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光學元件的搜尋結果,共299筆
大陸《科技日報》4日報導,大陸「大陸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透露,截至2025年10月,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累計發布光譜數達到2807萬條、恒星參數1159萬組,數據量穩居世界第一。LAMOST發布的光譜數據,助力全球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形成與演化,緻密天體及系外行星等前瞻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
工研院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受惠於AI資料中心、邊緣運算及供應鏈積極備貨需求,工研院預估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產值將達到6.5兆元,年成長22%。而此強勁動能延續到明年,2026年產值估突破7兆元大關,達7.1兆元,年成長10%。
在全球AI浪潮強勢推動下,半導體產業正邁入全新發展階段。工研院指出,隨著AI技術快速擴展,台灣身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核心樞紐,IC設計、晶圓製造與封測三大領域皆積極布局以因應新興需求,預估2025年整體產值將顯著成長。特別是在摩爾定律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先進封裝技術成為延續晶片效能的重要關鍵,包括異質整合、2.5D/3D IC堆疊與CPO(共同封裝光學)等新技術均成為焦點。儘管IC設計產業短期仍受市場波動影響,但受惠於AI PC、AI手機與車用電子等需求帶動,全年產值仍具強勁動能。業者若能深化AI晶片布局,並強化與雲端及軟體業者的合作,將有助打造高附加價值的AI生態系。
面板法說周登場,28日中光電(5371)打頭陣,30日友達(2409)、瑞儀(6176)、明基材(8215)輪番上陣。除了營運成果之外,近年面板供應鏈積極轉型,新事業進展成為法說會焦點。
AI時代的資料中心正邁向全光化(All-Optical)架構,矽光子三雄聯亞、上詮與光聖,齊力搶攻AI資料中心「光的商機」,成為高速傳輸與低功耗時代的核心供應鏈。
政府全力推動南台灣成為新世代矽光子產業重鎮,除了矽光子產業開發平台將落腳高雄,串聯南部半導體聚落與AI產業發展,並規劃設立AI公共算力中心,打造光電與運算雙引擎;亦初步計畫結合中央及地方資源,建立「矽光子產業專區」,吸引國內外廠商與研究機構進駐,形成跨域創新聚落。
揚明光學(3504)公布2025年前3季財報,其中第3季稅後虧損1008萬元,累計前3季每股淨損為0.02元;展望第4季,揚明光表示,整體而言,預估第4季出貨情形較第3季持平或略減。
揚明光(3504)召開董事會,通過第三季合併財報,稅後淨損1,008萬元,每股稅後虧損0.09元。展望第四季,揚明光表示,Lidar鏡頭及智慧頭燈需求持續強勁,車用產品出貨動能可望延續成長,光學元件和取像光學產品需求轉淡,預估第四季整體出貨情形較第三季持平或略減。
中央大學光電系教授鄭恪亭率領研究團隊,首度揭露膽固醇液晶在特定形變下出現「光既無法穿透、也無法反射」的特殊現象,成功解開自1970年代懸而未決的光學謎題。這項發現不僅改寫液晶光學理論,也為光通訊、光學元件與熱感測應用開啟新契機,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Optica》。
矽光子技術是近期的熱門話題之一,由於光的傳輸效率比電更高,因此被視為未來人工智慧(AI)運算,不可或缺的一環。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專家認為,現階段,除了AI和高效能運算(HPC)之外,接下來,矽光子可望落地至更多應用領域,包括網路通訊、生醫感測、自動駕駛,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全球3D影視多年來始終難以普及,原因在於製作門檻高、內容匱乏、設備昂貴且觀影體驗不佳,然而專注於人工智能算法的科技新創光影立方智能科技(股)公司Optiqb,正以獨家「裸眼AI-3D」解決方案,重新定義立體視覺的可能性,為移動影音服務帶來突破。
隨著全球AI應用持續快速擴張,驅動伺服器升級需求,以及生成式AI帶動全球算力需求,台股AI伺服器供應鏈成為市場焦點。
半導體材料、光阻及光阻周邊需求活絡推升,新應材(4749)持續推動利基產能部署,其中桃園廠已投入5.5億元建置顯示器特化材料與研發中心,台南廠一、二期也已投入3.8億元耕耘半導體特化材料,高雄廠除一期投入11.2億元,二期還預計投入16.9億元,擴大半導體特化材料升級布局。
半導體材料、光阻及光阻周邊需求活絡推升,新應材 (4749) 持續推動利基產能佈署。桃園廠暨研發中心已投入5.5億元建置顯示器特化材料與研發中心;台南廠一、二期也已投入3.8億元,耕耘半導體特化材料;高雄廠除一期投入11.2億元,二期還預計投入16.9億元,擴大半導體特化材料升級布局。
2025臺灣光谷論壇今年邁入第8屆,16日於台中福華大飯店舉行,由臺中市政府經發局指導,並首次由台灣光學工業同業公會(TOA)與台灣光電暨化合物半導體產業協會(TOSIA)共同主辦,聚焦精密光學、智慧光電與矽光技術,吸引數百位產官學研菁英共襄盛舉。
新應材(4749)因半導體、電子出貨旺季助力,營運動能添力,12日股價隨特定買盤進駐拉抬,止跌反彈,終場以885元收盤,漲幅3.15%,成交張數2,281張。其中,外資、自營商買超166張、83張,投信賣超147張。股價突破884元壓力,短線多空量能中性看待。
汎銓(6830)布局矽光子與CPO的研發與量產分析技術,已取得重要專利,汎銓表示,憑藉過去在光學元件量測、以及失效分析的累積,汎銓已經準備好在CPO研發與量產過程中,提供完整的材料分析與故障機制支持,協助客戶順利跨越下一階段的挑戰。
特用化學材料廠新應材(4749)股價自8月中起一路月中起一路震盪上攻,今(5)日開高1.9%後獲買盤敲進,放量勁揚6.9%至898元,再創上櫃新天價,截至午盤維持逾5%漲勢,5個月來已飆漲1.45倍。三大法人持續偏多,本周迄今買超505張。
外傳GIS-KY業成(6456)拿下蘋果折疊手機超薄玻璃(UTG,Ultra-Thin Glass)後段加工訂單,再加上蘋果Vision Air訂單,明年營運有望反彈。對此,業成表示,不對單一客戶和產品做評論。
新應材(4749)因有價證券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公告自結7月獲利。7月營收3.39億元、年增18%,稅後純益0.88億元、年增34%,EPS為0.95元。加計上半年獲利,前七月EPS達6.3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