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北京馬拉松的搜尋結果,共06筆
20支人形機器人賽隊與人類跑者19日共同站在北京亦莊全程21.0975公里的賽道上。7點30分隨著槍響,全球首場「人機共跑」半程馬拉松賽事正式開跑,透過「鋼鐵跑者」出現為馬拉松賽事注入了新活力,也開啟了人機協同競技的新篇章。
美國和中國是僅有的兩個在智慧人形機器人領域處於前沿的國家。誰能造出真正有用的人形機器人,誰就能主導無數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目前人形機器人動作仍然很笨拙,但在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下,人形機器人自我學習能力正增強,由於價格較低,中國大陸的人形機器人已首先取得銷售上的優勢。
進入涼爽的秋冬季節,馬拉松賽事接踵而至,成為兩岸跑者的熱衷活動。知名體育主播田鴻魁分享他參加海峽兩岸及海外多場馬拉松的經驗,深入探討賽事文化差異及跑者需注意的細節,帶來第一手的跑馬攻略。
時節一進入11月,中國大陸各地跑步活動有如遍地開花般地展開。11月的第一個週末2日至3日的2天時間,被認為是屬於跑步的週末,全中國大陸各地舉行的各類路跑賽事超過30場。按照賽事規模計算,參賽跑者總人數約有40萬人。在城市道路上、景區步道間,隨處都能看到跑者們邁開腳步自信奔跑。
大陸央視網報導,黃金10月,正是體育運動好時節。大陸競技類、群眾類體育賽事接連登場。體育賽事作為流量巨大的消費場景,不僅可以透過門票、直播、品牌贊助等直接轉化為收入,還可以通過吸引遊客,帶動旅遊、餐飲、購物等消費的整體增長,將引來的流量轉化為消費的「能量」。
據《中新經緯》報導,「4小時18分47秒」,這是戴源上周末(10月20日)參加天津馬拉松的完賽時間,他說:「越來越『卷』了,這個成績只能排在中等偏後的位置。40歲以上選手的比例越來越高,他們跑得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