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再生資源的搜尋結果,共77

  • 捷綠盟科技 推循環經濟產業鏈

    捷綠盟科技 推循環經濟產業鏈

     捷綠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宏權表示,他的職涯並非一開始鎖定環保產業,他早年在不同領域累積經驗,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方向。他坦言「自己個性上喜歡服務群眾」,這份特質延伸到後來的醫療與環保產業。 從醫療器材到循環建材,跨度看似遙遠,但是核心精神始終一致,希望能藉由產業的力量帶來正向影響。他沒有刻意營造宏大的使命,而是以務實態度,把服務精神轉化為具體事業,從個人層面的「幫助人」到社會層面的「造福群眾」。

  • 台肥新董座張滄郎 三軸並進拚轉型

    台肥新董座張滄郎 三軸並進拚轉型

     台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11月4日上午10時召開第36屆董事會,推選張滄郎為新任董事長。張滄郎表示,未來將帶領台肥持續朝「照顧農民、友善大地、節能減碳」方向前進,推動企業轉型升級,讓台肥成為兼具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永續典範。

  • 閒置7年 台東廚餘廠重新招商

    閒置7年 台東廚餘廠重新招商

     台東縣政府7年前興建「廚餘回收再利用中心」,卻因驗收爭議而長期閒置,期間廚餘由外縣市養豬場收取,直至10月下旬國內爆發非洲豬瘟,才暫由縣內焚化爐代處。對此,縣議員張國洲、黃治維要求環保局通盤檢討;環保局長黃權煒則回應,新廠已重新公告招商,預計明年6月可望正式啟用。

  • 《造紙股》正隆全球永續產業鏈大會 分享低碳轉型策略

    造紙大廠正隆(1904)30日舉辦「2025正隆全球永續產業鏈大會」,邀集海內外逾500家客戶與供應鏈夥伴,聚焦分享ESG政策趨勢、低碳轉型與智能創新應用,展現推動產業共榮價值鏈的行動力與領航地位。

  • 新北邁向淨零碳排 環保局首創再生粒料管理平台

    新北邁向淨零碳排 環保局首創再生粒料管理平台

     焚化再生粒料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公共工程,成為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為有效追蹤控管焚化再生粒料於公共工程的使用情形,新北環保局全國首創「焚化再生粒料追蹤管理平台」,透過全流程數位化管理,結合圖資系統,讓再生資源流向一目了然,使循環經濟再升級,成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重要推手。

  • 新北首創焚化再生粒料平台 流向全流程數位化追蹤

    新北首創焚化再生粒料平台 流向全流程數位化追蹤

    焚化再生粒料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公共工程,取代部分砂石等天然骨材,成為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環。為有效追蹤控管焚化再生粒料於公共工程的使用情形,新北市環保局全國首創「焚化再生粒料追蹤管理平台」,透過全流程數位化管理,結合圖資系統,讓再生資源流向一目了然,使循環經濟再升級,成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重要推手。

  • DAKA園區最後拼圖台泥再資中心揭幕 未來開放民眾預約

    DAKA園區最後拼圖台泥再資中心揭幕 未來開放民眾預約

    位於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簡稱RRRC),本月27日正式啟用,成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每日可燒200萬噸花蓮地區垃圾。中心成立後,也讓台泥東部首座低碳綠能環保園區完成最後拼圖,此DAKA園區新地標,未來將開放給民眾預約參觀。

  • 張安平:水泥窯助社會減少碳排

     台泥位於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27日正式啟用,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不應只是生產水泥的企業,更要善用水泥窯的高溫技術,協助社會處理垃圾與各式廢棄物,減少碳排與污染。

  • 高溫助轉廢為能!台泥和平廠「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正式啟用

    高溫助轉廢為能!台泥和平廠「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正式啟用

    台泥(1101)位於花蓮和平廠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27日正式啟用,成為全台首座水泥窯高溫協同處理生活垃圾的示範場域。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泥不應只是生產水泥的企業,更要善用水泥窯的高溫技術來協助社會處理垃圾與各式廢棄物,減少碳排與污染。

  • 職場達人-捷綠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宏權育碳金 改寫環保產業鏈

    職場達人-捷綠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宏權育碳金 改寫環保產業鏈

     徐宏權的職涯並非一開始就鎖定環保產業,他早年在不同領域累積經驗,逐漸摸索出自己的方向。他坦言自己「個性上喜歡服務群眾」,這份特質一路延伸到後來的醫療與環保產業。 從醫療器材到循環建材,跨度看似遙遠,但是核心精神始終一致,希望能藉由產業的力量帶來正向影響。他沒有刻意營造宏大的使命,而是以務實態度,把服務精神轉化為具體事業,從個人層面的「幫助人」到社會層面的「造福群眾」。

