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光學感測的搜尋結果,共56筆
神盾(6462)集團28日舉辦「2025 Egis Tech Day」,以「AI全面啟動」為主軸,聚焦AI視覺與AI HPC異質整合兩大主題,展現AI晶片、異質運算及3D封裝技術的完整布局。神盾董事長羅森洲指出,明年神盾首顆3奈米CPU將於5月完成設計定案(Tape-out),並同步發展3D封裝與CPO技術,為AI時代再下一城。
資服業者凌群與光學業者亞光22日在台北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覽中,宣布共同合作進軍智慧醫療服務型機器人領域。凌群負責垂直領域相關的訓練和應用服務,亞光則是提供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底座。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為深化產學連結並凝聚校友力量,日前舉辦名人講座,特別邀請該校傑出校友澤米科技董事長何昆年,以校友及企業主為主要對象,發表「台灣半導體代工產業的發展與影響」專題演講。
南科新創團隊「富田永續生醫科技」,針對生醫製程發表關鍵自主研發成果,即「奈米脂質載體(Lipid nanoparticle)」、新配方「神脂體(Cenanode)」、「連續式API中間體合成平台」,以及智慧製藥品保監控模組;由於該創新技術提供從原料處理到製程監控的完整解方,契合生技製程需求,近期已有國內多家生技及醫美產品製造廠進行訪廠。
國發會AI新十大建設中,前瞻部署AI新科技應該積極開發矽光子共同封裝(CPO)等技術、超高速及低功耗矽光子傳輸技術,以滿足AI高速運算需求,方能維繫台灣永遠是封裝測試第一大國。中華經濟研究院指出,目前討論矽光子,多聚焦「先進封裝」、「共同封裝光學CPO」、「資料中心與HPC」,若從科研趨勢看未來矽光子發展,仍有更寬廣的應用潛力和產業切入機會。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自18日起於南港展覽1館登場,展期至20日,吸引來自15國、490家廠商參展,攤位數達1,500個,規模創下歷史新高。美國雷達公司Echodyne帶來新一代EchoShield雷達,能精準偵測大自直升機、快艇,小至無人機,而且還能偵測地面人員,靈活因應不同作戰情境,包含烏克蘭在內,目前已經受到多國採用。
台亞半導體(2340)智慧醫療接單告捷,市場傳出美系消費性品牌在新一代手錶、無線耳機上搭載台亞的感測晶片,且為標配,一旦法規通過,裝置上的健康管理功能將變成醫療用品,可以從警示進階至顯示數值,據悉,台亞的二代HUSD血糖感測晶片將於明年3月量產,進軍醫療級血糖監測市場。
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周三於南港展覽館登場,台亞(2340)攜手集團子公司和亞智慧(7825)、積亞半導體(7787)以及冠亞半導體共同展出,呈現最新研發成果。本次展會一大亮點,是台亞半導體正式發表HUSD(Hybrid Ultra Sensing Device)技術,展現半導體跨足智慧醫療的創新應用。
南科新創團隊「富田永續生醫科技」於亞洲生技大展期間,正式發表三項自主研發成果,「奈米脂質載體(Lipid nanoparticle)」、新配方「神脂體(Cenanode)」、「連續式API中間體合成平台」,以及智慧製藥品保監控模組。該三項創新技術聚焦產業痛點,提供從原料處理到製程監控的完整解方,回應疫後市場對供應鏈自主、製程敏捷與品質穩定的高度需求。
台灣科技界首富、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6月13日股東會後,難得坐下與記者們暢談,他最近迷上量子電腦,想延後退休,也再次吐槽,科技怪才馬斯克、AI教父黃仁勳看好的人形機器人,「又難做、又貴、又沒有客人」,廣達旗下達明(4585)只在場外觀察,其他電子五哥轉而先瞄準四足機器人、也就是「機器狗」,包括和碩(4938)的Simba,英業達(2356)出國比賽,正崴(2392)的DAVIS與JEFF,陸續登場亮相。
