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勞動條件的搜尋結果,共581

  • 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專訪》紡織業 中下游鏈不可中斷

    南紡董事長侯博明專訪》紡織業 中下游鏈不可中斷

     經歷過金融危機、經濟衰退、新冠疫情,到現在的對等關稅、中國大陸競價傾銷,南紡董事長侯博明認為,台灣的紡纖產業變得愈來愈脆弱,但紡織產業「中下游鏈不可中斷」,應以分工與合作、升級轉型、垂直整合正對全球競爭。

  • 退撫基金破產?李來希:只是用來規避法定責任的遮羞布

    退撫基金破產?李來希:只是用來規避法定責任的遮羞布

    民進黨推動年金改革,至今上路超過7年,國民黨黨團提出停止公教年改的相關修法,因朝野未達共識,兩修正草案條文全數保留送出委員會交付朝野協商。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表示,農保早就破產了,請問哪一個農民沒有領到農保給付?基金是否破產,說穿了就是一個假議題,只是用來規避法定責任的遮羞布。

  • 陸資快時尚SHEIN涉性娃娃醜聞遭法調查 巴黎實體店引抗議

    陸資快時尚SHEIN涉性娃娃醜聞遭法調查 巴黎實體店引抗議

    法國巴黎檢察官週二(4日)表示,線上零售商希音(SHEIN)、Temu、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與Wish,因涉嫌讓未成年人在其平台接觸到色情內容而遭到調查。

  • 暫扣令影響 巨大第四季恐蒙塵

     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自9月24日遭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發布暫扣令(WRO)後,第四季營運明顯承壓。法人分析指出,受部分出口美國產品遭暫時扣留影響,加上歐美市場需求復甦力道不如預期,巨大短線營收恐出現季減,今年全年營運動能轉趨保守。

  • 大企業回穩 無薪假微減至8331人

    大企業回穩 無薪假微減至8331人

     勞動部昨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顯示,共455家、8331人實施減班休息,相較2周前減少212人實施,其中370家、7575人是因美國對等關稅影響,也較2周前減少348人。勞動部指出,今年下半年首見實施減班休息人數減少,但因訂單回穩企業集中在規模較大的企業,未來是否各企業均如此,謹慎、保守看待。

  • 關稅衝擊趨緩 勞工無薪假人數 首見下降

    關稅衝擊趨緩 勞工無薪假人數 首見下降

     勞動部3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即無薪假)統計,共455家事業單位通報,影響人數8,331人,為下半年以來首度出現人數下降,相較上期的432家、8,543人,本期家數雖增加23家,但人數微減212人,不過製造業仍占整體近九成五。另外,受關稅影響人數也同步減少,共370家、共7,575名,較上期相比增加16家,人數減少348人。

  • 關稅衝擊趨緩!減班休息人數首見下降 製造業仍占九成五

    關稅衝擊趨緩!減班休息人數首見下降 製造業仍占九成五

    勞動部3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共455家事業單位通報,影響人數8,331人,為下半年以來首度出現人數下降,相較上期的432家、8,543人,本期家數雖增加23家,但人數微減212人,不過製造業仍占整體近九成五。另外,受關稅影響數據也同步減少,共370家、共7,575名,較上期相比增加16家,人數減少348人。

  • 移工團體怒吼!留才方案是「中階政策詐騙」

    移工團體怒吼!留才方案是「中階政策詐騙」

    產業及家庭移工在台工作年限最長12年,勞動部2022年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開放符合薪資條件及技術條件的移工,由雇主申請轉任為中階技術人力,解除移工在台工作年限限制,但移工團體發現中階移工人數至今僅4.7%,指出勞動部將移工成為中階技術人力的決定權交給雇主,申請轉換還需支付上萬仲介費,成為中階後,工作壓力更大,也不敢申訴,痛批該政策是假借提升勞動條件之名的「中階政策詐騙」,呼籲政府直接廢除移工在台工作年限。

  • 周休三日連署再起 勞部12月7日前回應

    周休三日連署再起 勞部12月7日前回應

     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我國年總工時達2030.4小時,在OECD國家中僅低於秘魯和墨西哥的2263小時,以及哥斯大黎加2149小時。有民眾因此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推動4日工作制,每周上4天班放假3天」,盼落實周休三日,並且連署過關,勞動部將在12月7日前回應。

  • 全教總籲改善私校教師待遇 提升僑生專班教育品質

    全教總籲改善私校教師待遇 提升僑生專班教育品質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與僑委會自2014年起推動「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吸引東南亞僑生來台就讀。根據教育部統計,112學年度全國在學建教生共1萬6518人,其中僑生高達7718人,接近半數。僑委會資料顯示,114學年度在學僑生專班人數已達1萬5633人,占比持續攀升。

  • 長榮航空改善請假制度出爐 工會不滿意 11/14赴民航局陳情

    長榮航空改善請假制度出爐 工會不滿意 11/14赴民航局陳情

    長榮航空孫姓空服員日前抱病值勤返台後病逝,長榮航空允諾啟動相關制度精進措施。長榮航空企業工會今與公司協商,公司也公布改善請假制度方案,但工會表示,此為階段性改善,將持續監督推動改善過勞班表,並預告11月14日將赴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陳情,訴求將勞動狀況和重大勞資爭議納航權審查,也應修改《民用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確保空勤人員工時、休時合理不過勞。

