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兒科醫學會的搜尋結果,共59

  • 流感季到!醫師4忠告揭「最常見錯誤」 熱門迷思無大用

    流感季到!醫師4忠告揭「最常見錯誤」 熱門迷思無大用

    北半球的秋天到了,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呼吸道傳染病蠢蠢欲動,大眾待在室內時間逐漸拉長,空氣乾燥有利病菌存活傳播,病號會愈來愈多。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疫苗中心主任穆里根(Mark Mulligan)9月底在《紐約郵報》撰文提醒,秋冬呼吸道傳染病季節有4大注意事項,絕對有助防範疾病上身、阻擋病毒傳播。

  • 川普稱孕婦吃止痛藥恐釀新生兒自閉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駁斥

    川普稱孕婦吃止痛藥恐釀新生兒自閉症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駁斥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發布「孕婦使用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恐釀新生兒自閉症」的警示訊息,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發出6點聲明,強調乙醯胺酚使用於孕婦多年,是醫學界公認止痛、退燒藥物較為安全的選擇。

  • 健康新視界》青少年使用咖啡因袋的隱憂(潘懷宗)

    健康新視界》青少年使用咖啡因袋的隱憂(潘懷宗)

    近期,越來越多的美國青少年使用「咖啡因袋」(Caffeine Pouch;圖1)來提神、熬夜和狂嗨,英國醫學專家擔心這股潮流很快就會蔓延到英國,特別是青少年容易囿於同儕壓力、追求潮流和對風險評估能力不足。因此在BBC媒體上,提出警告呼籲。

  • 肺臟都是黑的!家有吸菸者 毛孩罹癌風險飆升2到4倍

    肺臟都是黑的!家有吸菸者 毛孩罹癌風險飆升2到4倍

    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平均每3人就有1人暴露於家庭二手菸。不只家中老小受害,毛小孩也難以倖免。專家提醒,別以為到陽台、窗外抽菸就沒事,二手菸可能透過縫隙進入室內,二手菸還會黏在動物毛髮上形成三手菸。研究顯示,寵物遭受菸害後罹癌風險飆升2到4倍。

  • 餵母乳 有助寶寶認知發展

    餵母乳 有助寶寶認知發展

     台灣兒科醫學會根據研究指出,哺餵母乳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並有助於減少呼吸道、腸胃道等感染性疾病,也可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機會,對寶寶來說是絕佳的保護外,媽媽也能得到好處,不僅可在產後快速瘦下來,還能減少乳癌等多種癌症發生機會。

  • 母乳哺育助寶寶認知發展 媽媽瘦身又防癌

    母乳哺育助寶寶認知發展 媽媽瘦身又防癌

    台灣兒科醫學會根據研究指出,哺餵母乳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並有助於減少呼吸道、腸胃道等感染性疾病,也可降低過敏性疾病發生機會,對寶寶來說是絕佳的保護外,媽媽也能得到好處,不僅可在產後快速瘦下來,還能減少乳癌等多種癌症發生機會。

  • 台大兒科醫招不滿 主治醫師輪夜班

    台大兒科醫招不滿 主治醫師輪夜班

     兒科人力不足,連台大也撐不住了!繼馬偕、成大、林口長庚等醫院資深兒科醫師必須值班,台大醫院去年首度出現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情況,今年同樣未招滿,13人只招到9人,8月起主治醫師也得加入夜間值班行列;台灣兒科醫學會呼籲,政府應更重視兒童醫療、調整給付,留住年輕人才。

  • 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 台大兒醫主治醫師8月起夜間值班

    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 台大兒醫主治醫師8月起夜間值班

    少子化影響兒科人力,國內龍頭台大醫院,去年首度出現兒科住院醫師「招不滿」情況,今年同樣未招滿,13人只招到9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指出,8月起主治醫師將加入夜間值班,同時呼籲政府對兒童醫療投入更多資源。

  • 健保擴大給付!未滿36周早產兒打RSV單株抗體 最高省6萬

    健保擴大給付!未滿36周早產兒打RSV單株抗體 最高省6萬

    台灣出生率持續下探,早產兒比例10年內卻是成長了1.8%,為降低早產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後導致重症、插管與誘發氣喘的風險,健保署今年6月起正式擴大RSV單株抗體的給付範圍,從未滿33周擴增給付至「未滿36周」,正式接軌日韓,包含既有的受惠人數在內,合計約有8633人受惠,每人打3~6針不等,每針約1萬,最多可省6萬元。醫師呼籲未滿1歲的早產兒,儘速回醫院施打,以減少重症、死亡風險。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創6年新高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 創6年新高

     腸病毒重症創6年來新高,全國今年累計7例重症中,就有5例為新生兒,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4例死亡。疾管署表示,此流行株具突變和基因重組,導致毒力增加,新生兒容易重症、死亡。疾管署緊急召開會議,修正母親感染腸病毒的「母乳哺餵建議」,由於母乳被證實可能含有腸病毒,當嬰兒未滿3個月,疑似感染或已染病媽媽,應停止哺餵母乳。

