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博幼基金會的搜尋結果,共10筆
新竹縣政府社會處輔導社福團體,今年在13個鄉鎮市設立45處「小衛星據點」,為缺乏支持系統的兒童及少年,提供即時關懷與溫暖陪伴。服務內容涵蓋課後臨托與照顧、家庭關懷訪視、兒少團體活動、家務指導、家庭支持團體活動、寒暑假生活輔導及特殊需求服務等,為孩子與家庭築起一道堅固的安全網。
三外銀將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帶入弱勢族群以發揮ESG中的社會責任(Social),並傾向於「給魚不如給釣竿」,星展集團旗下的星展基金會宣布攜手馴錢師財商研究中心,目標3年協助27萬名經濟弱勢族群改善財務狀況;渣打集團的「Futuremakers」全球公益計畫主要支持16~35歲弱勢青年及女性就業或創業;滙豐銀行則致力於偏鄉金融理財教育。
由陳永泰公益信託主辦、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協辦的「傳善獎」,11月20日於寒舍艾美酒店舉行第十屆頒獎典禮,經過5個多月的嚴格審查,共有8家社會福利機構將獲得陳永泰公益信託連續三年共9,600萬支持。主辦單位陳永泰公益信託總幹事王景賢以「傳善10年回顧」分享主辦單位傳善獎的催生,以及十年來做了什麼,詳細說明傳善獎規劃四大環節:直接支持、服務專業、組織成長、對外溝通,希望機構在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下勇於創新,更安排社福人才獎助學金、傳善學苑、經驗分享會、傳善論文獎等一系列針對機構服務面及組織面的培力計畫,讓機構能跨域交流、學習、分享與互助,也讓社會看見好的服務與改變。現場超過400位社福機構及企業代表出席,跨域交流學習氣氛熱絡溫馨。
康橋國際學校自2011年起辦理行動勸募,今年活動於17日落幕,來自秀岡、青山、新竹及林口4大校區小學3年級至高中12年級學生,以自發性參與為核心,透過公益行動實踐「教育即責任」,以愛心點燃希望,推動社會進步,並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學生體會公益的真諦,超越課堂的限制,深化對社會責任的理解。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PASSION扎根教學團隊與財團法人博幼基金會,於2024年10月9日發表「PASSION與博幼偏鄉優質教師培育計畫」成果,並舉行新期程合作計畫的簽約儀式,由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博幼基金會唐傳義董事長,與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胡翠君助理教授,代表雙方簽約。雙方將建立偏鄉及弱勢教育長期發展的藍圖,共同為全臺偏鄉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
人氣電商蝦皮購物除了推薦好物,也協助整合社會資源。繼去年與「家扶基金會」合作後,今年擴大舉辦「蝦皮公益樂園」,於22日包下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攜手「唐氏症基金會」、「勵馨基金會」以及提供弱勢家庭學童學習資源的「博幼基金會」等共15個公益團體,邀請近2千名弱勢家庭親子到遊樂園共享天倫之樂。除了樂園的設備,蝦皮購物於現場特別打造闖關遊戲、魔術表演、折氣球等活動,豐富溫馨的親子時光。
第十屆傳善獎在經歷超過5個月的審查後,於8月29日公布了2024的獲獎名單。此次共有8家機構獲得此殊榮,這些機構分別是芥菜種會、博幼基金會、台灣展翅協會、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台灣露德協會、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德瑪汶協會,以及花蓮縣鄉村社區大學發展協會(五味屋),這些機構的服務涵蓋兒少保護、疾病防治、身心障礙支持、部落發展及社區建設等領域。
台灣大(3045)今(31)日舉辦「種福電返校日」記者會,宣布連續舉辦第八年的「種福電」計畫,將於8月1日啟動,展開為期61天的群眾募資。總經理林之晨會後受訪時表示,其實台灣企業對綠電需求是很大的,「台灣大也有企圖心要採購綠電」。另外,他強調,在風險可控下,核電不啻是邁向全再生能源的一個過渡的方案。
為縮減學生學力落差,教育部國教署推動「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扶助」,並引進民間資源,與財團法人永齡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合作,透過多元教學策略及學習資源,協助學生完成國語文、數學及英語文基礎學科學力奠基。
永續概念已擴及各行業,全國電子為實踐ESG永續行動,推動「永續循環、數位包容與教育、社區關懷」永續三部曲,2023年陸續舉辦「偏鄉學校電腦捐贈計畫」、「科技體驗活動」、「端午及中秋社區關懷」等活動,同時攜手工研院獨家推出「循環經濟商品」,實踐永續循環經濟的無限可能。