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併購的搜尋結果,共31筆
儘管美國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衝突存在不確定性,但今年前九月全球併購活動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0%,延續了逐步復甦的態勢。 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周二發布全球併購報告,今年1至9月,全球併購交易額達到1.938兆美元,超出2024年同期的1.763兆美元,為連續第二次實現增長,並創下2022年之後的同期新高記錄。
國巨以併購為成長引擎,三十年間橫跨歐美與亞洲市場,從美國普思電子、基美,到德國賀利氏、法國施耐德,再到日本芝浦電子。這條併購之路,不僅讓國巨從電阻電容製造商升級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更逐步擴展至感測與電源管理領域,奠定其成為「整合型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的產業地位。
「2025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23日登場,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認為在高利率、藥價改革與供應鏈重組等多重壓力下,生醫業為因應專利到期與研發缺口,將積極透過中型規模的併購與策略聯盟來補強產品線、維持成長動能。
長和集團出售巴拿馬港口運營權交易案,在紛擾4個月後,如今又傳出新進展。《華爾街日報》17日報導,目前傳出北京正在施壓,要求讓大陸央企中國遠洋集團(COSCO)能夠入股巴拿馬兩個港口與數10個海外港口運營權,否則揚言喊卡交易案。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貿易戰、利率居高不下與地緣政治緊張,促使市場不確定性升高,導致今年上半年併購活動未達銀行家預期。但亞洲大型併購交易案頻傳,加上美國金融市場信心回升,令今年下半年併購活動升溫轉趨樂觀。
川普發動貿易戰、利率居高不下與地緣政治緊張,促使市場不確定性升高,導致今年上半年併購活動未達銀行家預期。但亞洲大型併購交易案頻傳,加上美國金融市場信心回升,令今年下半年併購活動升溫轉趨樂觀。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最新的「全球CEO調查」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讓全球貿易震盪,意外創造出「撿便宜」的併購好時機,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對全球發動關稅戰,經濟前景受累於不確定性渾沌不明,全球企業的併購活動急踩煞車,交易量創20年新低,甚至比新冠疫情和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還少。
基於美國下任總統川普承諾放寬監管、調降企業稅和其親商立場,銀行家預期2025年全球併購交易額將超過4兆美元,創下4年來最高紀錄。
基於美國下任總統川普承諾放寬監管、調降企業稅和其親商立場,銀行家預期明年全球併購交易額將超過4兆美元,創下4年來最高紀錄。
基於美國下任總統川普承諾放寬監管、調降企業稅和其親商立場,銀行家預期明年全球併購交易額將超過4兆美元,將創下4年來最高紀錄。
在拜登政府嚴格監管下,美國今年大型併購案多以告吹收場,但隨著高唱鬆綁監管的川普政府明年上台,任命弗格森(Andrew Ferguson)接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華爾街看好2025年大型併購活動擺脫低潮升溫。
位於中台灣,聚集五、六百家中小型企業的手工具產業,產值雖比不上科技、半導體業,年產值也有1,000多億新台幣。台灣手工具品牌大廠明昌國際董事長張庭維憂心,隨著中國企業透過併購、品牌等策略快速壯大之際,台灣手工具產業會逐漸沒落,現階段應意識到彼此合作,共同籌組產業控股,藉此提升競爭力,迎戰競爭者。
資誠新世代企業家永續會於日前舉行「邁向顛峯 成就永續」論壇,主題為「併購與策略聯盟」,本次論壇透過三個案例情境以及併購甲方的分享,讓會員探討做併購決策時重要關鍵步驟。
生成式AI(Gen AI)與能源轉型引領全球投資趨勢,安永最新的全球CEO調查指出,有47%受訪企業認為未來一年公司最優先策略是投資科技及AI以提升生產力;54%受訪者則把永續發展的優先度較前一年再提高。
金金併議題延燒,台新金控、中信金控爭取併購新光金控,併購案上21%外資投票成為關鍵角色,曾參與國內大小經營權戰役的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強調,外資參與台灣的經營權投票,價格並非唯一考量,主要有六大面向的投票參考原則。
金金併議題延燒,中信金、台新金出手併購新光金,形成雙龍搶珠局面,在併購案上外資投票成為關鍵角色。市場普遍聚焦在價格上,但參與大小經營權戰役的Alliance Advisors董事總經理馮欣宜說明,外資參與台灣的經營權投票,價格並非唯一考量,而是有六大面向是外資投票參考原則。
中美矽晶暨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6日授證工研院院士,也是5名院士中唯一的女性,對於環球晶主要動能來自全球併購,她表示跨國有來自文化上的衝擊,大至法律、稅法,小至消防、環保,關注點各國不同,像現在先進封裝的異質整合,複雜度很高,但公司透過併購越來越好,團隊也持續成長。
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調查顯示,企業常用於加速成長的併購活動,並未因為經濟復甦而交易增加,併購信心指數值目前為78,低於十年平均值的100,從去年低谷復甦的速度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慢。就地區來看,亞太區併購活動至今已降至十年來最低點,部份協議中的併購案似乎不大願意進行交易。
全球最大商用健身器材廠-喬山,創業迄今,堪稱是一部全球企業併購史。喬山2025年將適逢創業50周年,總經理羅光廷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公司營運祭出三支箭,包括商用、家用健身器材,及按摩椅市場,期許2025年全球商用市占率達50%,2030年全球家用市占率達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