  • 花蓮垃圾場1個月內兩度起火 疑沼氣外洩 8萬噸垃圾成隱憂

    花蓮垃圾場1個月內兩度起火 疑沼氣外洩 8萬噸垃圾成隱憂

    花蓮市垃圾掩埋場本月二度起火,今清晨6時疑因沼氣外洩竄火苗燃燒,清潔隊與消防人員合力將火勢壓制,已在垃圾場布設沼氣管引導排放,因花蓮市垃圾暫置量高達8萬公噸,市公所盼加速去化能力,環保局則表示,已協調台泥氣化爐協助增加處理量能,並請外縣市幫忙處理,明年則是編列5千萬元預算「打包」裸露垃圾,防止垃圾臭異味逸散與火警意外。

  • 普利司通創新輪胎隊BWSC奪冠

    普利司通創新輪胎隊BWSC奪冠

    普利司通持續以冠名贊助商身分推動普利司通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BWSC),今年在澳洲舉行的賽事中,普利司通為參賽隊伍提供採用ENLITEN技術的創新輪胎,有超過65%採用回收與再生資源,並首度導入由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再生碳黑與再生鋼材,全面推動輪胎價值鏈的永續升級。而最終搭載ENLITEN輪胎的隊伍,更於挑戰者級Brunel Solar隊與巡洋艦級VTC Solar Car隊雙雙奪冠,旗開得勝。

  • 《興櫃股》廢乾電池處理量能提升 三大未來8月營收創同期高

    廢乾電池回收分選及處理的量能持續提升,三大未來(7761)8月合併營收新台幣2006萬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前8月營收1億4548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44.49%。

  • 中原大學環境工程系講座教授、台灣資源再生協會理事長張添晉 從三個R到制度創新:台灣循環經濟的下一步

    中原大學環境工程系講座教授、台灣資源再生協會理事長張添晉 從三個R到制度創新:台灣循環經濟的下一步

     當全球進入淨零碳排的關鍵時代,循環經濟已不再只是環境議題,而是攸關企業評鑑與國家競爭力的戰略目標。台灣長期以來在教育、技術與產官學合作方面具備優勢,但若要真正躍升國際標竿,必須從源頭思維與商業模式著手。循環經濟的起點,是「三個R」──減量(Reduce)、綠色設計(Redesign)、源頭管理(Rethink)。

  • 無咖啡豆咖啡 竟能減少85 %碳排

    無咖啡豆咖啡 竟能減少85 %碳排

    新加坡食品科技新創公司「Prefer」在Pre-A輪融資中,成功募得420萬美元,並宣布替代咖啡的新型產品上市,產品相比傳統咖啡碳排量低85 %,是永續食品重大突破。

  • 金兆鎔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數位循環經濟 高雄可發展

    金兆鎔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數位循環經濟 高雄可發展

     金兆鎔科技公司副董事長兼永續長詹中原19日指出,城市與產業是跨域的概念,也是夥伴的概念,而智慧城市實現永續發展,是以ISO 37106智慧城市發展標準的核心理念,包括數位化、靈活治理、公民參與,轉變城市營運模式,提升效率與永續性等,發展目標著重於以更具成本效益、環保的方式,應對城市挑戰,加速實現永續發展。

  • 花縣府核准台泥建氣化爐 公民團體提告「發回更審」

    花縣府核准台泥建氣化爐 公民團體提告「發回更審」

    地球公民基金會等6人提起行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花蓮縣政府應作成「命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之行政處分及台泥公司應停止開發行為的行政處分等,一審認為,他們的訴訟請求無理由,判決駁回,但最高行政法院判決部分廢棄發回更審。

  • 彰化牛、雞飼養量全國第一 王惠美率團赴丹麥牧場取經

    彰化牛、雞飼養量全國第一 王惠美率團赴丹麥牧場取經

    彰化為台灣畜牧重鎮,牛、雞飼養量全國第一,畜牧場在面對淨零轉型與環境永續的壓力下,必須走向智慧化與低碳化經營。為協助業者轉型,縣長王惠美率團參訪丹麥達爾姆農業產業學院與Ulvsbjerggaard牧場,實地取經綠色農業、精準畜牧與資源循環管理的做法,盼將先進經驗導入彰化在地發展。

  • 鑽研空汙減廢促循環經濟 中山大學教授獲傑出工程獎肯定

    鑽研空汙減廢促循環經濟 中山大學教授獲傑出工程獎肯定

    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每年由各大工程學術機構推薦遴選,為國內工程領域重要榮譽。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新興汙染物研究中心主任林淵淙以綠色能源與節能技術、廢棄物減量與再利用、空氣汙染防治的專長與經驗,並長期於工程教育、研究創新及實務應用的卓越貢獻今年榮獲肯定,並獲總統表揚。

  • 永續航油2030占5% 油品雙雄備戰

    永續航油2030占5% 油品雙雄備戰

     交通部希望航空公司2030年使用5%永續航空燃油(SAF),燃料供應量需求頗大,國內油品雙雄對此已「摩拳擦掌」備戰。台塑石化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量產,鎖定年產量5500噸。中油則正在採購觸媒,優化桃園煉油廠產線,設定明年第三季試產,初期規模1.5萬噸,後續看政策,再逐步擴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