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信貸管制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15)日指出,台灣房市2025年上半年雖面臨央行持續管控與信貸緊縮,但六都預售推案總銷金額,仍比2024年同期略為成長4.7%,達1.24兆元,主因是去年第四季遞延至今年,加上18個月的開工令要求而被迫開案,推升上半年供給水位;下半年六都推案總銷恐腰斬至僅剩6,200億元,全年推案金額約落在1.9兆元,跌破2兆元大關,下半年房市應是「蛋黃穩撐、蛋白修正」,呈現「量縮、價分歧」的格局。
房市低迷,台中逾600坪以上的大面積建地交易量,在推案量最大的前五個行政區,今年Q1總成交量僅有15件!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限貸令實施近半年來,土地交易明顯降溫,地價略降5至10%,惟在限貸令與融資環境尚未鬆綁下,開發商進場購地普遍轉趨保守。
川普對等關稅對印度而言風險相對低,因為印度近年受惠於友岸外包,對美國出口增加310億美元,約占美國進口增量的5%,遠不及其他國家,且印度占美國進口總額僅2.8%,出口也只約15%,貿易戰潛在影響程度小,僅軟體服務與製藥產業的美國營收占比較高,法人認為,印度受貿易戰風險相對低,掌握逢低布局印度基金契機。
時序來到五月,投資老手常言道「sell in May,and go away!」5月賣股10月再進場這句話是投資界的老生常談,不過市場表現好像不盡如此,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以來每年從5月到年底的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整體來看,新興股市表現優於成熟股市,其中印度5月到年底平均漲幅14.86%最值得投資人留意。市場法人表示,印度可掌握下半年消費旺季以及企業財報成長的投資契機上再攻一成,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布局印度相關基金,把握投資契機。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動盪,但印度在內需穩健、多項政策支持下展現經濟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印度2025年、2026年GDP成長率達6.2%、6.3%,增速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之冠,也是唯一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超過6%的國家,未來五年更是貢獻全球經濟成長的主力之一。
美國MAGA關稅政策恐拉抬通膨,Fed降息路徑受限,永豐投顧預測,2025年美債10年券區間震盪在3.80%~5.00%。至於新台幣兌美元匯價,2025年難見2字頭,至少是31.1起跳。
9月央行祭出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衝擊相關產業。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指出,政策應要有宣導期,避免銀行、建商乃至於消費者3方產生資金缺口;建議任何房市措施,應要和緩漸進、不溯及既往,方能維持社會安定。
美國聯準會此次降息幅度2碼,其意義在主席鮑爾打破了近20年調整利率的規則。過往慣例是除非發生重大事件,政策利率基本上是小幅微調,過往僅發生兩次2碼降息,即2008年金融海嘯與2020年新冠病毒席捲全球。因此,此次降息2碼沒有引燃市場擔憂經濟衰退,可謂溝通得宜。
近期市場再聚焦在央行是否在H2進一步的升息,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由於台灣的房市居高不下,而且電價上揚威脅通膨。外資最新報告指出,台灣的利率曲線目前呈現上升趨勢,且市場預期在未來六個月內中央銀行(CBC)將再加息兩次。但外資認為這種定價相對於我們的政策預期過於激進。外資預測,央行在2024年H2不會再有升息。不過,央行可能會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RRR)或實施更嚴格的信貸控制來抑制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