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前4月的搜尋結果,共720筆
據觀察者網報導,對於稀土供應鏈問題,歐盟方面焦慮上頭。有消息稱,歐方已私下警告稱,在短期內幾乎無力迫使中國放鬆對關鍵稀土的出口管制。
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2日訪問越南,重申兩國建立在彌合越戰創傷基礎上的夥伴關係。這次訪問將考驗華府,能否安撫這個至關重要,但又保持警惕的東南亞夥伴。
陸委會3日針對日前舉行的第72次諮詢委員會議進行公告並說明重點摘要,指出美中競合態勢下,國際經貿格局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認為中美經貿談判難以取得持久且具體共識。部分委員建議,應留意中共可能透過認知戰,引導台灣社會對美政策產生質疑,削弱台灣社會對國際合作的信任。
東陽(1319)今年第二季到第三季,受到關稅、淡季及台幣匯率影響,今年前8月營收已接近去年同期,獲利則呈現年減。不過,由於客戶庫存不足一個月,且AM邁入第四季旺季,法人估計9、10月可以見到客戶拉貨力道將轉強,全年AM營收仍可維持5%成長。
有關台灣主權未定論,美國還未改口。不過,我倒是想用兩個歷史時刻來印證主權的真相。
有關台灣主權未定論,美國還未改口。不過,我倒是想用兩個歷史時刻來印證主權的真相。
交通部觀光署睽違6年,攜手旅館業、旅行社及休閒農場等共12單位、27人組成代表團,20~25日前往日本東北地區,於福島、仙台舉辦2場B2B推廣會,周末在仙台舉辦「台遊館in仙台」吸客,重現台灣擂茶、手搖飲等經典台味,搶攻日本東北第一大城旅客來台。
輝達5月宣布進駐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為區域房市注入暖流,但因土地仍在接洽中,目前對整體市場提振作用,以北士科區內較為明顯,住展比較5月迄今預售案平均單價,北士科地段的均價為119.4萬元,比起還未公布喜訊前,今年前4月小漲4.8%,相較去年同期則增近1成,有一定的刺激效果,而新洲美段水景宅交易衝上單價144.8萬元,創北投區房價新高,拉抬行情之餘也顯示買盤看好前景。
金管會公布外幣保單最新銷售狀況,2025年前5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514.44億元、年增26%,成長幅度較前4月30%收斂,其中投資型及傳統型分占約15%、85%。合計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重36.42%、續處近7年同期低。
美股自4月低位反彈超過30%,擺脫因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威脅所引發的「解放日」拋售潮。外銀表示,由於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減退、基本因素穩健以及先前的看空部位遭平倉,推動美股反彈,這輪升勢能否維持下去取決於「川普賣權」是否仍然有效,以及美國經濟是否仍具韌性。
澎湃新聞18日,美國財政部美東時間17日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5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中,日本、英國增持美國國債,中國大陸繼3月由美國第二大債主變為第三大債主後,繼續減持美國國債。
逢低進場撿到便宜,國安基金14日公布上半年財報,統計至6月底止,國安基金持股總市值約88.84億元,扣除77億元的投入成本後,帳面未實現獲利約11.84億元;此外,至6月底止,國安基金還有近4,317萬元的應收股利。
川普宣布8月1日起對日韓全面徵收25%關稅,台灣稅率是否維持先前4月2日時的32%重稅受關注,也導致台股今(8)日開低走低,盤中下殺逾200點。凱基投顧表示,市場普遍預期對台關稅稅率大致落在15~20%,高於20%將視為重大利空,除稅率高低影響台股短期走勢,中長期對企業盈餘也有2大負面衝擊,一旦美國GDP成長歸零,台股企業盈餘將顯著下修,最高恐蒸發26%。
臺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綠領人才扮演關鍵角色。環境部連續第二年與104人力銀行(3130)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今年1到4月,平均每月超過4,000家企業招募綠領,釋出近2.2萬個綠領工作,比2024年同期增加9%,再創8年同期新高,8年強彈270%。
越南輸美關稅已敲定20%,自行車族群3日股價普遍上漲!其中,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股漲逾3-5%,近兩天外資已持續買超雙雄。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獲利及匯兌損益最新統計,受新台幣匯率單月爆升6.98%衝擊,壽險業2025年5月稅前虧損達1066億元,創2020年統計以來最高虧損紀錄,使保險業累計前5月稅前虧損495億元,較前4月獲利548億元轉虧。
電商平台已是市場通路要角,其中實際上有大量的外商企業,主打商品包含串流影音、雲端運算等等。財政部最新統計,境外電商來自全球 27 個國家或地區,自109年全面開立雲端發票,財政部因而得以統計其營業稅,109年至今年4月的五年多期間,在台辦理登記的境外電商實質貢獻了318億元的營業稅。
金管會公布外幣保單最新銷售狀況,2025年前4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1249.45億元、年增30%,幅度較首季34%收斂,占整體新契約保費比重36.24%、續創近7年同期低。金管會認為,可能受新台幣保單商品多元、壽險業銷售策略、新台幣強升等3因素影響。
國票金(2889)今天召開法說會,董事長魏啟林表示,雖然前5月獲利年減近6成,但衰退幅度已經較前4月收斂,子公司國票債券業務損益已為正貢獻,將持續調整、優化外幣債券部位投資組合,加強利率、匯率、股市等波動性的即時追蹤與風險曝險評估,檢視集團資產配置與流動性水位,避免單一市場或資產過度集中,期待下半年獲利能持續回升。
為提振經濟,大陸近年持續推出「以舊換新」等刺激消費政策,近日更宣布下半年至少還要投入1380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5685億),以解決部分地區補貼資金不足問題。但也被擔憂政策效應恐怕正在遞減中,這並非個別業界人士的感受,陸續有經濟學者、市場分析人士示警,認為補貼政策缺少結構性改革,恐治標不治本甚至出現負面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