  • 基市公車人力吃緊 民代促加薪

    基市公車人力吃緊 民代促加薪

     基隆市公車服務品質一直是許多民眾關心的焦點,基隆市議員陳冠羽質疑,市公車營運改革進度停滯不前,公車司機人力缺乏狀況日益嚴重,已不足以維持正常班次。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是因《財劃法》爭議導致市府財政吃緊;公車處則表示,司機待遇將視新運價公布後再調整。

  • 政院拍板: 開放旅宿、碼頭外國技術人力

    政院拍板: 開放旅宿、碼頭外國技術人力

    行政院會今(30)天拍板「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報告,勞動部表示,將以本國勞工為主、跨國勞動力為輔,在「本勞權益優先」、「強化人力素質」、「擴大用人留才」及「強化政府效能」等四大原則下規劃四大方案,其中包含開放「旅宿服務工作」、「商港碼頭貨物裝卸集散工作」得聘僱外國技術人力且直接從海外引進,預計明年上路。

  • 基隆公車人力不足 市府:將視新運價進行調整

    基隆公車人力不足 市府:將視新運價進行調整

    基隆市公車服務品質一直是許多民眾關心的焦點,市議員質疑市公車營運改革進度停滯不前,就連承諾的運價調整,也遲遲沒有進展。另外,市公車司機人力已經不足維持正常班次,議員要求市府正視市公車營運改革。市長謝國樑表示,由於《財劃法》爭議導致市府財政吃緊,司機待遇將視新運價公布後再進行調整。

  • 精進跨國勞動力 鎖定中階技術人才

     院會30日將拍板「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明年引進旅宿業、港口碼頭裝卸移工。勞動部長洪申翰29日指出,將以「幫本國勞工加薪」作為企業申請增聘移工的必要條件,若要增聘一名外國勞工,須先為一名本勞加薪2,000元,此舉目的在於提高本國勞工薪資水準,強化本勞勞動條件;該方案為針對中階技術人力設計。

  • 缺工有解!外國人從事旅宿業 洪申翰:本勞加薪可聘、不衝擊

    缺工有解!外國人從事旅宿業 洪申翰:本勞加薪可聘、不衝擊

    我國面臨龐大缺工危機,其中旅宿業房務及清潔更屢屢稱無法進用合適人力缺工嚴重,疾呼應開放外國人從事旅宿業,勞動部長洪申翰29日受訪時表示,幫本勞加薪來作為可以增加移工或是外國技術人力的條件,希望藉此來提高本勞薪資,也讓企業有更多的勞動力可以運用。

  • 台北車站11月起增專責保全 鐵警護車每周700車次

    台北車站11月起增專責保全 鐵警護車每周700車次

    台鐵台北車站大廳日前發生性侵案,加上半年來發生7起旅客暴力攻擊事件,台鐵公司研擬加強旅客與員工安全措施。台鐵公司表示,11月起再增補專責保全負責大廳與地下一樓巡查,另加強鐵路警察跨轄護車機制,由每周453車次增至700車次。

  • 獨漏高中職!全教總怒批教育部:私校老師過勞、薪資不成比例

    獨漏高中職!全教總怒批教育部:私校老師過勞、薪資不成比例

    近年因應少子化,教育部與僑委會自2014年起合作推出「3+4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不過,教育部114學年度修改「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聘任辦法」,明訂私立專科以上兼任教師鐘點費不得低於公立專科以上學校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數額。全教總今天揭露,教育部獨漏私立高中職學校教師,任由私立學校老師過勞,呼籲教育部盡速修正「教師待遇條例」,將私校學術研究加給比照公校教師。

  • 6個字釀司機、學生大亂鬥 KOL揭公車業沉重現實

    6個字釀司機、學生大亂鬥 KOL揭公車業沉重現實

    桃園客運劉姓司機因質疑高中生逃票,遭另名學生回嗆,憤而動手痛毆,引發關注,長期關注交通平權的YouTuber「通勤者之歌」指出,可以理解成年人被未成年人羞辱時會產生情緒,但這是司機自找的,若原先態度良好,學生也不會氣到開嗆。他也感嘆,公車司機勞動環境差,持續不改善,駕駛跟乘客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多。

  • 被嗆「這輩子就這樣」 網曾揭公車司機87K 一票人嘆氣

    被嗆「這輩子就這樣」 網曾揭公車司機87K 一票人嘆氣

    桃園客運劉姓司機22日傍晚駕駛專車,懷疑一位學生投幣不足,學生爭辯無果後被迫下車,司機卻仍不斷在車上碎念,惹來另名學生嗆聲「你連錢都不會數,這輩子也只能這樣了」,司機氣得下車痛毆學生,最終遭到解雇。過去有網友曾貼出公車司機薪資單,扣除勞健保等後還能實領8萬7000元,羨煞不少人,不過也有不少人嘆都是用加班費與獎金堆疊出來的,這樣的金額其實都是用命在拚;有粉專則指出,如果公車司機勞動條件不改善,駕駛跟乘客的衝突只會越來越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