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合社的搜尋結果,共84筆
央行及各部會房市管制持續發酵,房市仍是「量縮、價盤整」格局,房市買氣延續低迷氣氛。中央銀行27日公布9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其中,房貸餘額雖續寫史上新高,但年增率僅剩5.43%,創下2023年9月以來的近26個月新低,且年增率已連12個月放緩。金管會27日公布,今年9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為11兆3,856億元,年增5.38%,年增率連12個月走降。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2025年前8月稅前淨利6040.81億元,年減2151.79億元或26.27%,衰退幅度較前7月36.75%收斂。其中,僅銀行業受惠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而逆勢成長,以4316.2億元持續改寫同期新高。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受投資收益減少及新台幣匯率強升影響,2025年7月稅前淨利4866.17億元,年減2827.82億元或36.75%。其中,僅銀行業受惠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增加而逆勢成長,以3699.4億元改寫同期新高。
「談到我父親,確實比較容易感性」,每當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公開場合回憶起先父吳火獅時總是忍不住哽咽,而今年成功推動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合併,成為國內首宗金控合意併購案,他也歸功於父親過往的諄諄教誨,也強調是先父念茲在茲的使命,直言「如果今天他還在,一定也會為我感到驕傲」。
政府推出新青安政策、信用管制政策,使房貸市場搶貸亂象叢生,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向央行提出建言,包括嚴格稽核銀行放貸優先秩序、持續減發定存單,降低利率或存款準備率措施,啟動銀行法72-2條的排外條款等四大金融鬆綁解方,期待央行採取更積極措施,化解房貸之亂。
在第27屆「保險信望愛獎」中,遠雄人壽從社會責任實踐、保險教育推廣到通路策略創新等面向,展現多元經營成果與深耕實力,勇奪六獎項肯定。遠雄人壽始終以「最懂你的人生財務長」為核心,透過具體作為陪伴家庭、社區與社會多元族群,以專業與同理心協助民眾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風險挑戰,榮獲評審高度肯定。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股匯市震盪,金融三業第一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成,但銀行業第一季稅前盈餘1,519.4億元,仍創歷年同期次高,表現突出。
自2015年《電支專法》正式實施、業者陸續推出服務開始至今,台灣行動支付發展已有十年光景,目前使用行動支付消費對於許多商家和民眾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不過對於行動支付業者還需要因應以下課題。
台北地檢署針對辜仲諒所涉「紅火案」衍生的中信銀購買澄清湖大樓案、萬有紙廠、鳳山信合社、華王電機、奕銘及奕行公司數十億不良債權,共獲取不法所得7.7億多元,依違反《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財報不實、非常規交易等罪起訴辜仲諒等人,台北地院判決辜仲諒有期徒刑7年8月。對此,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13日發表聲明,本案相關同仁未違背職務,未獲得任何利益,公司更未受有損害,法院容有誤會,公司支持同仁繼續循司法救濟途徑,以證明清白。
台北地檢署針對辜仲諒所涉「紅火案」衍生的中信銀購買澄清湖大樓案、萬有紙廠、鳳山信合社、華王電機、奕銘及奕行公司數十億不良債權,共獲取不法所得7.7億多元,依違反《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財報不實、非常規交易等罪起訴辜仲諒等人,台北地院判決辜仲諒有期徒刑7年8月。
國銀實體分行據點大縮減。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29日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國銀分行家數達3,370家,較去年底少九家,新增只有一處據點、裁撤的有十處,有五處已核准卻未開業,主要是適合的營業據點不好找,今年財務指標符合申設據點的銀行有16家、信合社22家共38家。
金融三業1月創造開門紅佳績,根據金管會統計,1月金融三業稅前盈餘1,035億元,連續兩年1月賺破千億元,儘管去年1月基期高,但在保險業助攻下,年減僅2.4%。
金管會為增進金融機構間跨業行銷效益,宣布採納業界建議修正相關規範,將非金控的獨立期貨商及保經公司納入可申請合作推廣範圍,預計最快首季上路施行,屆時3家獨立期貨商及32家保經公司將可受惠。
財金公司推出電支跨機構共同平台「TWQR」,整合台灣Pay及國內金融、電支業者各式QR Code,讓使用者掃同一張TWQR就能付款。據統計,TWQR去年前11月交易值達4,400億元,年成長超過2成;財金公司指出,未來將擴大TWQR在交通場域的應用,力拚讓「TWQR乘車碼」於今年上線。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概況,在股市及匯市同步順風帶動下,2024年前11月稅前淨利1兆221.43億元、年增達3130.62億元或44.15%,不僅超越2021年全年9365.97億元紀錄、持續提前寫年度新高,更首度創下賺破兆元的新里程碑。
金融三業2024年搶搭股匯順風車,前11月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三業累計稅前盈餘達1兆0221.43億元,年增達44.15%,其中銀行、證券業獲利都創同期新高,保險也創同期次高,三業獲利不僅已超越歷年全年獲利紀錄,也是金融三業史上首見賺破兆元!
金融三業2024年搶搭股匯順風車,前11月已賺破兆元,史上首見!金管會統計,2024年前11月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三業累計稅前盈餘達新台幣1兆221.43億元,年增達44.15%,其中銀行、證券業獲利都創同期新高,保險也創同期次高,三業獲利不僅已超越歷年全年獲利紀錄,也是金融三業史上首見賺破兆元!
中央銀行要求國銀自提不動產放款的總量管制報告,逐一針對各家銀行報告進行檢討,有不少銀行報告被央行退件重新調整。央行說明目前處理進度,一是「case by case」,即針對各銀行個案處理,並非齊頭式平等要求修正方向;二是被要求補件的銀行,在2025年1月中旬應可全數提供補充資料。
近期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購屋人轉往其他金融機構申貸,聯徵中心資料顯示,9月主要金融機構新增授信房貸中,以銀行申貸件數與金額為最大宗,但農漁會信用部申貸件數大增,過去每月僅約千餘件,9月高達2,767件,占整體房貸近一成,創下2012年有統計以來新高。
近期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購屋人轉往其他金融機構申貸,聯徵中心資料顯示,9月主要金融機構新增授信房貸中,以銀行申貸件數與金額為最大宗,但農漁會信用部申貸件數大增,過去每月僅約千餘件,9月高達2,767件,占整體房貸近一成,創下2012年有統計以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