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內輪差的搜尋結果,共158

  • 打造交通安全教育 北投福星公園推自行車教學區

    打造交通安全教育 北投福星公園推自行車教學區

    台北市北投市福星公園「交通教學區與地下停車場」6日啟用,集交通安全教育、 停車服務與社區綠化於一體,園區結合1比1真實比例道路環境與互動式教學設計,讓親子在 遊戲中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副市長李四川出席活動表示, 不僅提升學童交通安全意識,更促進家庭共學與社區連結,讓公園兼具教育與休憩功能,交通安全的推動,需要從小扎根、從社區開始。

  • 逃離死神》砂石車右轉奪命! 駕駛人、行人「自保要件」曝光

    逃離死神》砂石車右轉奪命! 駕駛人、行人「自保要件」曝光

    新北市鶯歌區今(5)日下午1時11分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37歲陳姓砂石車司機駕車行經鶯桃路右轉福德一路時,疑似未注意前方狀況與一名男行人發生碰撞,竟將對方捲入車底輾壓拖行,導致男行人當場爆頭慘死。據《168交通安全網》資訊顯示,駕駛人行經路口應如何「禮讓行人」,以及如何透過「防禦駕駛」預測危險、遠離危險;同時行人及小型車輛也應了解如何避開大型車的「內輪差」,才能確保行車平安與生命安全。

  • 桃園垃圾車機車碰撞 女騎士受困車底意識模糊送醫

    桃園垃圾車機車碰撞 女騎士受困車底意識模糊送醫

    30日傍晚5時30分許,桃園市新屋區中山東路一段發生垃圾車事故。48歲朱姓駕駛正執行清運勤務,從中山東路一段156巷右轉到中山東路一段上,疑似因垃圾車內輪差、視線死角,不慎與同方向騎乘機車的57歲羅女發生事故。當時羅女受一度困於垃圾車底,消防人員獲報到場協助脫困,但羅女意識模糊,生命徵象不穩,右小腿受有8x3公分撕裂傷及右大腿骨折。救護人員立即給予清洗傷口及包紮止血,並送往聯新國際醫院。

  • 大型車死亡車禍頻傳 南市警強力執法取締

    大型車死亡車禍頻傳 南市警強力執法取締

    有鑑於近日台南市發生多起大型車肇事死亡車禍,台南市警局為維護道路交通秩序與用路人行車安全,降低大型車輛肇事風險,即日起10月30日至11月1日連續3日,在重點路段全面加強大型車輛交通違規取締,以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 無視法規!林口「霸王車」超載橫行 警方祭鐵腕重罰

    無視法規!林口「霸王車」超載橫行 警方祭鐵腕重罰

    林口地區重要路段近日再現「霸王車」橫行亂象!為徹底整頓砂石車、大貨車長期以來的交通亂象,林口警分局自9月底啟動專案大執法,強力取締各類違規,今年以來已累計開出2865張罰單,其中光是「超載」就高達398件,總罰鍰突破1800萬元,展現執法鐵腕決心。

  • 龜山警攜手友達光電 舉辦10場交通安全宣導

    龜山警攜手友達光電 舉辦10場交通安全宣導

    龜山警分局交通組於9月前往友達光電舉辦10場次交通安全宣導,同時響應交通部「交通安全月」活動,展現企業與警方共同守護員工安全的決心。此次宣導特別針對員工上下班通勤需求設計課程,讓交通安全觀念能與日常實際結合。

  • 桃園水泥車右轉釀禍 單車騎士捲車底傷重不治

    桃園水泥車右轉釀禍 單車騎士捲車底傷重不治

    桃園市桃園區文中路與大興西路口,昨天(19日)下午5時23分許,發生1起死亡車禍,1涼水泥車轉彎時不慎撞擊1輛腳踏車,導致林姓腳踏車騎士當場受困於車底,無心跳呼吸,脫困後由救護人員立即給予急救,但送醫後仍宣告不治,詳細肇事原因仍待調查。

  • 寓教於樂!苗縣府首度聯手公視推《交通安全大挑戰》

    寓教於樂!苗縣府首度聯手公視推《交通安全大挑戰》

    為提升學童交通安全意識,苗栗縣政府114年度首度與公共電視合作,舉辦《交通安全大挑戰》校園宣導活動,透過短片、情境劇與互動遊戲等多元形式,教導學生遵守交通規則、強化安全防護觀念。

  • 南港死亡車禍!水泥車右轉碰撞單車  69歲婦慘遭輾斃

    南港死亡車禍!水泥車右轉碰撞單車 69歲婦慘遭輾斃

    北市南港區東新街今(13)日下午5時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警方調查,50歲陳姓男子駕駛水泥車,沿東新街南往東方向行駛,在右轉南港路三段時,不慎與一自行車發生碰撞,導致69歲簡姓婦人當場失去生命跡象,現場經救護人員認定已死亡。

  • 桃警結合新住民團體 宣導交通安全月防事故發生

    桃警結合新住民團體 宣導交通安全月防事故發生

    有許多外籍的新住民們離鄉背井來臺灣工作,或是因為結婚而到臺灣居住生活,使用機車或微型電動二輪車通勤或購物,是日常重要及使用頻繁之交通工具。為保障新住民們在臺的生活安全與權益,確保他們能正確且安全地使用道路,降低不必要的遺憾與傷害。

