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半島局勢的搜尋結果,共106筆
美聯社報導,北韓長期的「名義國家元首」金永南(Kim Yong Nam)逝世,他以標誌性的、充滿宣傳色彩的演講而聞名,演講中他用低沉洪亮的聲音支持執政的金氏家族。
(19:08更新)美國總統川普25日在空軍一號上接受媒提問時將北韓稱為「核大國」即核武國家,可能被視為美方承認北韓擁核地位,恐在國際社會掀起新一波外交震盪。本月初美國智庫分析,北韓正以核武及飛彈技術施壓美國,使其承認北韓為核武國家,迫使美國放棄朝鮮半島無核化的路線。
南韓統一部長官鄭東泳呼籲美國總統川普,在即將展開的亞洲行期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再會,抓住難得的和平契機。韓聯社24日報導,鄭東泳表示,川普此行是改善朝美關係與朝鮮半島局勢的「天賜良機」(opportunity from the heavens)。
美國總統川普10月底將訪問亞洲,出席在韓國舉辦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每日電訊報》指出,儘管川普沒有安排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但美國外交官正在制定計畫,以便川普在停留韓國期間,訪問兩韓之間的非軍事區(DMZ)。
南韓總統李在明週五(3日)呼籲北韓,希望能允許因韓戰失散的家庭確認親人安危,並至少能透過書信往來。他強調,這是出於基本人道立場,即便南北韓在軍事與政治上依然對立,李在明上任以來多次釋出善意,但在金正恩明確將南北關係定義為「敵對國家」的情勢下,短期內突破的可能性仍不樂觀。
南韓外交部長趙顯17日赴北京與中國大陸外長王毅會晤,雙方重點討論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下月是否能夠赴韓出席將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北韓相關問題,這也是南韓總統李在明6月上任以來,兩國首次舉行的高層外交會晤。
美國在2019年曾策劃一場祕密行動,企圖安裝竊聽裝置以攔截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通訊,卻因過程中連環失誤,最終任務流產,還造成北韓平民死亡。
在出席中共閱兵儀式後,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3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會晤。普丁除感謝北韓出兵協助俄國在庫斯克的戰事,更當面邀請金正恩訪問莫斯科。金正恩則表明,北韓將像兄弟般盡其所能協助俄羅斯,金正恩也同意適當時機訪問俄國。
北韓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恩今天(3日)在北京舉行的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閱兵儀式,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並肩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南韓國家情報院(國情院)將此定位為冷戰時期三角聯盟的再現,北韓意在藉由彰顯與中俄的團結來強烈牽制美國。
大陸紀念抗戰勝利的九三大閱兵即將登場,出席活動的外國政要名單也終於揭曉,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出席,大陸也直接將其列名在普丁之後,成為第二重要的領導人。
大陸紀念抗戰勝利的九三大閱兵即將登場,出席活動的外國政要名單也終於揭曉,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出席,大陸也直接將其列名在普丁之後,成為第二重要的領導人。
在當前紛繁複雜,充滿爭議的國際局勢中,核心問題仍是地緣政治權力的分配問題。圍繞結束俄烏戰爭和烏克蘭未來命運的問題,由於當事方烏克蘭實力地位的弱小,未來將更多受制於美國與俄羅斯戰略和解的影響,這個趨勢基本是清晰的。
《政治》(POLITICO)新聞網指出,最可能爆發衝突的五大地區分別為:印巴邊境、台灣海峽、俄羅斯與波羅的海國家、中印邊界以及南北韓,並對這些地區的衝突起因與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
韓聯社11日報導,北韓譴責韓美即將進行的「乙支自由護盾」聯合軍事演習,並威脅「針對任何越界的挑釁行為,將嚴格行使自衛主權」。
有外電指出,美國向日本、澳洲施壓,需就介入台海衝突明確表態,並有報導指出俄國可能在衝突中支持北京。不過,大陸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認為,美國想逼盟友選邊站隊,恐怕比預想要難,況且台灣對美而言,也非生死攸關。至於俄羅斯是否會出兵相助北京,他並不看好。
1950年6月25日凌晨4點,韓半島爆發一場撼動世界的戰爭,歷經三年浴血奮戰,最終於1953年7月27日上午10點,戰火暫歇。然而,這場戰爭並未真正下句點,而是在北緯38度線附近劃設了一條 MDL 軍事分界線。南北雙方以此分界線各自後退2公里,形成寬約4公里的「非軍事區」(DMZ)。從此,韓半島一分為二,成為全球現今最為緊張的邊界之一。對許多韓國人而言,DMZ不只是地理上的界線,更是家族離散、民族悲劇的沉重象徵。2025年適逢韓戰75週年,DMZ作為這段歷史最直接的見證者,一直吸引無數人前來探訪,感受那段無法抹滅的傷痛,以及對和平的殷切期盼。
6月4日,韓國總統李在明宣誓就職,挾近5成民意入主青瓦台,成功逆轉2022年不敵尹錫悅的敗局。然而,他所面對的國際環境卻遠比當年更為險峻。朝鮮半島局勢持續僵持、中美對抗升溫、俄烏戰爭延宕不決,美國在經貿與安保議題上對韓國的施壓同步升高,使得新政府的外交戰略充滿挑戰。
南韓新任總統李在明在昨(3)日的總統大選中勝選,他今(4)日凌晨發表勝選演說,強調將實踐民眾賦予他的首要使命:克服內亂、杜絕軍事政變,他強調政治撕裂我們,但人民不必被分裂。
韓國總統選舉3日投票,主要候選人2日皆衝刺最後催票行程,務求支持者票票入匭。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主打經濟,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則訴求選民棄保,將支持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的票轉給他,李俊錫則嚴詞拒絕保守派整合。韓國漢陽大學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閔貴植2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新政府上台後將改變前總統尹錫悅政策,力求在美中之間尋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