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半導體檢測的搜尋結果,共177筆
振樺電(8114)獲利結構維持穩健,高毛利產品貢獻高,且費用控管得當,振樺電今年第三季EPS為3.57元,年增2%,略高於去年同期的3.51元,但低於今年第二季的5.67元,創下四個季度以來低檔。前三季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7.02億元,年增163.52%,累計EPS近倍成長至15.84元,優於去年同期的8.02元。
閎康(3587)9月營收5.06億元,年月雙增,再創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九月營收40.73億元,年增6.66%,主要成長動能來自台灣以及日本實驗室客戶對於材料分析(MA)、故障分析(FA)之測試需求所帶動。
半導體檢測廠閎康(3587)2025年9月營收為5.06億元,月增5.49%,年成長11.92%,創下單月營收歷史新高,閎康表示,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日本半導體客戶需求強勁,閎康計畫在日本名古屋設立第二實驗室,預計最快明年年中開始提供服務。
櫃檯買賣中心審議通過捷創公司(7810)上櫃案。
櫃檯買賣中心預計於114年10月1日審議捷創科技(7810)上櫃案。
在先進封裝技術如CoWos、FOPLP快速普及下,晶圓多層堆疊與薄化製程對厚度、翹曲與弓度的量測精度要求愈發嚴苛。若厚度偏差或翹曲過大,將造成封裝困難、降低產品可靠度,甚至拖累良率並推高成本,市場急需能夠精準量測、快速回饋並支援先進製程的完整解決方案。
政美應用(7853)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買賣。
在全球汽車產業洗牌之際,和大集團總裁沈國榮果斷推動多元轉型,跨足半導體封測設備成立「和大芯」,他強調這並非隨興之所至,而是累積十年思考、並依循公司專業的戰略方向。如今隨首代設備問世,將成為集團新成長引擎,藉由更具競爭力的產品,目標五年內追上主要競爭對手,並將業務拓展至晶圓級檢測,提供更全面半導體檢測解決方案。
工具機業為突破當前訂單銳減困局,競相布局半導體業。東台以晶圓研磨減薄機、刨平機等設備,搶攻半導體封裝後段製程商機。上銀集團旗下大銀微系統參加台灣國際半導體展,展出多維度定位平台,瞄準半導體檢測設備市場。
歐姆龍(OMRON)將於9月10日至12日參加2025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Taiwan),在南港展覽館二館一樓Q區5630攤位展示最新半導體檢測技術,作為「自動化領導企業」,歐姆龍藉此展現其在先進製程與檢測領域的深厚實力,協助產業迎向AI驅動的次世代挑戰,其中一大焦點是與國立成功大學水野潤教授合作的高精度3DX光檢測技術,應用於先進封裝與異質整合,能提供更高準確度與可靠性,象徵產學聯手推動高階製程品質的突破性成果。
大量(3167)8月營收4.82億元,年增113.06%;累計前八月營收30.5億元,年增128.65%,顯示客戶需求持續暢旺,並推升全年營運可望再創新高。
由田(3455)將於9月10至9月12日半導體年度盛會「SEMICON Taiwan 2025 國際半導體展」展示CoWoS、InFO、FOPLP等先進製程檢測技術,由田客製化In-situ模組,搭配AOI設備,順利拿下半導體大廠訂單,公司樂觀預期,下半年起為半導體設備拉貨旺季,營運有望逐季成長。
日本半導體客戶需求強勁,閎康(3587)計畫在日本名古屋設立第二實驗室,預計最快明年年中開始提供服務,閎康表示,第3季會比第2季好,下半年也會比上半年好。
由田(3455)客製化In-situ模組,搭配AOI設備,順利拿下半導體大廠訂單,公司樂觀預期,今年可望斬獲多項半導體新產品、新客戶訂單,下半年起為半導體設備拉貨旺季,營運有望逐季成長,今天股價強攻漲停板作收。
漢民測試系統(7856)送件申請登錄興櫃股票買賣。
川普日前先喊晶片關稅 100%,15日又放話「可能提高到 200%~300%」,數字聽來驚人,但台股卻未受波動,18 日盤中最高來到 24515.65 點,刷新歷史新高。CTWANT記者採訪發現,市場對「關稅可轉嫁」已有預期,加上部分業者具備豁免條件,因此台廠反應呈現兩極化:大廠態度淡定,中小企業卻如臨大敵。
為推動高中端教育創新與接軌未來科技應用人才培育,中原大學與新北市教育局18日宣布啟動「量子應用基地」,雙方將合作開設跨域實作課程,結合中原頂尖量子實驗室、半導體檢測室與全息投影教室等學習資源,帶領高中職學生從量子應用出發,展開跨域學習並探索未來職涯新方向。
振樺電(8114)獲利結構持續優化,第二季毛利率創高達51.68%,單季EPS為5.67元,創下歷史次高水準;上半年營收逾翻倍成長,營業利益更三倍增,三率齊揚,累積獲利12.41億元,年增253.28%,EPS達歷史新高12.27元。展望後市,因應關稅之不確定性,原定下半年訂單顯著提前拉貨,增加未來季營收的波動。此外,集團亦積極因應全球供應鏈重組之變動,加速推動北美地區產能擴充與維運能力布局以提升區域服務效率與營運彈性。
汽車零件廠歷經上半年匯損及美國關稅不確定性等雙重利空後,營運逐步回穩,汽車傳動系統零件廠和大(1536)、倉佑(1568)業績聯袂提振,和大7月營收4.01億元、月增13.5%,為近三個月營收高點;倉佑更因美國市場需求增溫,7月營收0.8億元,較去年同期轉正成長7.5%;汽零龍頭廠東陽(1319)也預告8月訂單見回溫。
林口的華亞科技園區,有一家設備業者,不僅客戶涵蓋上游的晶圓代工大廠、封測霸主日月光,甚至包括鴻海、英業達等下游電子五哥,該公司過去三年累計賺了兩個股本,今年上半年營收四十三億元,更改寫歷史新高。這家公司,就是成立三十六年的德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