  • 嘉義死亡車禍!老婦騎腳踏車遭右轉公車撞擊 慘死輪下

    嘉義死亡車禍!老婦騎腳踏車遭右轉公車撞擊 慘死輪下

    嘉義市垂楊路及民生南路口,今(11)日上午7時40分許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輛公車右轉時與同向騎腳踏車的79歲黃姓婦人相撞,黃婦當場死亡,林姓公車司機未檢出酒測值,全案肇事責任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 降外送事故 中市府辦安全宣導

    降外送事故 中市府辦安全宣導

     外送人員逐單計酬、與時間賽跑,導致交通風險隨之上升。據統計,2024年中市外送人員傷亡交通事故共有1442件,2025年1至8月則為798件,與去年同期的952件相比,減少154件,降幅達16.2%。但今年1至8月外送人員交通事故仍造成2人死亡,為提升外送員道路安全意識,台中市政府8日舉辦「外送員安全駕駛體驗宣導活動」。

  • 外送員安心送餐!中市推動職安、食安與交通安全  打造三安防護網

    外送員安心送餐!中市推動職安、食安與交通安全 打造三安防護網

    為提升外送員駕駛道路安全觀念,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警察局、勞工局、衛生局及交通部公路局台中區監理所,今(8)日共同舉辦「外送員安全駕駛體驗宣導活動」,針對外送員前三大肇事原因,包括未保持安全距離、不當駕駛、轉彎未讓直行,特別以機車實際演練煞停距離、大型車視野死角及內輪差情境體驗、停讓行人宣導示範,呼籲外送員勿搶快,以安全為優先。

  • 影》送餐競速也要命安全 台中市強化外送防禦駕駛

    影》送餐競速也要命安全 台中市強化外送防禦駕駛

     台中市近年外送服務快速成長,外送人員逐單計酬、與時間賽跑,導致交通風險隨之上升。據統計,2024年本市外送人員傷亡交通事故共有1442件,今年(2025年)1至8月則為798件,與去年同期的952件相比,減少154件,降幅達16.2%。但今年1至8月外送人員交通事故仍造成2件死亡,顯示道路安全意識仍需持續加強。

  • 台中豐原「同個庇護島」2小時被撞2次 警推測大雨影響視線

    台中豐原「同個庇護島」2小時被撞2次 警推測大雨影響視線

    台中市豐原區昨(7)日晚間大雨,中正路和成功路口行人庇護島2小時內被車撞擊2次,所幸無人員受傷。警方推測是大雨導致視線受影響釀成事故,提醒駕駛雨中開車更要注意車前狀況。

  • 開學日烏日警「護童勤務」 宣導交通安全月!副局長現身慰勉

    開學日烏日警「護童勤務」 宣導交通安全月!副局長現身慰勉

    今天(1日)是 114學年度第1學期開學日首日,臺中市警局副局長沈炳信特別前往烏日區烏日國小,親自慰勉執行「護童勤務」的警察同仁及協勤民力,並由烏日警分局長劉雲鵬全程陪同。副局長除肯定同仁在校園周邊維護交通秩序與學童安全的辛勞,也結合9月交通安全月政策主軸,向在場學童及家長進行交通安全觀念宣導。

  • 快訊》新北土城死亡車禍!8旬翁遭大貨車輾斃「爆頭慘死」

    快訊》新北土城死亡車禍!8旬翁遭大貨車輾斃「爆頭慘死」

    新北市土城區中央路三段,今(28)日下午1時許發生一起行人死亡車禍。一輛大貨車左轉時,不明原因撞擊一名84歲陳姓老翁,老翁當場遭輾斃爆頭慘死,大片血跡濺更滿路面,血肉橫飛,讓人看得怵目驚心。轄區警消獲報趕抵現場,發現老翁已明顯死亡,詳細事發情形待警方進一步調查釐清。

  • 「左轉道突右轉」曳引車吞噬直行機車!新莊女驚險跳車

    「左轉道突右轉」曳引車吞噬直行機車!新莊女驚險跳車

    新北市新莊區幸福路與中和街口,今天(26日)下午2時許,發生一起驚悚車禍,一輛大型曳引車在路口因為車體太長,行駛在內線左轉車道,然後在該路口右轉,結果造成後方直行的騎士反應不及,當場因為內輪差,機車直接遭到曳引車吞噬,所幸女騎士驚險跳開,這才沒有受傷。

  • 高雄恐怖車禍!曳引車涉「超載」與機車相撞 婦人頭部重創送醫

    高雄恐怖車禍!曳引車涉「超載」與機車相撞 婦人頭部重創送醫

    高雄左營區17日發生恐怖車禍,上午10時53分警方獲報在軍校路附近有交通事故,立刻派員趕抵現場;據了解,76歲唐姓婦人騎機車與63歲曳引車楊姓男駕駛發生碰撞,導致唐婦頭部重創送醫急救,楊男則無受傷,雙方皆無酒駕,詳細肇事原因待釐清;另警方查出楊男涉曳引車超載、未依規定申請路權,將依法裁處。

  • 大貨車載超長H鋼 無辜騎士遭掃倒!桃警出手了

    大貨車載超長H鋼 無辜騎士遭掃倒!桃警出手了

    昨天(5日)中午12時許,一輛由周姓男子駕駛的大型曳引車,載運H型鋼構要至附近建築工地,由桃園區三民路右轉永安路時,因為H型鋼構超出拖車後緣,導致轉彎時掃到路口停等紅燈的機車騎士,所幸林姓機車男騎士倒地後,只有手腳稍微擦傷,桃園分局景福派出所及交通中隊派員到場處理,雙方當事人酒測值皆為零,周姓男子駕駛的大型曳引車因為載運鋼構超長,員警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29條規定當場開出罰單,最高將面臨1萬8千元高額罰鍰。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