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加碼債券的搜尋結果,共69筆
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且9月新台幣對美元小幅升值0.45%。根據金管會數據,9月銀行業賣債175億元、保險業買債1,695億元、證券業買債196.81億元,金融三業合計買債1,716.81億元,前九個月銀行業賣債159億元、保險業買債6,952億元、證券業買債447.81億元,整體買債7,240.81億元。
隨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降息,及雙十連假中美貿易戰再爆,美股應聲血崩,影響公股銀行股債市投資策略,公股銀行認為,第四季波動可能加劇,但台股長線可延續上行動能,將以逐步從追逐題材轉向實質能實現獲利的企業,鎖定AI、高息個股;債市因預期第四季美債殖利率呈區間震盪,將適度加碼債券,逢利率彈升分批建置部位。
趕在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前,金融三業在8月全力卡位債券,8月續加碼債券2,611億元,尤其「買債王」銀行業加大力道至1,742億元,約7月的近二倍;壽險更是連五月狂買債,產壽險合計加碼852億元;證券業也加碼17億元,金融三業累計前八月買債高達5,524億元。
兩大國營銀行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全年獲利目標提前達陣,臺銀累計2025年前三季稅前盈餘為257.06億元,土銀前三季亦賺進151.66億元,均已超出各自原訂的全年預算數150.31億元、124.01億元。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奠定國際債市多頭格局,債市「綠巨人」中華郵政看好台債後市,9月單月砸下逾200億元重金加碼,暌違三個月之後再度奪下「買債王」寶座。今年前九個月,中華郵政已五度拿下「買債王」,展現其資金雄厚、在債市「喊水會結凍」的實力。
相較股票ETF今年以來規模增加近6,000億元,因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難料,壓抑債券ETF買氣,今年至今規模減少近1,317億元,但仍有部份逆勢吸金,從規模增加前十大債券ETF來看,以投資等級債ETF,及天期較短的非投等債ETF上榜為多,其中凱基A級公司債(00950B)、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規模更是倍增且增幅逾200億元。
9月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報告出爐,投資者樂觀情緒攀升至2月以來高點,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預期也有所改善,現金水位較前兩個月持平,整體而言,延續多頭氛圍,尚未見到真正觸動多頭反向賣出的訊號。至於經理人最擔心的風險是「第二波通膨」、聯準會喪失獨立性與美元貶值。
市場風險情緒再度好轉,且7月新台幣稍微回穩,對美元僅小幅貶值0.05%,金融三業全部加碼債券。根據金管會數據,7月銀行業買債884億元,保險業買債978億元、證券業買債193.93億元,合計買債2,055.93億元,累計前七個月來看,銀行業賣超1,726億元、保險業買債4,405億元、證券業買債234億元,合計買債2,913億元。法人分析,金融三業7月大舉買債,主要看好美國降息重啟,先行進場卡位。
美國聯準會9月利率決策會議市場預估降息機率大,債市交易升溫,尤其金融債ETF近期交投熱絡,投信法人表示,金融債因違約率極低、債息較優、天期較短等多重優勢,成為近期法人加碼債券主要標的,預期降息趨勢下將成為熱門券種,建議以金融債ETF布局。
據金管會統計,原買債王銀行業5月大賣債券2,585億元,保險業大舉加碼2,584億元、證券業也加碼55億元,前五月金融三業買債量衝1,202億元。
美債殖利率維持高檔,金融三業首季對債券仍維持加碼,金管會數據估算,至3月底銀行加碼債券動作最積極、約1,904億元居冠,更占三業合計加碼2,560億元的7成,但3月開始,保險業有棄海外債轉台債、台股的跡象,單月減碼海外債298億元、加碼台債307億元。
受川普關稅議題擾動,市場擔憂美國通膨上行風險,美國聯準會2月發言指降息前須看到通膨持續下降,且川普貿易戰發威,美國10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2月雙雙下滑,債券價格走高,本國銀行開始減少債券加碼幅度;壽險業更從先前大幅加碼轉為減碼操作,可能有新台幣資金需求;證券自營商2月更是從去年9月以來,首度從增持轉減持。
美國聯準會(Fed)2024年9月啟動降息,新年度可能放慢速度,考量上年度12月點陣圖預期,2025年還有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的降息空間。公股銀高層分析,債券投資將視到期狀況與市場行情,以流動性佳的公債與高信評的公司債為目標,兼顧信用風險並提升資金運用效益。
11月台股震盪走低,壽險業掌握進場時機,一個月加碼台股近800億元,創2020年4月以來的逾四年最大單月加碼幅度,12月台股回到2.3萬點之上,至27日止漲幅逾4%,壽險豐厚台股未實現部位,挹注2025年初獲利。
美國聯準會9月降息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降反升,10月再站回4%之上,引發銀行、壽險皆「棄股買債」,右手減碼股市實現獲利落袋為安,左手加碼債券,其中銀行加碼超過1,600億元、為近九個月最大幅度,壽險業也加碼逾700億元。
受惠資本市場多頭驅動,股市向好、放款成長及獲利大增,彙整14家金控第三季財報,整體金控合併資產至第三季底高達74.9兆元,較去年底增3.5兆元,也較去年同期增加4兆餘元;全體金控淨值大幅回升,至第三季底淨值破5兆元大關,前三季回升逾5,000億元,且較去年同期增近兆元。
受惠資本市場多頭驅動,股市向好、放款成長及獲利大增,根據14家金控第三季財報出爐,整體金控合併資產至第三季底高達74.9兆元,較去年底狂增3.5元,也較去年同期增加4兆餘元;全體金控淨值大幅回升,至第三季底淨值已經衝破5兆元大關,前三季大幅回升逾5,000億元,且較去年同期狂增近兆元。
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殖利率回升至2000年以來的平均值4.5%以上,統計當殖利率高於4.5%時進場投資等級債,未來一、二、三年的平均報酬,皆低於4.5%時進場的2倍,法人建議,趁當前相對高的殖利率,進場投資等級債基金,掌握未來補漲行情。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由川普重返執政,投信法人表示,市場氣氛夾雜觀望氣氛,但經濟展望正向,軟著陸情境有利股債資產,以戰略性多元配置成長股,同時聚焦驅動結構成長動能如AI概念等,仍是較佳應對策略。
銀行業及壽險業趁聯準會(Fed)9月降息2碼(1碼是0.25個百分點),帶動美債價格彈升,把握機會從債券實現資本利得,當月銀行債券減碼逾千億元,壽險減碼約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