  •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創6年新高 疾管署修正母乳哺餵建議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創6年新高 疾管署修正母乳哺餵建議

    近期腸病毒疫情升溫,腸病毒重症創下6年來最嚴重,全國今年累計7例重症,其中就有5例為新生兒。疾管署本周緊急召開會議,呼籲孕產婦、新生兒落實防護措施,並修正「母乳哺餵建議」,由於母奶被證實可能含有腸病毒,當嬰兒未滿三個月,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應「停止哺乳」。

  • 侵襲新生兒 腸病毒伊科11型增2死

     新生兒腸病毒拉警報!上周新增2死亡、1重症,均感染新生兒頭號殺手伊科病毒11型,今年已累計7例重症,4例死亡,創6年來最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腸病毒重演7年前「兒童尚未流行,卻僅侵襲出生未滿一個月的新生兒」,疾管署17日 成立「應變工作小組」,呼籲即起至7月底都是流行期,產婦和新生兒應全面謝絕訪客,以免傳染。

  • 腸病毒衝6年新高 1周2新生兒亡、1重症 皆染伊科病毒11型

    腸病毒衝6年新高 1周2新生兒亡、1重症 皆染伊科病毒11型

    腸病毒重症創下六年來最嚴重!疾管署公布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009人次,呈現升高,並新增2例死亡,1例重症個案,死亡的兩嬰兒為新生兒均因染伊科病毒11型併敗血症休克不幸過世,另一名重症為南部新生男嬰,於出生後第3天出現發燒及呼吸窘迫情形,目前仍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

  • 兒童過胖 當心高血壓上身

    兒童過胖 當心高血壓上身

     高血壓並非中老年人專屬疾病!美國心臟協會與小兒科學會統計,兒童與青少年高血壓盛行率約3~4%,肥胖兒童甚至高達25%,然而,多數兒童高血壓並沒有明顯症狀,錯失早期介入治療的黃金時機。

  • 美國衛長糗大!MAHA報告引述「不存在的研究」 白宮冷處理

    美國衛長糗大!MAHA報告引述「不存在的研究」 白宮冷處理

    由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主持的新衙門「讓美國再次健康」委員會22日發布備受期待的美國兒童健康報告,內容引發熱議。美國非營利新聞機構NOTUS發現,報告引用好幾百項研究,但至少7項研究「不存在」,另有誤植、曲解之處。白宮29日回應,有些「格式問題」已修改;衛生部稱「一些細微的引述與格式錯誤已改正」。有學者懷疑問題很可能出在AI。

  • 美不建議兒童孕婦打疫苗 疾管署6月討論是否照抄

    美不建議兒童孕婦打疫苗 疾管署6月討論是否照抄

     本土第7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不過,美國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日前宣布,新冠疫苗不再推薦給健康兒童和孕婦接種。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疾管署將於6月中旬對此進行討論,不一定會「照抄」。由於正值疫情飆升,婦產科醫師仍建議孕婦打疫苗。

  • 美國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台灣醫仍建議接種曝原因

    美國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 台灣醫仍建議接種曝原因

    新冠疫情暴增,美國27日宣布新冠疫苗不再推薦給健康兒童和孕婦,疾管署將持續進行討論。醫師指出,新冠疫情嚴重,除了曾有不良反應者,仍建議孕婦接種疫苗,尤其家中有嬰兒、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平時也應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

  • 衛福部十年統計 老人科興起 婦兒科負成長

    衛福部十年統計 老人科興起 婦兒科負成長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牽動醫療端變化。衛福部統計,國內十年來骨科、復健科等「老人科」興起,「兒童科」則岌岌可危,全國僅兒科和婦產科設置家數負成長。醫界觀察,今年連台大兒科也擋不住,資深醫師首度「撩下去」值班,顯示國家對下一代婦幼照顧的醫療資源不斷縮減,面對國安問題力道不足。

  • 兒科津貼祭出周年 住院醫招不滿

    兒科津貼祭出周年 住院醫招不滿

     今天是兒童節,衛福部祭出對兒科住院醫師發放每月1萬元津貼將滿1年。兒科醫學會統計,去年住院醫師招收為歷年最低,需130人、只招到75人,預估今年將回升至近90人,但仍不理想,顯示年輕人用腳做選擇。醫界直言,津貼如同創業基金,創不起來,醫師就出走。醫改會指出,津貼只能暫時緩解相對剝奪感,政府須思考資源如何重新分配。

  • 兒科醫嘆疫苗處置費 僅日韓1/10

    兒科醫嘆疫苗處置費 僅日韓1/10

     預防接種是守護兒童健康的重要政策,國內兒童公費疫苗處置費每劑僅100元,日本及韓國是台灣的8到10倍。兒科醫學會近日發函衛福部疾管署,要求調升兒童公費疫苗處置費。醫師直言,做小兒科若長期得用「功德」來做,恐怕未來沒人願意投入。疾管署表示,已在評估研議中,會視物價指數、各院所成本訂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