吃含鈣食物,也要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3轉化,才能促進鈣質吸收。如果沒辦法獲得充分日曬,就得額外補充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