小型無人機,已成為戰場上的最大威脅,它們體型小難以偵測,並且還可能攜帶炸彈突擊士兵與車輛,神出鬼沒、防不勝防。對此,美國陸軍與其他盟友提出「捕蠅草計畫」(Project Flytrap),集思廣義,以設計出有效的反無人機系統 (C-UAS) 能力。
戰爭停火消息,助燃台股上漲氣焰,更點亮除權息行情,大盤周二高漲450點以上,類股僅油電燃氣走疲,半導體表現不俗,封測廠精材(3374)、欣銓(3264)每股配息2.5元、4元,周二除息首日,精材盤中最高達141.5元、上漲超過3%,欣銓更強漲近9%,衝上78.5元,站穩所有短均,兩檔首日即完成填息。
精材(3374)周四舉行股東會,承認113年度之營業報告書及財務報表、113年度盈餘分派案,每股配息2.5元,以周三收盤價136.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1.83%。精材董事任期屆滿,全面改選董事六名(含獨立董事四名),並選任董事長,由陳家湘續任。展望114年,整體半導體業除了AI相關產業,其餘仍多偏保守看待。精材持續建構先進封裝技術,提供有利基、差異化的晶圓級CSP服務,除增加既有車用影像感測(CIS)產出,也因應客戶新產品設計需求,提供各式客製化加工及封裝服務。
義隆(2458)義明科技與顯示解決方案領導品牌誠屏科技策略合作,將義明自主研發的2.5D深度影像感測器導入誠屏最新一代POS一體機方案中,共同推動AIoT在智慧零售領域的全新應用,並將於2025年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正式推出。
光程研創(Artilux),以其全球獨家的鍺矽(GeSi)光子技術聞名,與采鈺(6789)共同發表了最新的超穎透鏡(Metalens)技術。此項技術不同於傳統的曲面透鏡,採用了全平面、超薄的光學元件設計,能精確控制光波,並能在12吋矽基板上製造出超高精度的奈米結構。光程研創成功將其核心的鍺矽技術與超穎透鏡技術整合於單片矽晶圓上,顯著提升了光學系統效能,並提高了量產效率與良率。該技術可廣泛應用於短波紅外光(SWIR)光感測、光成像、光通訊及人工智慧等商業領域。
在國科會支持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王智明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高效率的色彩路由器,為次世代高解析度影像感測器帶來創新突破。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ACS Photonics》,並獲選為附錄封面,展現其在光學感測技術領域的卓越貢獻。
富采(3714)強攻AI的戰略布局在Touch Taiwan 2025展會上躍上檯面,於AI光通訊將攜手轉投資鼎元(2426)、環宇-KY(4991)進軍發射端、接收端元件,鎖定大型資料中心、AI伺服器內高速資料傳輸需求;在人形機器人上,聚焦視覺、觸覺,提供機器人更精準的環境感測能力。
虹彩光電參展2025 Touch Taiwan智慧顯示展,將攜手各領域合作夥伴大秀全彩電子紙應用情境。虹彩光電表示,目前關稅影響不大,後續瞄準歐美日客戶,預估訂單效應下半年湧現,規畫在今年底至明年初申請興櫃,預估明年下半年掛牌。
富采(3714)以雙加值引擎策略,透過方案加值與場域加值雙軌並進,加速推動光電半導體技術的突破以及高附加價值應用市場的升級。在周三起登場的Touch Taiwan展會上,富采將全面展示其在車用、先進顯示、智能感測及AI光通訊等3+1高附加價值應用的核心技術與應用方案。法人預估,富采今年仍可望逐季成長,將評等提升為買進,目標價暫時設定在47元。
虹彩光電以膽固醇液晶技術站穩產業領導地位,致力開發具有「超過1,600萬色、雙穩態、光電技術整合」特性的膽固醇液晶全彩電子紙。董事長廖奇璋表示,今年彩色電子書閱讀器應用已量產,下一步要以大尺寸、全彩化的優勢,搶攻商顯市場,13.3吋、27.6吋顯示器可望在下半年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